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时期,泰伯奔吴,建勾吴国,是开创江南文明的标志。泰伯的至德、开拓精神,它潜移默化,根深蒂固地融化在吴地百姓的人文脉络中。三千多年来,在吴文化母系孕育下,它深厚形成的农耕文化、  相似文献   

2.
商朝末年,吴泰伯在梅里立邑,始建句吴国。泰伯卒后,由弟仲雍继位,传十七世而至寿梦。从寿梦元年(公元前585年)始,吴国才有确切记年。寿梦时吴国国力开始强盛起来,寿梦自称吴王。在吴国历史上,有被世人称颂的“前三让”和“后三让”的史实,“前三让”是指泰伯让王于季历、仲雍,“后三让”是指寿梦之子季札让王之事。  相似文献   

3.
无锡历史悠久,是一座著名的江南古城。相传公元前1244年,正是商朝末年,姬姓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周太王)的长子泰伯,主动谦让王位给三弟季历,就带着二弟仲雍,不顾千里之遥,从陕西歧山来到梅里(今无锡县梅村一带)定居,创建了勾吴国,使它成  相似文献   

4.
吴氏源流     
史有吴国,后有吴地、吴文化。吴地经济、文化的崛起,都可追溯到吴地始祖泰伯。 远在3200年前,岐山(现陕西岐山县)周部落有一位首领周太王,生有三子,名泰伯、仲雍、季历。太王曾说:“兴王业者,其在昌乎!”昌,就是季历的儿子,后为周文王。当时,王者都传位给长子,泰伯是当  相似文献   

5.
一、值得珍视和研究的吴地文化3200年前的泰伯自中原南奔吴地,使中原文化和江南土著文化有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历史性融合。这一融合的结果,不仅催生了一个崭新的国度——句吴,也创造出一种具有无限活力和雄厚后发力量的新文化——吴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种文化成为推动吴地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公元前473年古吴国为越所灭,句吴虽消失于地理版图,但作为文化形态的"吴"却并未消亡。吴文化不仅绵延千年,不断得到传承扬  相似文献   

6.
江南文化精神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红权 《经济师》2006,(8):40-41,44
以吴越文化为底蕴的江南文化精神是以浙北、苏南以及上海为核心区域的长三角地区人民通过千年以来的积淀、融合、凝固而孕育形成的区域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表现为“祟文好学、诚信合作、贵和谦让、精进务实、开放灵活”。江南文化精神对长三角经济区发展必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特别对打造长三角地区的人才高地、塑造经济伦理、加快一体化进程和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极其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石雨 《江南论坛》2009,(11):59-61
无锡吴文化研究迄今为止,已有近30年的时间。回顾这一过程,可以看到很有意思的一个状况,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评价泰伯奔吴功绩时,说法完全是一致的:泰伯带来了黄河流域的先进文化和耕作技术,改变了江南落后,蛮荒的面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观点,当然是以往史学界传统的黄河流域文化中心论巨大影响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影响的意义上来看,所谓"文化软实力",其实即是一种文化吸引人的魅力。一种文化因其表达了人民的意愿,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价值理想,反映了历史进步的趋势,因而被广泛认同与接受,不仅世代相传,而且还成为后人认识与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资源和精神凭借。从此意义上来审视,吴文化富有这种魅力。概而言之,其体现有以下几点。其一是礼让精神。这种精神在吴地最为显著的实践者是吴泰伯。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较高水准的文化教育,是太湖流域历史发展的第三个特点。 江南文化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吴越文化和楚文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地区,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培育了一方文化。这就是太湖“包孕吴越”的文化含义。 源远流长的太湖地区的吴越文化,肇始于新石器时代。在东太湖的草鞋山遗址,发现了6000年至7000年前的稻谷,还有瓦片、绢片、丝绒、竹器、纺轮等手工制品。在吴县、上海青浦松江一带都发现过距今五、六千年的古井。1987年,江、浙、沪发现了4000年前的象征权力的玉戚,表明那时太湖流域可能已有国家的雏形。太湖流域是中华民族独立发展的摇篮之一。“泰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中原文化对太湖地区的文化发展有幅射作用。今天常熟虞山的仲雍墓是南北文化汇流的标志。吴国政治家、  相似文献   

10.
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具有鲜明江南特色的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吴文化以其务实进取、开放兼容、开拓创新、崇文重教、尚德向善、精巧雅致等精神特质,在悠久浩博的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呈现鲜明的区域个性和独特的魅力,是锦绣江南的灵魂,成为吴地后来居上、生机勃发的精神之源。  相似文献   

11.
胡发贵 《江南论坛》2012,(11):20-22
在中华一体的华夏文明格局中,江南文化因受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影响,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鲜明精神特性。一、"南方之强"江南文化,固然水性十足,有所谓"诗性江南"之说;但正如古代哲人老子所说,水至柔,但也至坚,因为"攻坚强者"莫若水;诗性江南固有其柔美的一面,但更有其坚韧的"南方之强"的品格。何谓"南方之强"?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给出了"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南方之强"的评论:  相似文献   

12.
《江南论坛》2012,(6):65-I0001
吴兴区是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城市所在地,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公元前248年,楚春申君黄歇徙封于吴,筑城置县名菰城。三国吴置尖兴郡,取“吴国兴盛”之意,“吴兴”之名始于此。  相似文献   

13.
余雷  剑平 《江南论坛》2004,(2):16-16
由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立项的20集电视连续剧《德润江南》,即将在无锡梅村泰伯庙举行开机仪式.  相似文献   

14.
朱明轩 《江南论坛》2021,(12):39-41
作为长三角江南文化传承重要地区, 苏州市江南文化凝炼在姑苏城,根基却在"苏式"乡村.鱼米之乡、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丝绸之府、苏作工艺等内容, 是苏州乡村传统江南文化的外在形式, 与江南特有的生态、生产、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风民俗、苏州精神等密切相连.传承苏州乡村江南文化是守根之举.充分发挥苏州乡村江南文化根源功能, 高质量发展江南乡村文化旅游产业, 在文化传承中助力产业兴旺, 在产业发展中涵养乡村文化, 是苏州乡村江南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改革创新,是吴文化的精粹。早在三千年前的商朝末年,吴地先祖泰伯谦让高位,越过重峦阔水,自周原千里奔吴。吴人对他的高尚品质十分赞赏,"义而归者"有千余家。泰伯建都于今无锡梅里,建筑城郭作为藩屏,穿凿沟渠以防旱涝;崇尚正义,治以周礼。而又不拘旧礼,入乡随俗,断发文身,使"周道"与当地的体治相适应,建立"勾吴",创造了新型的吴文化。泰伯当政,"数年之间,人民殷富,教化大治,东南礼乐实始  相似文献   

16.
赵龙 《江南论坛》2002,(10):46-46
千百年来,太伯奔吴的事迹一直在江南民间流传,代代不绝。而太伯奔吴的基本事实,则由太史公非常确凿地记述在《史记》文献中:太伯作为长子,三让王位于其弟季历,偕二弟带族人远走高飞,长途跋涉数千里,直奔当时蛮荒之地的太湖之滨,最后定居梅里,也就是今天我们无锡地界,并入乡随俗,“断发纹身”,以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开化了土著居民,受到土著族人的拥戴,建立了句吴国,从而也开创了吴国的历史和古吴文化。  相似文献   

17.
梅村创建历史文化名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树立起创建历史文化名镇的紧迫感众所周知,梅村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早在三千多年之前,自泰伯奔吴以来,在梅村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燃起了吴文化的火种,一代代继承发展,一次次开拓创新,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史话,泰伯庙、泰伯墓以及民间流传的许多  相似文献   

18.
江南古典园林漏窗艺术地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漏窗是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俗称为花墙头、花墙洞、花窗,是江南园林建筑的一个重要特色。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把它称为“漏砖墙”或“漏明墙”。它以多变的造型、精美的纹饰,不仅使平淡的墙面产生变化,使空间似隔非隔,景物若隐若现,更引游人兴致。而且窗饰题材丰富,熔文学、书画、雕刻、戏曲、民俗等为一炉,是江南人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智慧的结晶,折射出华夏窗饰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体现着江南漏窗文化的民俗意义和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十二世纪,距今约3200年左右的殷商时期,陕西岐山下的姬周国统治集团内由于“嗣位”问题出现了矛盾,周太王古公把“兴周翦商”的希望寄托于孙子姬昌的身上.王孙姬昌是古公小儿子季历所生,季历还有两个哥哥泰伯和仲雍,古公除非废长立幼才能让姬昌顺利继位.出于种种原因,伯仲兄弟放弃自相残杀的流血斗争,逃离姬周国,流亡到长江下游的荆蛮之邦,随乡入俗,纹身断发以避季历.泰伯仲雍兄弟在荆蛮建邦立业,自号“句吴”国.吴民族和吴姓民族的传人们均信奉吴太伯为民族和宗族的始祖神,勾吴国所在的太湖流域由此成了礼仪之邦和人才荟萃的首善之区.  相似文献   

20.
《江南论坛》2010,(3):I0007-I0007
2010年2月22目(正月初九),无锡新区第八届泰伯文化节在梅村街道梅里古都至德广场隆重开幕。本届文化节,融入了诸多新的元素,绽放出别样的色彩:一是从“经贸文化节”到“文化节”的嬗变。本届文化节将原“泰伯经贸文化节”更名为“泰伯文化节”,淡化经贸气息,添加文化元素,举办了吴文化与梅里古都发展论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二是从“追求时尚”到“凸现传统”的回归。“泰伯庙会”是江南地区新年开春的第一个庙会,2009年7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