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人户分离”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导致“户籍城镇人口”和“统计城镇人口”反映的城市化水平均存在较大程度低估。为排除人户分离困扰,本项目从乡村基层调查(农村劳动力输出演变趋势和农村人口结构现状)考察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文章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输出已在世纪之交出现增速缓缓向下的拐点,民工荒不是短期性、局部性、结构性、区域性矛盾。我国城市化进程没有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不存在速度问题而是质量问题,城市化政策需要从加速增长的速度型向稳定增长提高质量转型。  相似文献   

2.
2004年年初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遭遇了20多年来的首次“民工荒”.“民工荒”直接原因是短期内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造成的,但是。造成其发生的根本愿因是一直都存在的.那就是城乡二元体制所导致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因此。“民工荒”本质上是一个制度同题,由于城乡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制度不断僵化;“民工荒”昭示着这种制度已经伤害到我国的经济增长.改革的出路在于打破这种制度,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民工的大规模流动已成为我国人口流动的一大特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对于推进农业发展、提升城市化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我国农民工流动多次出现"回流"、"民工荒"等反常现象,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即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占主导地位的思潮认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但是,当我国城市化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为什么反过来又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我们认为,这和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偏差是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关于城市化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如何更好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化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而在城市化进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或者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得到了哪些利益.却很少涉及到。笔者认为.如果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城市化进程中获得的利益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郝团虎  姚慧琴 《改革》2012,(7):19-25
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在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有规律,如城市化滞后、农村工业化、农民工现象、城中村现象、强关系主导的就业模式等。现有的城市化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些特点,诱致性制度变迁能够消除强制性制度障碍对城市化进程的限制,形成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但容易造成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不利于城市化质量的提高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诱致性制度创新包括"隐性补贴"、"购物交换"、"城市村"等。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的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第三步的重大战略。专家们认为,城市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影响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四大趋势。我国现有城市人口4.6亿人。据估算,2050年城市人口要达到11.2亿。也就是说,未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历史表明,城市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工业化的出现而产生的,工业化时期正是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向工业现代化迈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加快。但由于我国城市化起步晚,发展进程曲折,因此城市化水平还很低,突出地反映在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然而,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即大量的"逆城市化现象"——"非转农"的  相似文献   

9.
李永实  李娜 《科技和产业》2008,8(4):34-37,27
通过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与土地供给关系进行分析,阐明了我国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在人多地少,且城市化水平及土地资源具有明显空间差异的国情下,城市土地供需矛盾随城市化快速发展而愈益突显。基于我国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思路,结合实例研究,认为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定量、定位"供给未能有效解决供需矛盾,城市土地供给和耕地占补平衡应依各地实际分别对待。依城市化进程及土地供给现状及发展趋势,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对管理、规划、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改变我国城市化滞后的问题已成当务之急。国家"十五"发展计划中明确指出我国要加速城市化进程。但是人们的思想观念、知识、能力结构主宰着城市化发展的整体进程和趋势。城市化之路既不能过于拘泥、守旧,但也不能冒进、急于求成,须遵循规律,符合国情。  相似文献   

11.
王薇  张涵 《改革与开放》2001,(10):15-15
<正>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为中国21世纪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开出的一剂良药。但采取哪种城市化战略和道路,目前仍是一个争论的话题。笔者认为,城市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进程;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地域间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差距大,不宜采用统一的城市化道路;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已经初步具备形成大城市圈、大城市群的条件,有望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12.
民工荒与中国“刘易斯拐点”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和民工荒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现状,认为现今的民工荒并非"刘易斯拐点"到来的标志,而是低工资与制度短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民工荒"是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政府部门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民工荒"在给经济社会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各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农民工三个层面深入探究后金融危机下"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建设性对策,这是对"民工荒"成因和对策的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中村改造中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增速是同时期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在这场"城市包围农村"的运动中,村庄进入城市,形成了"城中村"。"城中村"因此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也是在我国特有的土地所有制和文化背景下,快速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发达地区中贫困山区的存在是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一大障碍 ,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和贫富悬殊是目前我国反贫困的首要任务。加速贫困山区的城市化进程被认为是反贫困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梅州市为例 ,分析了发达地区中贫困山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问题。隐性城市化和人口异地城市化是发达地区中贫困山区城市化的主要特征。文章着重剖析了人口异地城市化的原因 ,并试图从人口迁移角度找出人口异地城市化过程的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16.
新论拾萃     
小城镇不能形成"发展极"郑晓幸、彭云辉在《理论前沿》1997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小城镇不能形成"发展极",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难以加速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中国的工业化必须以相应的城市化进程为条件。在城市化滞后的条件下,要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必须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城市化应充分利用城市的聚集功能和扩散功能,培植和形成新的"发展极",以推动工业化和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工荒问题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乃云 《科技和产业》2009,9(4):72-74,100
"民工荒"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经济现象,而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必然产物,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整体文化素质低。整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对从根本上解决"民工荒"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中国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标准:农民工实际工资较快提升,农民工与农民纯收入之比快速增加,"民工荒"及农民工工资上涨原因是劳动力短缺;实证表明中国尚未进入刘易斯转折点。最后针对"民工荒"及农民工工资上涨提出政策建议:推进农民工有序市民化、加快土地流转进程、力促农村剩余劳动力条理转移和提高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质量。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三角洲农民工调查报告(2006)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4年起,一场突如其来的“民工荒”席卷了珠江三角洲,一直和中国农民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密不可分的珠三角遭到了农民工的“集体背叛”。“民工荒”给农民工的工作境遇和行为心理带来了怎样的变化?2006年7~8月,以中山大学社会学系蔡禾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市场、制度和网络——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对该地区农民工进行了大规模问卷调查,用确凿的数据呈现出农民工真实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批量向东南沿海迁徒,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民工潮",农村几乎成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蓄水池。但在2004年,以往劳动力供给过剩的东南地区却出现了民工短缺的现象,"民工潮"突然变成了"民工荒",成了社会各界探讨的热点。大部分研究观点认为我国劳动力供给短缺的时代已经来临,当务之急是调整产业结构,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升级为资本密集型企业或技术密集型企业,以缓解劳动供需紧张关系。果真如此吗?"民工荒"是真荒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