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法治农 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农村的稳定,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进步。农业要发展,农村要稳定,关键是农民生产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而核心问题是能否依法保护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实...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改革出现了新形势。尤其是近二年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海城县农业生产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3年,粮食总产达到13.6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7.7亿斤,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县委发出“开发海城、致富人民”的号召,并做出了《关于改革的二十条决定》,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在遭受三次风灾的情况下,总产量仍达11亿斤以上,商品粮6亿斤左右,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这个事实充分证明了党的政策的英明正确,表现出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3.
农民收入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农村,农民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如何,直接影响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取决于从事农业经营的收入水平。解决温饱问题以后,增加收入是他们所追求的经营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把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湖北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坚持城乡统筹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进多项改革,不断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夏粮总产60亿斤,增加5.74亿斤,增长10.58%。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417.8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5元,同比增长23%。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10亿人口8亿农民的大国。农民的收入是否增加,生活状况是否有所改善,是衡量社会主义建设成效的一个极重要的标志。现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整理如下材料,供参考。建国以来农民收入的变化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农村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据农家收支调查,农民生活普遍有显著改善。如粮食1954年平均每户消费1,751斤(人均373斤),年底结存1,006斤,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解决了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近十多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登上了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三个台阶,1996年粮食产量达9600亿斤。其它主要农产品也都成倍地增长。农村经济全天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快速崛起。农村社会总产值较之改革开放之初增长了30倍左右。非农产品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已超过70%。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全国绝大多数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目标迈进。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也有很大发展。总之,改革开放以来的18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快、农民生活改善最明显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新阶段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标志如下: 第一,我国农村从农产品长期短缺发展到了已能自给有余,广大农民已从满足温饱的需求向小康型转化。几年来,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连年大幅度增长,粮食从1978年的6,095亿斤,增长到1984年的8,142亿斤(1985年为7,580亿斤)。同一时期,棉花从4,334万担,增长到12,154万担(1985年为8,300万担);油料从10,436万担增长到  相似文献   

8.
正"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宋虎振表示,"河南作为全国重要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畜牧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大省,将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推动农业丰收农民增收,为实现‘六稳’‘六保’提供有力支撑。"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粮食产量连续十余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去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339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宋虎振介绍,"今年以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形势很好。1982年全国农业生产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全国农作物季季丰收,农林牧副渔全面增产,很巧合的第一次突破了“三个七”。即:全国粮食总产7,068亿斤;棉花7,192万担;社队企业总收入772亿元。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经济总收入达到3,4,(?)8亿元,比1978年的1,881亿元增长84.4%,年递增16.5%。农民的收入,总的概念是,从合作化到1978年,平均每人每年增加一、二元,最近四年每年增加二、三十元。今年农业又获丰收。总之,农民群众中蕴藏着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普遍地迸发出来了,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1997年广西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三大目标,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各行业、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9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可比价,下同),农业增加值完成658亿元,增长…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烟台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地区之一。全区共有耕地1,252万亩,总人口8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7万人。过去,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在多数年份是稳步发展的;1976~1980年期间,每年净调出粮食7~10亿斤,成为山东省最重要的商品粮产区。总的来说,三中全会以来烟台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还是比较快的。1981年同1978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了25.6%,年平均增长7.9%;但是,粮食总产量和征购数量却是连年下降的。1979年,粮食总产量为84.5亿斤,1981年下降到64.6亿斤,比1980年的81.2亿斤减少了16.6亿斤;1982年初步预计只有48亿斤,又比1981年减少16.6亿斤。粮食总产量的下降,带来了粮食征购数  相似文献   

12.
从1977年以来,四川省农业生产连续8年增产增收,广大农村生机勃勃,欣欣向荣。198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815亿多斤,人均超过800斤,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农业总产值281亿元,比1983年增长11.1%。在发展生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给农民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亿元,重灾年份则高达600亿元以上,农业的弱质性、高风险性可见一斑。这与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缺乏保险机制密切相关。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以农业产业化为特征的规模型农业、高科技农业以及个体私营企业呈现勃发之势,农民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农村信用社,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信贷保障机制,出于风险防范考虑,不同程度地存在“惜贷”现象,成为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桎梏。因此,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信贷保险保障机制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农业形势与战略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形势分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农业连续六年的高速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1985年以来,在农村经济继续增长的同时,种植业、尤其是粮棉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明显下降,继而畜牧业的发展速度也开始减缓,农业生产出现了新的停滞、徘徊,形势严峻。 首先是粮食生产,1985年减产564亿斤,1986年回升了248亿斤,1987年可再回升200亿斤左右,但是连续三年没有完成国家计划,粮食总产和人均占有水平均未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能够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有助于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稳定和完善,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2019年12月22日,在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上,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要确保谷物面积稳定在14.2亿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19年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产量达到13277亿斤,连续5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六连丰”。韩长赋提醒说,这些年粮食连年丰收,但粮食生产能力还不稳固。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江苏省各地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圆满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三个确保、三个加快"的目标任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是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实现"十连增"。在政策激励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全年粮食总产达684.6亿斤,比上年增10.1亿斤,实现建国以来首次  相似文献   

18.
广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治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起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区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农业基础脆弱,抗灾能力差,农民的生活水平低,而且也不够稳定。  相似文献   

19.
1993年7月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业法》的颁布实施是党和国家加强农业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五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建国以来比较好的发展时期之一。农业生产连年丰收,199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850亿斤,比1992年增加近1000亿斤,肉类、水产品、禽蛋、水果、蔬菜产量也都有大幅度增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7年农业增加值达到13969亿元,是1992年的2.4倍。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8万亿元,相当于1992年的4倍。农民收入稳定增长,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90元,扣除物价因素影响,比1992年实际增长了30%。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农业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在精准扶贫取得全面决定性胜利后,在解决困扰我国农民千百年的温饱问题基础上,引领中国农民发展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选项。作为新时代涉及千家万户农民利益和农村农业总体发展趋势的新的农业改革,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是其政策实现途径。其所依托的主体不仅仅是个体农户,而主要是农村集体组织,即组织起来的农民。因此,在巩固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组织的作用,彰显集体生产优越性,是未来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