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卫 《经济前沿》2010,(3):33-40
基于分工演进和交易效率构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并运用中国改革30年的经验检验理论分析的结论,本文认为:交易效率与专业化水平提高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的发展战略导致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优先发展工业、劳动力流动限制等工业化、城市化倾向的政治因素在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着重研究了工业化的一般前提条件--交易效率对工业化的作用,有其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但该理论存在忽略供求这一工业化最基本条件的严重缺陷,本文从需求与供给角度找到一条深化杨小凯工业化理论的路径,指出降低交易费用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驱动力;最后分析降低交易费用推进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工业化理论综述——兼论工业化的一般性与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工业化具有一般性和多样性两个基本特点,这也是工业化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然而大多数理论往往不能结合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工业化,是人们未能在工业化机制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的主要原因.最新的工业化理论正在逐步扬弃新古典经济学静态和均衡的分析方法,而从分工和动态演化的角度来分析工业化,这更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从分工演进的角度来看,工业化是一种具有路径依赖的分工演进过程,其导致工业化一般性和多样性的双重特征.未来,如何综合利用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等有关分工演进和路径依赖的成果来研究工业化的一般性和多样性,并将其应用到对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分析中来,是中国工业化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区域新型工业化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德忠 《经济地理》2008,28(3):393-396
新型工业化更加强调科技进步过程中的技术组合和工业结构的优化效应,以及工业主体与生态环境的友好相处;强调工业增长速度与效率均衡的集约型增长。以此为基础,文章提出区域新型工业化目标模式,该模式被定义为"双效应复驱动半内生型工业化目标模式"。"双效应"是指科技进步与结构优化效应。"复驱动"是指科技进步与结构优化循环往复地推动着工业化,从而保障新型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半内生"是指区域工业化进程中,政府适度干预市场,烫平工业周期。  相似文献   

5.
基于交易效率、分工和契约选择视角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易效率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在界定农村交易效率概念的基础上,估计了1985-2005年中国农村的交易效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度量了农村交易效率、分工与农户纯收入的相互作用,并尝试测算了引入外生契约变量后对整个系统造成的冲击。研究表明:深化农村分工和提高农村交易效率可以增加农民纯收入,农村交易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深化农村分工,同时,深化农村分工也有利于农村交易效率的提高,而且农产品流通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对分工和交易效率产生了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双重标准工业化阶段理论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江涛  杨磊 《财经研究》2004,30(1):80-87
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是考察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对双重标准工业化阶段理论进行了批判:在分析其双重标准和双重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了它所存在的内在逻辑矛盾,认为双重标准工业化阶段理论渊源于发达国家两次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过程,不足以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实践,提出将信息工业化纳入到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构成,同时产业深化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质量,构成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流通业地位日益凸显:从传统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先导行业。流通体系的效率高低不但关系到流通业本身的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因而,通过构架现代流通体系提高商品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推动流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将工业化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是片面的,片面理解工业化会造成重视工业、轻视农业和服务业等非工产业,扭曲产业结构等后果.工业化的本意是产业化,本质是专业化,工业化的起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二元经济.市场化和法治化是工业化的基本保障.重新认识工业化意味着政府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为各个产业的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促进专业化分工,将推进市场化与推进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将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作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 促进主产区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超苏  何燕子 《生产力研究》2006,(10):44-45,106
农业工业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工业化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从而确保农业工业化在正确的轨道运行。  相似文献   

10.
新型工业化下新兴主导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给、需求约束的强化,要求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了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选择新兴主导产业。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分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成因,阐述新型工业化需要新兴主导产业推进,提出新型工业化对新兴主导产业的要求,并探索新型工业化下新兴主导产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应具有如下规定性: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以构建大企业体制作为新起点,为工业化推进创造新的建设者;以竞争性市场体制的完善为途径造就大量的企业家,通过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生产科技知识的能力和效率,通过管理知识工作者管理知识的创新提高知识的生产率,从而为工业化的再推进提供更强大的动力——企业家资源和知识;通过重构适应市场化、全球化要求的中国金融体系来保证中国货币经济体系的安全,通过建立适应中国小农户经营的大国农业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保证中国实体经济体系的安全,从而为中国工业化再推进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通过在与国民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领域保留国有企业来生产工业化的公平结果,从而通过工业化实现全体国民的富裕。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海静 《经济问题》2003,3(7):27-29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为我国工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正确认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以及新型工业化与中西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区别,可以使我们在建立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3.
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律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然而中国的城市化却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新兴古典经济学运用古典经济学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对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所作的描述,对分析我国城市化滞后及我国应选择何种城市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江苏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在新世纪里,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江苏的工业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江苏要迅速提高工业化水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高江苏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地位,唯有加强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交易效率引入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出交易效率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的基本理论预言,并运用因素分析计量方法提取出代表中国1997至2002年的交易效率指数,检验这一理论设想在中国的适用性。结果显示,交易效率的改进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了好的支撑,但工业化对城市化的贡献却不显著,这意味着中国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政府推动型的,而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则更多地表现为市场推动型。  相似文献   

16.
建筑工业化能提高住宅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各地在推进过程中普遍反映出对技术路径把握不准确的问题,推进过程存在众多障碍,包括技术体系、产业形态、传统观念以及利益分配等。文章通过理论和实践分析,提出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交易效率引入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出交易效率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的基本理论预言,并运用因素分析计量方法提取出代表中国1997至2002年的交易效率指数,检验这一理论设想在中国的适用性。结果显示,交易效率的改进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了好的支撑,但工业化对城市化的贡献却不显著,这意味着中国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政府推动型的,而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则更多地表现为市场推动型。  相似文献   

18.
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二元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我国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双重演进”的制度变迁特征,形成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同时并存的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对经济发展的延迟效应。在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既要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又要推进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加速完成经典工业化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该文将交易效率引入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出交易效率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的基本理论预言,并运用因素分析计量方法提取出代表中国1997至2002年的交易效率指数,检验这一理论设想在中国的适用性.结果显示,交易效率的改进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了好的支撑,但工业化对城市化的贡献却不显著,这意味着中国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政府推动型的,而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则更多地表现为市场推动型.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的“二元结构”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区别于“一五”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二五”至“五五”时期实行的“速度赶超型”工业化,以至单纯强调“知识经济”或“信息化”而忽视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关系的全新的工业化道路。但与此同时。人们往往忽视这样一个问题:我国工业化目前是两条主线——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并行发展,而农村工业化不论科技含量还是整体水平都大大落后于城市工业,这种工业化的“二元结构”终将成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拟就我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沿革、城乡工业关系的演进趋势和加快农村工业化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