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视角     
《数据》2012,(8):96-96
如何最大限度地汇集民意 每期的《数据》杂志,我最先翻看的总是热点调查栏目。目光驻足在一个个民意调查之间,看数字和图表如何将百姓的呼声,绘制成优美的数字画卷。翻开第六期《数据》杂志,看到《八成北京人看好网络征民意》这篇文章时,更多地是心理上的共鸣。文章从百姓对民意征集的态度、公众倾向的征集方式和渠道、当前民意征集中发现的问题等角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数据》2011,(2):113
正是谁让冰冷的数字有了生命活力是谁让严肃的统计变得风情万种请看《数据》杂志人物报道集萃《数据》创刊六年来,一直力图以多元化视角传播统计成果、宣传统计工作、传承统计精神。在这多元化的述说  相似文献   

3.
《物流技术》2006,(3):238-238
据由科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5年版提供的数字,由中国物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的《物流技术》杂志,在影响因子、即年指标、5年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评价指标位居本学科首位。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所提供的数据,人们可以了解期刊的引用和被引用情况,分析期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评价期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给每一种期刊一个合理、公正、量化的客观评价,有利于我国期刊事业整体的繁荣和发展。《物流技术》杂志各项期刊评价指标位居本学科首位  相似文献   

4.
行业资讯     
《物流技术》杂志荣获首届 《CAJ-CD规范》执行忧秀期刊奖 经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组织委员会评选。《物流技术》杂志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国家新闻出版署1999.1颁布)执行评优活动中,主要规范数据达到标准要求,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相似文献   

5.
胡小友 《数据》2012,(7):80-80
作为《数据》杂志的忠实读者,我认为,2012年第5期《数据》杂志中《统计讲坛》栏目所-flJ文章《我看统计自由裁量权》,似有一股“开卷有益”之风扑面而来。可以说,该文章为读者献上了一篇以行政执法过程为主题的阅读大餐。  相似文献   

6.
吴海民 《现代企业》2005,(9):35-35,39
《福布斯》杂志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财经杂志,凭借其独到的视角和强大的影响力,《福布斯》被称为“资本家利器”,全世界的企业家们无不以能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当作一种殊荣。当《福布斯》把。目光聚焦中国富豪时,作为享誉全世界的财经杂志,开始了对中国富豪进行数字意义上的集体检验。《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除了给中国民营企业家创造财富带来激励效应和示范效应,更重要的是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带来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宋佳林 《数据》2012,(12):96-96
2012年第10期当看到《数据》杂志第10期《拥抱开放时代——第二届北京政府统计开放日活动侧记》一文时,让我对统计有了更多的认识。正如文章中的一个网友所说,这样的开放日,更多地是民众知情权的一种展示。作为公民,有权利知道这些数字背后的故事。先认知而后支持,这样的开放活动,拉近距离、增进了解,让统计变得更加透明、更加  相似文献   

8.
《数据》2007,(6):14-14
为推进统计信息社会化进程,更好地发挥《数据》杂志作为政府统计部门统计服务的权威媒体作用,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沟通联系,杂志社决定成立《数据》杂志理事会。通过这种组织化的形式,将更好地为政府、企业以  相似文献   

9.
<正>数据资产是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型资产形态,是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战略资源。公共数据资产是数字中国战略实施和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具有资产的一般经济属性和公共治理衍生的社会属性,是加强数据资产治理和管理的重点。《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印发,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与土地等生产要素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后续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数据要素为核心,推动数字经济深化发展,完善数据要素产权制度是我国加速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战略,并逐步探索其法律保护模式。依托数据要素形成的数字资产作为新兴资产模式,其探索发展有助于提升社会和企业发展效率。国有数字资产的权属、  相似文献   

11.
陈素娟 《数据》2008,(1):20-21
北京市统计局有个《数据》编辑部,电视台《数说北京》系列短剧里也有一个《数据》编辑部。后者并不真的出版每月一期的杂志,但传播统计数据一点也不含糊。新的一年,你我同行、与数据的故事同行,继续数说精彩。  相似文献   

12.
潘璠 《数据》2006,(12):1-1
今年12月,是北京统计期刊创刊20周年暨出版200期。杂志从《北京统计》到更名为《数据》,说的都是数据和与数据相关的事儿。20年、200期,也从一个角度展现了数据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徐江山 《英才》2009,(10):8-8
满眼是让人心惊肉跳的黑色数字和国际航运的惨淡,全然不见中远的豪迈和魏家福船长的霸气,《英才》杂志《魏家福:中远低谷反击》的开篇给读者展示的是困顿中的一丝生机。  相似文献   

14.
邹兰春 《数据》2006,(12):4-4
《数据》杂志(原为《北京统计》)走过了20年的路程,出刊200期,是值得祝贺的。  相似文献   

15.
潘璠 《数据》2008,(12):1-1
当读者拿到这一期《数据》杂志的时候,2008年已经进入倒计时状态了。当读者在年初拿到今年的第一本《数据》杂志时,我们说过“刚刚到来的2008年,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之年。”回眸2008,确有许多大事发生,确有许多新鲜的数据出炉。我们想到了百年奥运,  相似文献   

16.
《潮商》2012,(2):48
潮商《闽商》杂志《徽商》杂志《苏商》杂志《豫商》杂志《浙商》杂志《赣商》杂志《川商》杂志《冀商》杂志《新晋商》杂志《新楚商》杂志爱唱"爱拼才会赢"的林时营《闽商》2012年4月刊本期"封面人物"林时营,他像许多闽南商人一样,爱唱"爱拼才会赢"。"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  相似文献   

17.
杨琪 《数据》2012,(11):96-96
我曾经历过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工作,平时又负责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因此,《数据》杂志的普查专栏版块是我最爱看的栏目。随着2012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正式开展,特别是当我看到《数据》杂志第8期《以“大”观“小”话普查——论人口普查与年度人口抽样调查的对比》这篇文章时,心中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18.
张海翔 《数据》2008,(12):44-44
当看完最后一页,合上手中的《数据》杂志,心情随之变得愉悦。到今天自己已经和《数据》结缘一周年了,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9.
李占舟 《英才》2005,(2):14-15
由《英才》杂志和《北京晚报》联合主办,主题为“数字改变生活”的“2004年度中国数字人物”评选活动,经过数月的积极运作,终于揭晓。本次评选按照公众指标和专家指标对入围候选人进行遴选,由公众和评选委员会(IT、通信类相关专家、经济管理专家、主流媒体的资深人士等组成)最终评选出长期耕耘于中国数字产业的20位精英,这些数字英雄们的创新智慧推动了IT、通信、数码等行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起初单纯地卖数字资源,到如今卖名目繁多的数字知识服务,谁走在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服务的最前端?2012年12月4日,美国风投KPCB合伙人、"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Mary Meeker)发布了《互联网趋势报告》。报告,她重构"杂志"的概念,即它们不再是当初成堆的印刷拷贝,而是可随时随地阅读及分享的最新、最全、最富有个性化的文字、视频等。这个报告向大家宣示:数字出版是未来杂志的主流走向。虽然直到2005年第一届数字出版博览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