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贫困和发展是困绕当代中国农村的两大难题,广东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经济发展很快。1994年,我省农村社会总产值4712亿元,比1990年增长2.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182元,比1978年增长10.3倍,扣除物价因素影响,每年实际递增8.4%。我省农民收入仅次于上海、北京和浙江,在全国排第四位。但是,平均数掩盖了一些矛盾,热火朝天的南粤大地也有“寒极”。我省山区和丘陵地区仍有部份贫困农民,他们衣只可以御寒,食仅可以裹腹,生活十分困  相似文献   

2.
2004年,广东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势头,尤其是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省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奠定了基础,城镇居民收支同步增长,十万元级消费凸显。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7.65元,比上年增长10.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3%。人均消费性支出10694.79元,增长11.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2%,消费金额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消费需求趋旺。  相似文献   

3.
“八五”时期广东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生活水平向小康过渡。本文根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分析“八五”时期广东农民收入及奔小康的变化情况,揭示其变化的基本特征,并从中引出两点启示。一、农民收入及其结构变动的基本特征据抽样调查,1995年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2699.24元,比1990年增长1.59倍;扣除同期物价变动因素,平均每年实  相似文献   

4.
“十五”时期,随着收入的持续稳步提高,广东农村居民用于生活的消费支出迅速增长,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在收入增长加快的拉动下,农村居民对收入增长预期提高,消费信心增强,生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5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707.7元,比2000年增加1061.7元,增长40.1%,年均增长7.0%;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6.0%。1、八大项消费支出全面增长。2005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789.4元,比2000年增长35.8%;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43.5元,增长37.7%;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30.3元,增…  相似文献   

5.
数字     
《商周刊》2013,(24):10-10
居民收入34年实增10.5倍 旧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报告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长71倍.年均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增长58倍,年均增长12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5%。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
2004年,北京市成为继上海市之后,全国第二个免征农业税的城市(省份)。北京市免征农业税有两大原因:1.为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2003年北京市农业生产总值不足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96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11.5%。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2.6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6.8%,相差近7400元。免征农业税后,将使北京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再增加24元。由此可见,尽管免征农业税对提高北京市农民收入起到的作用很小,但是政治意义重大,必将增强农民对农…  相似文献   

7.
《综合经济导刊》2002,(1):26-27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农民收入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1978年到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2元增加到2197元,增长了14倍多,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纵观22年来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过程,表现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8.
政经信息     
据对广东省30个调查市(县、区)256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首季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231.07元,同比(下同)增加125.21元,增长11.3%。增幅比上年同期高4.6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1%;人均现金支出1030.91元增长6.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现金收支步入良性增长通道,增速加快。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向以“农业大省”著称,研究河北省农民消费的问题,无疑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推动河北省乃至全国农业的发展不无启迪。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民消费发生了巨大变化。 1.农民消费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78年河北省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仅为80元左右,1984年提高到243.2元,1993年达到了696.52元,是1978年的8.7倍,是1984年的2.86倍。1978年以前农民生活消费改善缓慢,1952—1978年26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生活费年增加仅为1.76%,这还没有扣除物价因素。1978—1993年15年间,扣除物价因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借助政策、区位和人文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开创了一个思想大解放、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生活大提高的黄金时期,1978-2007年,GDP总量增长了41倍(扣除价格因素),人均GDP增长了29倍。至2007年,人均GDP达到32713元(约合4480美元)。  相似文献   

11.
《广东经济》2012,(8):60-60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显示,2012年上半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916.1元,同比增长1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8.97元,同比增长1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增幅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军国 《经济论坛》2004,(6):103-10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农民人均名义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02年的247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纯收入年均增长6.5%,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约0.1个百分点。从长期趋势看,农民收入阶段性增幅波动大,近年增长明显放慢。增速最快的时期是1979~1984年,实际纯收入年均增长14.6%;1985年以后增速明显放慢,实际纯收入年均递增仅为3.9%,与1985年以前的增长速度相差近3倍。  相似文献   

13.
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由于党政领导重视,税务机关强化征管,广东的税收增长很快,每年增收100亿元以上,占全国增收额十分之一以上。2000年广东税收是1993年税收的6.43倍,7年间增长了5倍多,在全国税收总额中占七分之一强,增长速度快于全国的增长速度,就算扣除物价因素,这一速度也是惊人的。为了使广东税收持续、稳定地增长,笔者认为在税收分配中政府应处理好以下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江苏省农民收入增长情况从1978年到1997年,江苏农民人均收入由155元增加到3269.9元,增加了20多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7.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年均增长率为9.4%。成绩是显著的,但农民收入问题又始终困扰着党和政府,本文认为,除了存在农民收入相对非农业劳动报酬过低之外,农民收入增长的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更是问题的主要方面。根据以上资料,江苏省农民收入的增长状况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迅速增长的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卫55元增加到447.9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加1.89…  相似文献   

15.
据对广东省30个调查市(县、区)256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177.07元,同比增加219.50元,增长11.2%,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实际增长8.0‰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现金支出方面,人均生产费用支出420.45元,增长8.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89.04元,增长9.7%,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高3.0和1.8个百分点。上半年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是:1、家庭经营现金收入扭转负增长的局面,成为现金收入增长的一大亮点。2、工资收收入增速减缓。3、非生产性现金收入增速加快。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上半年,江苏省消费品市场稳中有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6.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6%,但在平稳运行中还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一、城市消费品市场增速减慢.近几年来消费品市场城市增长速度,一般均快于农村,但今年上半年农村增长快于城市.扣除价格因素后,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49.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6%,增幅比去年同期高3.5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17.04亿元,增长13.6%,增幅比去年同期高9.3个百分点,比城市加快了5.84个百分点,如不包括农村购买力流向城市的因素,城市增长速度将更加缓慢.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从购买力来源看,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由于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下岗待业人员增多、高低收入的差距扩大.人均生活费收入2444.0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9%,与上半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平,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并未增长.农村由于多项政策的落实、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劳动报酬的增加,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38.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7.6%,大大高于城镇居民的增速.从消费支出来看,城镇居民由于收入没有增加,节约了开支,人均生活费支出3038.0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5%.一些中  相似文献   

17.
《商周刊》2015,(Z1):9
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天津、福建、山东、辽宁这9个省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从收入数额分析,2014年上海、北京、浙江、深圳等省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了4万元大关,其中,上海最高,达47710元,北京43910元位居第二,深圳40948元,浙江40393元。从东中西部看,收入差距依然十分显著。2014年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307元,甘肃暂排最后,为20804元。从城乡居民  相似文献   

18.
一、1998年市场、物价总体状况1998年,江苏国民经济基本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趋势,市场货源充裕,物价低位运行,居民即期消费不旺,市场销售呈现平稳、平淡的态势。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8.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5%,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4%,从运行过程看,各月累计增长幅度逐月有所提高;同1997年相比,1998年增长幅度略低(1997年比1996年增长9%);与全国市场相比(增长6.8%),趋势基本一致。199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018元,同比增长4.4%,…  相似文献   

19.
一、制约农民增收因素分析 龙岩市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0年的2959元,期间增长了21倍,年均递增15.1%。但近年来农民年人均增幅仅为4%,农民收入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  相似文献   

20.
一、"八五"前三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明显滞缓(一)与"六五""七五"时期比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六五""七五"期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长。据抽样调查,1980年到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37.1元上升到717.3元,增长了2倍,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70.8%,年平均增长5.5%。同全国各省(市)比较,我省农民人均收入属中等偏上的位置。进入九十年代,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减缓。1990-1993年共增长10.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年均下降0.6%。出现负增长的现象,不仅为改革以来少见,也是建国以来少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