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过度教育的经济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使得各级教育得以迅速扩展。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供给过度增加,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的劳动力从事低学历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这一现象被西方学者称为“过度教育”。80年代以来,过度教育被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家所关注,并在过度教育的测量、过度教育发生的原因以及过度教育的影响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消费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关于消费函数的研究 1.臧旭恒在《中国消费函数分析》中的研究。臧旭恒对消费函数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中国消费函数分析》一书。在该书中,作者指出了研究消费函数的意义,给出了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思路。作者在对有关消费者行为假定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发展如果超过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就容易产生教育过量的现象,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使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学者们对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收入效应等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但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下,对过度教育背后的逻辑思维以及过度教育本身的重新审视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过度教育与教育的信号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3年北大课题组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通过考察毕业生初始工作过度教育的情况与所在企业的规模之间的关系,检验两个竞争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信号理论(筛选假设)各自关于过度教育的推论。实证结果发现企业规模越大,毕业生出现过度教育的概率显著更大,而且过度教育的幅度也显著更高。这就支持了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展的背景下,过度教育可能是雇主筛选毕业生求职者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投资过度:基于信号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20世纪末开始的高校扩招,其实质是以招生人数增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高等教育扩张,从持续的时间和规模来看,这次扩张在世界各国中是比较罕见的.这既符合高等教育模式发展变化的国际潮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扩张的影响是私人教育费用的上涨和学习成本的下降.基于spence的信号理论,本文的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扩张之后,高能力者如果想继续发送文凭信号以使自已在劳动力市场上被识别的话,就必须在教育上做进一步的投资,而这种投资仅仅是为了实现劳动力市场上的分离均衡,并不会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所以,高校扩张的后果是文凭信号的贬值以及对教育的过度投资,从经济上看,这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相似文献   

6.
过度教育与教育的信号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2003年北大课题组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通过考察毕业生初始工作过度教育的情况与所在企业的规模之间的关系,检验两个竞争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信号理论(筛选假设)各自关于过度教育的推论。实证结果发现企业规模越大,毕业生出现过度教育的概率显著更大,而且过度教育的幅度也显著更高。这就支持了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展的背景下,过度教育可能是雇主筛选毕业生求职者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过度教育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酬却呈逐渐下降的态势,同时现有就业者队伍中存在过度教育的比例逐渐上升,显示出我国已经出现过度教育现象。文章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关于过度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主要包括对其产生原因、衡量方式、生产效应和收入效应等的研究进展。文章认为,对于当前中国出现的过度教育现象,既要借鉴国外研究的成果,又应结合中国的实际,这样才能实现对该问题的理论研究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8.
杨奇志 《经济师》2005,(7):108-108
文章以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为基础,研究了投资心理对证券交易量的影响,并基于Odean的收入效应假设和Statman和Thor-ley的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过度自信和交易量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了市场收益率确实会影响交易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教育过度”无论是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和负面影响。教育过度必然导致知识失业,知识失业又进步助长教育过度,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共同作用必然造成资源配置不当和投资效率低下,教育过度不仅会影响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高等教育价值功能的发挥,甚至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利他行为对自利人性假设的挑战,要求经济学必须把偏好进行内生化处理。笔者首先构建了一个利他偏好内生模型,使得人类行为统一于效用最大化模式并具有了内在一致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然后对利他偏好内生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笔者认为,与利己行为不同,行为主体不是从利他行为后果而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得效用;通过整体间的生存适应性补偿机制,利他者不仅可以战胜利己者得以存在和持续,而且利他惩罚行为还为人类走出囚徒困境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利他行为对自利人性假设的挑战,要求经济学必须把偏好进行内生化处理。笔者首先构建了一个利他偏好内生模型,使得人类行为统一于效用最大化模式并具有了内在一致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然后对利他偏好内生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笔者认为,与利己行为不同,行为主体不是从利他行为后果而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得效用;通过整体间的生存适应性补偿机制,利他者不仅可以战胜利己者得以存在和持续,而且利他惩罚行为还为人类走出囚徒困境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教供求结构失调和培养的人才素质结构不合理,是形成我国教育“结构性过度”的根本因素。因此,解决我国的教育过度问题,对高校来说关键是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教育思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几种过度教育的理论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对过度教育现象进行了解释,并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过度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教育消费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消费主要受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收入分配是从教育消费的起点来影响教育消费,而劳动力市场是从教育消费的终点来影响教育消费。要使教育消费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收入分配水平,优化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5.
美国民事没收应受到美国宪法第八修正案规定的过度惩罚条款的限制,判断民事没收是否违反过度惩罚条款的标准是“总体不相适应”标准,但具体适用时,根据没收对象的不同略有不同。如果是对犯罪收益和来源于犯罪收益的财产的没收,就不必考虑没收是否过度的问题;如果是对犯罪工具和为犯罪提供了便利的财产的没收,则需要将没收财产的价值与导致没收犯罪的严重性之间作比较,以便适用总体不相适应标准来判断没收的数额是否适当。  相似文献   

16.
企业过度投资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萍 《经济经纬》2006,(3):130-132
过度投资是指企业投资于负净现值的项目。过度投资行为会导致大量的资本沉淀在生产能力过剩 (从而赢利能力恶化)的领域,使得大量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被浪费,同时导致呆坏账的大量增加,从而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因此,关于过度投资的相关研究一直以来是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李彦萍 《经济研究导刊》2013,(31):70-71,289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国大学扩招后,伴随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难,试图从过度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有关经济学研究中的数学化倾向问题已经讨论得比较充分了,但是对于经济学研究中的过度技术化问题则未见深入探讨。其原因在于,一则在数学化和技术化大行其道之时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有悖“时代潮流”,二则究竟什么是“过度技术化”也很难有确切的定义。但是,从长期对经济学研究的观察和体悟而言,过度技术化有一些常见的表现,例如,过多的数学化本身就是过度技术化的一种表现;人为地增加研究层次和把问题故意复杂化也是过度技术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我国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文章认为,要缓解教育过度及知识失业,必须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深化教育制度改革;调整就业政策,创造知识劳动者就业的良好环境;引导高校毕业生服务于西部。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规模已经占据了我国高校的半壁江山,但是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壮大,一些内部和外部的问题与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在我国现阶段的高职发展投资中,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忽视了对高职院校投资收益的评估,致使高职教育出现了过度投资的现状。文章利用经济学中收益、博弈论的观点,对高职院校过度投资现象进行分析,以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投资意识,提高其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