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靓 《活力》2009,(11):60-60
一、审前准备程序的目的和作用 审前准备程序是指法院在受理案件以后至开庭审理之前.由法院、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的一系列诉讼活动。审前准备程序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法官和当事人通过审前准备程序以澄清无关的争点.直至保留与诉讼请求相关的真正有争执的事实争点带人审判。通过审前准备程序,清除无关的事项,准许当事人获得信息,并且确定是否存在适于审判的争点,所有的内容都导向一个有效率的审判或知情后作出的和解。审判只占据诉讼周期的一部分,如果审前准备程序进行得很成功.那么争点就会被澄清.而且无须审判,纠纷就会得到解决。确立审前准备程序的理念是,如果存在适当的审前准备程序,那么只有那些真正存在争执的事实争点才会提交给事实审理者进行审判。  相似文献   

2.
熊靓 《活力》2009,(21)
一、审前准备程序的目的和作用 审前准备程序是指法院在受理案件以后至开庭审理之前,由法院、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的一系列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3.
任玲 《活力》2005,(2):101-101
民事诉讼中的审前程序是为了确保开庭时案件的顺利审理而确立的一项诉讼程序。虽然在定位和具体运作方式上有所不同,但世界上法律比较发达的国家大都设有审前程序,且在民事诉讼的实践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大悟县审计局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工作中,做好了四项审前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强调要创新审计理念思路,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开展研究型审计,对内部审计而言同样重要。本文从某大学内部审计机构开展附属公立医院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践出发,探索内部审计机构如何开展研究型审前准备,总结实践经验,以期为内部审计机构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一.美德中三国审前程序现状1.美国审前程序美国的审前程序主要包括三个基本阶段,即诉答程序(pleading)、发现程序(discovery)和审理前会议(pretrial conference)(1)诉答程序它指的是当事人之间交换诉状和答辩状的程序。该程序要求被告必须作出答辩,否则法院即可作出缺席判决。1而且整个  相似文献   

8.
审计过程包括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终结阶段。审计准备阶段是对一个审计项目实施审计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终结阶段,而忽略了审前准备阶段。实践证明,审前准备是否充分,对确定审计重点,提高审计质量,进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见审前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做好审前准备工作,笔者认为要重点抓住以下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肖鑫 《陕西审计》2004,(6):26-26
近日.南郑县审计局为做好今年盐务系统行业审计工作.扎实开展审前准备工作,为搞好这项审计任务打下良好基础。在搞好审前调查前,先制定操作性强的审计方案。审计厅方案下发后,审计组成员认真学习领会方案精神,抽出时间对盐务系统和下属单位及盐务系统进行了审前调查.摸清了该县盐务系统的总体规模和结构,理清了资金运行的整个脉络和单位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10.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审理及赔偿能否到位问题一直是我国司法工作的重大难题之一,相关法律规范不完善、制度不健全都是导致该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本着保障人权的宗旨,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亦称举证责任)在整个民事诉讼过程中有若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是民诉理论探讨和司法实践关注的重点问题。而证明责任分配又是证明责任的核心。现行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一系列司法解释对证明责任的分配的概念及标准不尽周详和完善,进而造成在运用该规则审理案件中适用法律的不统一。本文从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的历史演进出发,探讨和完善举证责任分配的划分标准,并使该标准能更加适应并正确指导我国司法实践,促进民事纠纷的合法、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举证指导是当前民事诉讼审判方式改革中的一项新举措,其理论基础是诉讼效率与诉讼公正的结合,这符合我国现阶段民事诉讼的现实背景且实践中亦初见成效。该项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必将对整个民事诉讼改革进程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是国家审计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基建工程决算审计又是基建投资审计的关键。周密部署审前准备工作,认真做好审前调查,搞好审前培训,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制订审计实施方案,不仅节省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对于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决算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极为重要。笔者对如何做好审计准备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相关立法(包括司法解释)没有明确提出法官释明权这一概念。虽然释明权一直都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以一些相对应的制度存在,但总的说来,我国对释明权的规定范围较窄,极不完整,没有像国外的民事诉讼立法那样有关于释明权的专门条款,而仅仅是在相关的制度中,规定了相应的内容,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明确释明权制度有利于避免我国民事诉讼模式向当事人主义转换的过程中矫枉过正。因此,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应该完善释明权制度,对释明权行使的原则和方式等做出详细的规定,并对违反释明权制度的行为建立起相应的惩罚机制,那么针对我国法官在诉讼中行为之怪现状,我国建立完善法官释明制度也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审前调查是编制有效审计方案的前提。审计人员应当通过查阅审计档案资料、检查有关文件、询问有关部门和人员、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进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前调查。  相似文献   

16.
审前调查是审前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在下发审计通知书之前,就审计的内容范围、方式和重点,到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进行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以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一项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一、现阶段审前调查了解存在的主要问题所谓审前调查了解就是根据审计计划的安排.针对审计项目进行审前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在下发审计通知书之前,就审计的内容范围、方式和重点.到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进行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以掌握第一手审计资料的一项活动。但从一些地方情况看.存在问题不少.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颁布的第六号令《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结合企业审计实践,从审前调查的内容、方法及结果的运用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企业审计如何开展审前调查。  相似文献   

20.
公益诉讼这个名词在我国并不陌生,众所周知的中国公益诉讼第一案邱建东诉公用电话亭案,使得公民对公益诉讼逐渐有了了解. 但由于公益诉讼在我国起步较晚,立法尚存在很多缺陷,导致公益诉讼案件的处理千差万别.本文通过翻阅大量的文献,借鉴别国经验,对我国民事诉讼公益事业的完善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