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晓庆 《华商》2008,(15):45-45
近年来女性犯罪的犯罪绝对数增长幅度很大,犯罪率也急剧上升。女性犯罪由于具有特殊的心理生理因素使其区别于男性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把握女性犯罪的特点,探究女性犯罪的深层次原因有助于我们运用各种手段、采取各种防治措施防止、遏制和减少女性犯罪。笔者在学者们的研究基础上就女性犯罪的原因、特点以及防治对策等问题试着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魏丹丹  艾媛 《华商》2008,(15):80-8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女性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增加。所以在受外采因素的不断冲击下,一部分女性迷失了自我。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国女性犯罪占犯罪总数的2%左右。改革开放以来,女性犯罪增长很快。70年代至80年代,约占整个犯罪的6~7%,现在则高达10~20%,女性犯罪占整个犯罪比率不断上升,对整个社会稳  相似文献   

3.
程佳琳 《中国商论》2018,(29):24-2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以微信朋友圉为首的微商日渐兴起,女性"微商"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女性的特点和社会角色,其思想文化建设对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和加强女性"微商"思想文化建设与传播就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课题,需要从法律、政策等制度方面进行制约和引导,并且从个人思想道德方面、媒体宣传引导、党员带头作用、社区宣传等方面加强对现代女性微商思想文化建设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商》2015,(34)
在现在这个社会,大学生犯罪是越来越多了,不仅多而且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发展。对于这一现象,很多专家作出分析与研究。按理说,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思想,素质以,文化水平以及法律认知程度都是比普通人高的。为什么大学生犯罪会越来越多呢?其实,大学生犯罪也是多方多面的,五花八门的。其中,大学生盗窃犯罪占了一个很大的比例。盗窃犯罪,在我国是很严重的一项犯罪。既然,这是一项严重的犯罪,为什么这些人还要去犯呢?所以,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大学生盗窃犯罪这些年越来越多,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一下,大学生盗窃犯罪的成因以及如何预防。  相似文献   

5.
气贯风云     
正"气"在古代中国人的心里,不仅是联系人体与自然,社会与天道的基础,而且也是维系生命、自然、社会、天道的基本物质。可以说,无论是儒学思想中的伦理,还是道家思想中的道德,还是阴阳家的阴阳,都必须也只有通过"气"去实现。因此,气的思想,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当然,我们讲到的"气",重点并不在道教养生之术,而在于"气"的思想里所体现、反映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在今天看来,气的思想虽然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被理学神秘化、抽象化了,但是,它所反映的中国人原始的生命观和自然观,却标志着古人对自然、生命、社会深入思考及所得出的独特的结论。作为遵循着自然、社会、人文和科学发展规律的"地产年度风云榜",更是与"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气"拖着风云榜,风云榜积聚着无比的能量,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待"民"的问题一直是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学术界也一直在探讨和研究,而其中的"重民"内容,又被历代统治阶级及其代表人物不断发展和继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重民"思想进行深入探讨,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艳华 《中国市场》2007,(52):90-91
面对当前我国女性犯罪不断上升和蔓延的态势,关于女性犯罪的原因等问题已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在社会学、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阐述了当前我国女性犯罪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基于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女性犯罪的一般规律,探寻我国未来女性犯罪的变化趋势与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8.
周冰洋 《消费导刊》2009,(22):235-235
中国儒、道、释传统文化都富含和谐思想,在儒家传统中,更有着大量的论述,《论语》尤其论述深刻而详尽,它深深地影响到我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研究孔子的"和"、"中和"、"中庸"、"仁和"等和谐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桂永霞 《北方经贸》2013,(6):103-104
在英汉语中女性都被隐喻成食物,用食物来昵称女性如"honey(宝贝)";用"桃"、蘑菇"、点心"等来指代漂亮的女性;丑陋的女性也一如男性不爱吃的食物。英汉语中的"肉(meat)"一般都指用来食用的动物的肉特别是猪肉,但是却同时来指女性。人肉市场,指女性卖肉体卖色的地方,男性是买家。即便是女性的美,也不过为男性"盘中之餐"如"秀色可餐"。但英汉语中都不把男性比作食物。男性是食者,女性被食。  相似文献   

10.
邓仁玫 《商》2014,(50):186-186
柏拉图说:“美德只有一种,而罪恶的形式却是无数的,女性犯罪就是社会生活中的恶行之一。”女性逐渐在犯罪性别比重中占据越来越高的分量,其中一直在人们眼中勤劳朴实、善良本分的农村女性又占了女性犯罪中的越来越高的比重。本文将对农村女性的犯罪现状统计进行汇总,试对犯罪的特点与犯罪心理进行探讨分析,寻找对策,以期能有效遏制农村女性的犯罪势头。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横跨欧亚两大洲,生活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俄罗斯民族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在世界民族中展现出迥然不同的民族性格和精神风貌,其文明显露出一种奇妙罕见的兼具东西方文化特质的混合特性。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女性崇拜文化传统以及俄罗斯历史上优秀的灵魂人物对俄罗斯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的形成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具有复杂性,思想具有深刻性,精神具有神秘性。  相似文献   

12.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孔子一直被中华民族尊为“圣人”,在他的思想体系中,“仁”道既是核心思想和思想精髓,也是我国数千年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孔子“仁”的思想不仅已经充分发挥了历史作用,而且对具有新时期特点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仍就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贞云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4):252-253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由"四要件说"开始向"三阶层体系"转变,客观上促成了客观共犯理论的产生。共同犯罪首先是一种客观意义的犯罪,最终才是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这就是认定共同犯罪中的客观共犯主义。在客观共犯主义下,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犯形态、实行过剩和共犯的处罚等问题都表现出了新的特征。客观共犯主义和"法定符合说"、"部分犯罪共同说"是一脉相承的,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以此来认定共同犯罪,才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实质体现。  相似文献   

14.
《商》2016,(1)
<正>美国教育家布莱森曾指出:任何一所学校的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学生发表演说,而且学生的确会注意它,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作为大学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根源"之所在。寝室里的陈设、整洁度、寝室成员的精神面貌以及行为举止都反映了一个寝室的文化,同时,寝室也是同学之间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进行交流的最基本场所,可以说,它是各种信息和思想聚集的地方,对于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习惯有着直接和重  相似文献   

15.
《财经界》2001,(9)
海尔堪称是最国际化的中国企业。这不仅在于许多中国企业还在忙于招商引资的时候,海尔的企业版图已扩展到了美国,而且还在于海尔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海尔的企业文化是相当国际化的。比如,海尔的全面质量管理(TQC)是从日本学来的,看板方式也是从日本学的,激励员工士气的工资制度是从美国学的。但这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都是可被快速复制和传播的公共资源。仅仅靠这些是无法造就一个企业的 DNA 的。一个企业的文化可分为三个层面:知识和信息、实施能力、企业"气质"。一方面,知识和信息固然重要,但容易  相似文献   

16.
海尔堪称是最国际化的中国企业。这不仅在于许多中国企业还在忙于招商引资的时候,海尔的企业版图已扩展到了美国,而且还在于海尔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海尔的企业文化是相当国际化的。比如,海尔的全面质量管理(TQC)是从日本学来的,看板方式也是从日本学的,激励员工士气的工资制度是从美国学的。但这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都是可被快速复制和传播的公共资源。仅仅靠这些是无法造就一个企业的 DNA 的。一个企业的文化可分为三个层面:知识和信息、实施能力、企业"气质"。一方面,知识和信息固然重要,但容易  相似文献   

17.
布迪厄是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他提出的"场域"、"惯习"、资本"等概念对其他的理论流派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包括女权主义流派。女权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流派,旨在为广大女性争夺合法权利(力)和地位,摆脱受压迫的地位。旨在从布迪厄概念中的"场域"、"文化资本"、"话语权"和"符号暴力"四个方面来看一下其思想对女权主义在争取女性合法权利(力)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8,(2)
二战以后迪奥"新风貌"创造了时装界的神话。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百废待兴,"新风貌"给战后的欧洲服装带来了生机,成为时装界的经典样式。历史和社会发展初期,女性奴隶思想根深蒂固,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追求男女平等的思想涌现,女性主义开始被提出,并作为一种理论实践,开始帮助女性争取权利。陶然曾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发表过一篇文章,认为只有女性设计师的作品能够体现女性主义,比如可可·夏奈尔,而男性设计师的作品大多都是按照男性审美进行设计,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男权思想,比如克里斯汀·迪奥。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某个时期的服装作品体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并不是单靠设计师的性别就能定义的,更多是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思想潮流。"新风貌"虽由男性设计师创造,但它处在二战结束之后,妇女亟需解放的时期,能够充分表达出女性对美的渴望和对男权的反抗。因此,我认为,迪奥先生设计的"新风貌"时装是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并且是一种女权大于时装的表现。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研究迪奥"新风貌",对其进行形态分析,并将其与夏奈尔的设计和二战期间的军服式服装进行比较,指出迪奥"新风貌"是女性主义思想的完整表达。  相似文献   

19.
陈龙 《商》2015,(3):102+116
在摒弃了历史残留的男尊女卑现象之后,中国女性地位普遍提高,性别文化向着和谐、光明的方向发展。然而,情况并不像看上去那样乐观。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造就了性别文化"被利用"现象。性别作为一种自然属性同时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现在却被作为一种筹码、一种"资本",被广泛用于婚姻以及婚姻之外的两性关系中,被部分人用来交换更好的物质生活、社会地位或其他。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8,(2)
"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西汉服饰文化的演变进程是研究西汉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尤其是西汉中期,随着代表上层思想建筑的儒家思想被推入正统地位,"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官方思想也通过服饰色彩、纹样以及形制等流入社会,在传播封建神学的同时,大大限制了社会各阶级的服饰规范。本文试图通过儒家思想在西汉时期的发展和正统地位的确立中寻找线索,来阐述儒家思想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方面是如何对西汉服饰等级规范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