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以前对房地产泡沫形成机制的研究,文章提出房地产泡沫实际上就是投资需求中缺乏消费需求支持的那一部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是由于非理性预期的存在,当房地产投资需求发生萎缩时泡沫随之破灭.房地产泡沫的分析指标有房价收入比、商品房空置率、房地产贷款增长率/贷款总额增长率,最后提出了房地产泡沫的预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贺云龙  肖嫦 《经济师》2011,(3):60-60,62,63
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人民币升值是把双刃剑,升值的过程是国民财富增加的过程,也是热钱涌入、国民经济出现泡沫的过程。人民币升值是导致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在分析人民币升值与房地产泡沫关系的基础上,探究了人民币升值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传导机制,并提出了防范房地产泡沫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行业是一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对经济贡献度大的基础性产业。但由于土地稀缺、投机需求膨胀、过度放贷等原因,使房地产市场又容易滋生泡沫。中日在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时社会经济相似,但两国在宏观经济政策、城镇化进程及社会贫富差距等方面却有很大的不同。作者利用综合指标法,选取3个指标的12组数据,对中日房地产泡沫进行了测度,计算出两国不同的泡沫度并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在未来的几年不会发生房地产泡沫破裂问题。最后提出了防范未来泡沫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种资产的泡沫都会经历从形成到破裂过程,房地产泡沫也不例外.综观历史上著名的房地产泡沫事件,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日本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等,一般都经历六个阶段:即无泡沫理性涨价阶段、泡沫的形成阶段、非理性膨胀和恶化阶段、泡沫的颠峰和突然破裂阶段、信心崩溃和价格非理性下跌阶段以及市场平静和价格回归阶段.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单的测度房地产泡沫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比较有效地测度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泡沫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然后从心理学角度阐述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以指导消费者及开发商进行理性投资.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增长点,它带动了建筑业、化工业、家电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还促进了物业管理、房屋中介等新兴行业的形成.但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大量问题,如房价增长过快,区域发展不平衡,中介市场混乱等现象.本文将分析美国和日本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防范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建议,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郑竑 《发展研究》2022,(10):55-63
通过重点剖析日本、中国香港和美国三次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典型案例,充分证明:在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容易出现居民部门杠杆率飙升和房价快速上涨现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不同地区房地产泡沫都出现了破裂,其差异仅在于传导机制不同。房价收入比可作为衡量房地产泡沫高低的重要指标,但不是绝对标准;居民部门杠杆率与房价在短期内有一定正相关,但根本上是滞后的负向作用机制;全局性房地产泡沫破裂与居民部门杠杆率提高带来的“跟风效应”密切相关。应以相关经验为借鉴,制定更有效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警惕国内部分地区存在的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风险,防范区域性房地产泡沫过度膨胀甚至破裂,避免其对整个宏观经济金融造成系统性损害。  相似文献   

7.
高新  邱奇 《生产力研究》2012,(5):155-157
美国和日本都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但这两国都曾经爆发过严重的房地产市场泡沫。这表明房地产市场隐含着泡沫的风险,研究美国和日本房地产市场泡沫形成和破裂的机制,对于我国防范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分析房地产泡沫的主要表现,根据其泡沫特征选择相应的指标体系,从供给和需求多方面判断当前我国房地产泡沫情况。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泡沫,并且近两年有加重趋势。文章还给出了防范房地产泡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房价的快速上涨,人们对开征物业税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充满了期待。该文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物业税实施情况及物业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发现房地产泡沫形成及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信贷因素,物业税对房地产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需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才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因此,要抑制房地产价格及泡沫膨胀,需要从物业税、住房保障、信贷政策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过程中,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成为广受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学术界不断争论的一个热点.本文选取2003-2015年的相关数据,测算出我国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房价收入比指标,并结合地价指数、银行信贷数据,与日本和香港地区上世纪房地产市场发生严重泡沫时期的对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区域分化明显,一线城市泡沫度较高,建议采用供给侧和需求侧管理相结合的策略,防范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泡沫评判指标的选用与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它的关联性和带动性很强。近几年,火爆的房地产市场引发了关于房地产泡沫的大争论,我国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指标用来判断是否存在对未来房价预期过高而出现房地产投资过热现象,并形成未来的空置,当房地产投资过度,将导致房地产供给大于需求,商品房严重滞销,从而使得房地产泡沫破裂。因此,可以将该比值作为衡量指标研究房地产泡沫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汇率冲击与房地产泡沫演化:国际经验及中国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汇率失衡及其调整,通过流动性效应、预期效应、财富效应、溢出效应以及信贷扩张或收缩效应等影响房地产价格。国际经验表明,汇率冲击是房地产泡沫演化的一个诱因,但并不必然引发房地产泡沫。事实上,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货币化,加剧了房地产泡沫。但在建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过程中的人民币小幅升值不会诱致房地产泡沫膨胀或崩溃。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不对称、羊群行为与房地产市场中的居民破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0-1决策博弈模型,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中羊群行为的形成机制、羊群行为如何导致房地产泡沫的生成、以及经济状况恶化时泡沫破裂后居民破产的可能性.结论显示,居民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行为选择既受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的影响,也受羊群行为的影响,而羊群行为的存在使得房地产市场产生价格泡沫,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时,居民破产的概率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居民的预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基于循环修正的城市房地产泡沫程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曹杨  李延喜  李东晔  高锐 《技术经济》2010,29(7):103-109
房价高涨引发了学者们对我国城市房地产泡沫的争议。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程度进行研究,利用客观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和主观评价方法——模糊层次分析法,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程度分别进行指标选择和评价,最后利用循环修正的思想对中国城市房地产泡沫评价体系进行修正、校对。通过对35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程度的评价,最后得出结论:35个城市房地产市场存在不同程度的泡沫,沿海城市的泡沫程度高于内陆城市。  相似文献   

15.
尚茜 《时代经贸》2008,6(9):202-203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在我国经济体系中也形成和积累了许多泡沫,如果这些日益膨胀的泡沫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消解,那么必将加大我国的宏观金融风险,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股市的泡沫状况进行研究,并针对其成因寻求相应的应对之策,以达到控制股市泡沫水平、防范非理性泡沫的目的。本文首先阐述了泡沫的涵义,其次对泡沫形成的机制和原因进行了介绍,此外通过模型以及市盈率等对股市泡沫进行了测度,同时采取实证检验分析,从而得出当前股市已经处于非理性泡沫形成期,并据此对投资者,监管者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州房地产泡沫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房价收入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与GDP增长速度比、商品房空置率、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状况指标、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房屋价格指数比等多个泡沫指标比较来看:广州房地产市场在1998--2004年整体运行平稳,但是,个别年份存在泡沫威胁,出现投资过热、商品房积压等现象。而加强房地产信贷和土地出让监控、建立房地产信息发布机制、提高房地产市场准入门槛将是缓解积压房,抑制房地产市场膨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在我国经济体系中也形成和积累了许多泡沫,如果这些日益膨胀的泡沫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消解,那么必将加大我国的宏观金融风险,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股市的泡沫状况进行研究,并针对其成因寻求相应的应对之策,以达到控制股市泡沫水平、防范非理性泡沫的目的.本文首先阐述了泡沫的涵义,其次对泡沫形成的机制和原因进行了介绍,此外通过模型以及市盈率等对股市泡沫进行了测度,同时采取实证检验分析,从而得出当前股市已经处于非理性泡沫形成期,并据此对投资者,监管者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商品房销售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并计算地价与GDP、物价增长率的相关指标,据此分析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波动状况以及泡沫情况,并从价格预期、土地稀缺性、流动性膨胀、银行信贷非理性膨胀、税收政策几个方面对影响泡沫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为相关市场参与者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正才 《经济研究导刊》2011,(27):148-151,177
房地产市场运行既具有一般规律性,又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出特殊性。在分析中国转轨经济和社会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原因,认为强劲增长的真实需求是投机需求兴起和泡沫形成的基础,投资渠道的狭窄、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垄断、银行的预算软约束以及市场秩序的不规范成为进一步推高房价和泡沫的重要因素。在进一步反思中国当前住房调控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点防范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泡沫的政策建议和措施,即加强房地产泡沫的预警工作,建立以空置率为主要指标的预警体系;树立以需求调节为主的调控观念,恰当配以供给调节;建立以财税手段为主的调控体系,谨慎使用行政手段;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廉租房建设,为住购房需求降压等。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房地产泡沫程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我国房地产泡沫程度评价问题进行研究。用冥法迭代的思想对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以我国35座大中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模型评价了上述城市2004—2007年的房地产泡沫程度。研究发现,2004—2007年样本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房地产泡沫,且泡沫程度呈恶化趋势;房地产泡沫程度呈区域分布,经济发达地区的房地产泡沫程度远远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