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力量。结合实际积极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是吴江完善农业经营体系的必然选择。一、家庭农场的内涵及特点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经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上世  相似文献   

2.
家庭农场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在我国是由种养大户升级而来。国家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给出的定义是:家庭农场是同一行政村的农民家庭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文件中出现,让农村看到了一条改革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美国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近年来正在发生变化,中等规模农场的数量逐年减少,而较大规模和较小规模农场的数量逐年增加。但从总体看,美国农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由于规模经济,大型家庭农场往往更容易实现利润,农场的平均股本回报率更高,而政府支持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对美国农场规模化经营的做法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的农业发展正处在整个战略选择阶段的转型期。联系国内情况和农业发展状况,选取符合国家现实情况的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路径,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是农业从传统向现代的最好方式。对家庭农场问题的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剖析家庭农场在外国的发展存在的优势,为家庭农场今后在中国的发展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户是农村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决策单元。因此,农户经济及其经营行为与持续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依据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户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近5年来农户收入的现状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农户经营行为的特点,并运用经济学模型对农户经营行为及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根据得出的结论,对政府部门制定农业政策与农村体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个体农户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理论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研究》2017,(7):184-199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学界关于家庭农场的理论讨论,澄清几个基本的认识问题。第一,农业生产的高自然生物特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最适于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第二,农业中的家庭经营不等于小规模经营,现代家庭农场在耕种面积和产出量上的规模已远远超出传统小农。第三,推进家庭农场的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长期保护和巩固传统小规模农业将阻碍农民脱贫和整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小麦主产区4个省份946个不同规模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DEA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小农户和家庭农场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效率明显高于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与经营规模呈倒"U"型变化特征;在影响因素方面,土地肥沃程度与农业技术指导对小农户和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效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场更倾向于通过提高受教育程度和增加单块耕地面积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而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对农户年龄和农户从事农作物种植年限呈现出较强的依赖性。基于此,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大农业技术指导,适度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加强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与联合,促进农业生产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家庭农场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分散经营、效益低下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家庭农场在吉林省延边州得到良好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和城镇化发展。但由于家庭农场刚刚起步,遇到了诸多实际问题,今后一定时期内,还应以政府为主加以引导,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户土地流转已经成为解决土地闲置问题的有效方法,推动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村产业化发展。以浏阳市调查数据为支撑,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表明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农户的性别、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家庭人均收入、就业机会、期望流转收益等是影响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做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的弱势与低效.是其难以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所在:以家庭承包为经营单位的小农经济,使我国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提升都受到很大局限.而要突破这种局限,惟一的选择是实现农户与农户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变革的实现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农户制下的小农生产.我国农村经济已逐步步入以专业化、分工合作、竞争为标志的现代经济运作机制,小农生产的农户制生产组织制度框架与现代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不论是农户制下的家庭承包责任制,还是当前大力推广的农户制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农场制是取代农户制的最佳方式.以农场制为基础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控制农户家庭生计资本、经营结构和外部环境变量的基础上,基于四川省典型山区随机抽样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探究农村公共品投资规模、综合效率和村落自筹资金比例对农户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经营结构会显著影响其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公共品投资规模对农户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影响均不显著;村落自筹资金比例对农户农业收入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农村公共品投资效率对农户农业收入影响显著(投资效率越高,农户农业收入越高),而对农户非农收入影响不显著。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政府部门在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公共品投资规模的同时,要注重农户的实际需求,通过提高农村公共品投资资金的综合效率来带动农户收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从国内外比较看我国农户兼业化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问题的提出 农户兼业化是农民提高收入、实现非农化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有必要从国内外比较的角度来加以研究。农户兼业经营指农户这一微观经济主体既经营农业又从事非农产业经营的一种跨部门经营现象,它既可以是农户所有劳动力都同时从事农业和非农业经营,也可以是农户内部部分劳动力同时  相似文献   

14.
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是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农户是农地经营的主体,他们的意愿和行为对于一个地区的规模化经营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结合江苏省连云港市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现状,深入分析了农户对土地规模经营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得出相应结论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该文着眼于如何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这一问题,在深入剖析当前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基础上,从5个方面提出推进我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稳步推进土地走向适度规模化经营,逐步培育和壮大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加快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破解农业投资机制与政策初衷错位的局面以及优化经营体系建设的外围环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农业结构调整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成为农村土地政策改革的热点。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农垦国有土地流转也处于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之中,与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相比较,。农场土地具有更多的规模化、产业化的优势。建立在“两田制”基础上的农场土地流转更多地采取租赁经营、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有些地域还实行了股份制改造。针对农场国有土地流转的研讨对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南论坛》2013,(5):F0002-F0002
常熟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发展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是农村经营机制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田娘农场就是其中的成功范例,这是一家以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为支柱的环保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因为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要继续加大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从1999年中央提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至今已有四年,虽然出现了可喜的重大变化,如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见,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逐渐形成,农林牧渔大农业结构调优趋势明显,农户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持续下降,农民外出就业和农户经营企业收入…  相似文献   

19.
浅析家庭农场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农场作为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由于刚刚起步,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通过对家庭农场与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家庭农场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核心地位,并对加强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CFPS的5年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秸秆禁烧对人均家庭收入无影响,但是改变了收入结构。一方面,农户耕种的积极性下降,导致人均农业纯收入显著下降;另一方面,农户积极调整土地资源,土地出租概率显著上升,带来人均土地出租收入的显著增加。此外,在非农产业有前期基础的地方,除了人均土地出租收入,人均工资性收入亦显著增加,对环境规制的不利影响起到了重要的对冲作用。本文还从减少相关生产、转变经营模式和进行绿色转型三个方面,对比农户和工业企业应对环境规制的不同方式,指出农户更倾向于向外部找突破,通过调整土地和劳动力资本配置来增加非农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