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规模效应是在需求量相对确定的条件下,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进而实现企业利润提升的一种生产经营行为。但是,在以多品种、小批量需求为特色的需求环境下,成本已不再是决定企业获利的最重要因素,决定企业利润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产品的销售量。如果单纯地依赖规模效应,或者对规模效应应用不当,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增长,反而会阻碍企业利润提高。本文基于有效产出最大化的观点,从规模效应的视角分析了企业的利润损失问题,并将规模效应会导致企业利润损失的这种经济现象称为"推背效应"。  相似文献   

2.
由于存在固定费用效应和税收屏蔽效应,将引起财务结构的变动,即产生财务杠杆效益,并对普通股收益产生重要影响。本详细分析了财务杠杆效益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有助于企业科学决策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负债可使企业产生财务杠杆效应,从而因息税前利润变动而给所有者收益带来更大幅度的变动。因而如何适度负债,即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同时走出单纯最佳点最化的误区,结合企业实际确定资本结构合理区域,并从筹资决策的角度,参照相应的指标作出合理界定,从而为实现企业最大收益服务是本文要分析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祝锡萍  王春 《新智慧》2004,(8A):12-13
财务风险是指由负债经营而引起的风险。对财务风险的计量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资产负债率的高低来衡量财务风险的大小,这是比较含糊的计量方法;另一种是以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财务风险,它是以每股盈余对息税前利润变动的灵敏度来表示的。本要探究的方法就是以财务杠杆系数衡量财务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林祥友  宋浩 《新智慧》2008,(2):29-30
关于财务杠杆效应的经典描述是:财务杠杆效应是企业在负债融资中由于固定利息的存在,即在一定范围之内,不管企业的息前税前利润(EBIT)是多少,都需要支付相同的债务利息(I),这样,随着EBIT的增加,I不变,单位EBIT所对应的利息将会降低,从而最终使得企业每股税后盈余(EPS)的变化率(增长率或降低率)总是大于EBIT的变化率(增长率或降低率)。这就从定性的角度说明了债务利息的存在是财务杠杆效应存在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6.
企业获利能力评价必须剔除“规模因素”并按新会计准则下利润表中利润形成的过程设计评价指标。对企业获利能力变动进行因素分析可使用“连锁替代法”测算因素变动对毛和率变动的影响:使用“平衡法”分别测算因素变动对营业利润率、销售利润率、销售净利率变动的影响。对企业获利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是以销售净利率为综合评价指标,对影响销售净利率的各项因素进行汇总,进而观察确定提高销售净利率途径。  相似文献   

7.
章通过论证,揭示出销售量变动与利润变动的关系是: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的变动率总是大于产销量的变动率。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其在市场搏击中充满风险,筹资风险就是其中的一种.筹资风险是经营者由于筹资安排不当或因有关因素发生变动而使企业盈利遭受损失甚至被迫清算破产的一种可能性.其主要原因来自企业负债融资.负债融资是把双刃剑,对企业经营存在着正反两方面的效应.正效应包括: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总成本;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提高所有者收益;可以保持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负效应包括:当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利润率低于固定的债务成本而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企业因负债比例过大而削弱偿债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9.
企业杠杆的计算改进及其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直线简明勾划出企业销售收入、贡献毛益、经营利润、税前利润、税后利润、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收入、每股收益之间的关系,对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中的杠杆效应模型进行了数学处理,得出易理解、易记忆、易操作的计算及分析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利用该方法预测企业各种利润的变化幅度,以利于企业准确地预测和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0.
1993年7月,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加之新税法的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等情况,均对企业内外经营条件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明显地引起企业利润总额的增减变动。企业该如何面对现实,积极采取对策,克服波动,努力实现其经营目标呢?本文试对影响企业(主要以工业企业为例)利润总额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从加强企业自身管理、挖掘内在潜力的角度,探讨优化企业利润、扩大企业利润的途径。一、影响企业利润总额的主要因素(一)资本金制度的影响。建立资本金制度,使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得以保全。新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于…  相似文献   

11.
企业间工资差异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间工资差距变动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筛选效应,二是企业溢价效应.企业溢价效应随经济形势、企业间技术差异、政策环境等因素而变化.现有的文献表明企业间工资差距与经济体中劳动力工资总体差距变动方向一致,是研究劳动力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邵娟 《新智慧》2007,(4):36-37
一、概念界定 利润管理是指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目标利润、进行利润分析、制定利润分配政策等达到提高收入、降低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一种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顾客忠诚维度的企业赢利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市场份额被管理者看成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获取高额利润的重要指标.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一观念才开始改变。大量研究表明,市场份额和企业利润的相关度在大大降低,而顾客忠诚度则成为与企业高利润更为密切相关的因素。因此,企业要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必须重视培养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4.
透析财务杠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杠杆效应具有两种形态。财务杠杆效应产生的根源有三个,即固定的财务费用、企业息税前全部资金利润率与负债资金利息率的差异以及税收的屏蔽作用。利用财务杠杆效应,既要考虑收益,又要权衡风险。  相似文献   

15.
吴曰想  张莉苹 《新智慧》2004,(6B):48-49
我们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影响的基础上,选取了如下11个财务指标来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χ1(财务杠杆),用全部负债比全部资产。这个指标若太高则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但能带来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太低则会减少财务失败的风险,但又会增加财务杠杆正效应的机会成本。所以,我们对其进行了同趋化处理,取它们的倒数。χ2(税后利润),这是  相似文献   

16.
现代市场经济中.负债经营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普遍现象.甚至可以作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合理举债,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的经营资金需求,而且会给企业带来可观的财务杠杆利益。但是,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有时也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损失,形成财务风险。因此,如何利用财务杠杆,规避财务风险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本文以财务杠杆的内涵为研究起点,分析了影响财务杠杆的主要因素,指出了财务杠杆给企业可能带来的收益以及企业使用财务杠杆存在的风险。提出了企业合理使用财务杠杆规避财务风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冯宗敏  崔毅 《新智慧》2004,(6A):45-46
有学指出,企业可以利用经营杠杆(DOL)凋节企业的经营风险:若销售前景看好,则增大经营杠杆,使息税前利润(EBIT)以更快的速度增长;销售前景不好时,则保持较小的经营杠杆。本将着重从经营杠杆中固定成本的分解人手,对利用经营杠杆调节企业经营风险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的外资引入。利用外资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关系如何?一方面,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利用外资的数量,但小幅的变动则与利用外资的关联度不大;另一方面,利用外资对人民币汇率起到稳定作用,扩大了人民币供应量,但投资利润的汇出会冲击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增长率是保持目前财务比率(包括资产负债率)的增长率 ,按现有财务结构增加借款 ,即按留存收益增长的多少安排借款 ,目的是维持当前的财务杠杆和风险水平。在可持续增长率假定下 ,财务杠杆水平不变 ,这样一定的财务杠杆水平反映一定水平的风险 ,但从外部融资与留存收益融资、销售增长率、财务结构或资金结构等对财务杠杆的影响看 ,进一步探讨是有必要的。西方国家一般认为最“便宜”的资金来源未必是最“经济”的资金来源 ,即增加某种资金成本率最低的资金 ,综合资金成本率不一定最低。如果可持续增长率下维持的目前财务结构(资金结构)是最佳的资金结构 ,追加融资也会导致资金成本率的变化。通过边际成本法分析可看出 ,追加筹资时资金成本在一定的筹资额度内不变 ,随着追加融资额增加 ,对应的资金成本是上升的。可见即使维持最佳的资金结构 ,利用较发行股票便宜的长期负债或留存收益等方式筹资 ,其综合资金成本也会上升。企业负债经营 ,不论利润多少 ,债务利息是不变的。于是当利润增加时 ,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利息就会相应地减少 ,从而使投资者收益更大幅度地提高。这种债务对投资者的收益影响程度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表示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引入可反映地价与房价间比例关系的土地杠杆假设,把土地杠杆值作为研究影响房价变动的显著性因素来考虑;认为房价对市场冲击做出反应的程度正相关于土地杠杆大小,高土地杠杆地区面对同样的经济冲击做出反应的程度也大。通过研究中美两国的房地产土地杠杆情况,分析其历史变动趋势和区域差异,发现两国土地杠杆值均呈现随时间不断上涨的态势;与美国情况相比,我国整体上土地杠杆值不高,但在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土地杠杆值很高且涨幅显著,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