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以国家财政为后盾,为企业在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等经济活动中提供风险保障的一项政策性支持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补贴和反补贴协议原则上允许的支持出口的政策手段。对各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模式以及各国特别是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出口信用保险所发挥得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风险基金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它能为本国出口企业提供收汇保障、融资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支持,能促进贸易出口,海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等。是世贸组织(WTO)规则允许  相似文献   

3.
《商》2015,(8)
近年来国家在财政上给予信用保险相当程度的支持,并且为出口信用保险设置专门的准备资金,使得出口信用保险为国际贸易活动中出现的出口收汇风险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和资金支持。但是在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市场竞争相当激励的客观背景下,国际贸易中的各种风险也随之而来,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出口收汇风险,因此,运用出口信用保险防范出口收汇风险成为出口贸易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际贸易促进措施,在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世纪末,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起源于欧洲。1919年由官方支持的英国出口信用担保局(ECGD)成立,专为本国企业的商品、服务出口和海外投资服务。1926年,德国政府重组赫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各国支持本国对外贸易出口的有力工具,被广泛应用在全球贸易领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各国间的贸易竞争环境更加的激烈,出口信用保险在全球经济中的推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数据显示,现阶段世界贸易总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出口信用保险已成为国际贸易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贸易工具。在中国加入WTO后,如何按照符合国际规则的运作方式,支持和促进本国的出口贸易发展,为出口企业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贸易和融资环境,是我国政府和出口企业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的配合国家的相关出口政策,更好地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职能,研究和分析现阶段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功能,研究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与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财政性出口促进政策资金是指在不违反WTO补贴原则下,财政资助促进出口的各项政策性资金,包括扶持鼓励出口的退税政策资金、出口信贷政策资金、出口信用保险扶持资金、  相似文献   

7.
<正>财政性出口促进政策资金是指在不违反WTO补贴原则下,财政资助促进出口的各项政策性资金,包括扶持鼓励出口的退税政策资金、出口信贷政策资金、出口信用保险扶持资金、对外援助以及政府促进出口服务资助资金等。财政资助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善出口要素质量,改善出口增长环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的比较优势结构,增强本国产品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新财政性出口促进政策资金管理体系是指按照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财政性出口促进政策资金管理体制上不断完善,建立政策制定、组  相似文献   

8.
推行出口信用保险增强出口竞争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是符合WTO规则,完善金融支持出口体系的重要措施.它是WTO补贴(包括贷款利息补贴)和反补贴协议原则上允许的支持出口政策手段.出口信用保险是依托国家财力支持出口发展的手段,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支持力度,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际贸易中广泛应用的重要金融工具,在推动外贸稳定增长方面作用显著。日本、韩国、美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的发展经验表明,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支持社会发展需要是官方出口信用机构实现可持续稳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结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发展历程,从逆周期调节、开发引导市场、扶持小微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四个方面阐述中国信保政策性履职情况,并从制度建设、理念创新、同业合作等方面提出推进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更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青 《大经贸》2004,(6):79-79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产物,是各国政府为了鼓励本国产品和服务出口而建立的官方信用支持,最初出现于19世纪的英国。1919年,英国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出口信用担保局。20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全球化,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迅速,目前,全世界已经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专门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目前,全球贸易额的15%左右是在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下实现的,发达国家的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更高达20%至30%左右。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002年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出口额仅占全年出口额的1%左右,投保企业不足出口企业的8%,有的外贸企业甚至不知道出口信用保险这种业务。目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经营管理体制不顺;国别限额没有透明化;保险费过高等。  相似文献   

11.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盈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则是我  相似文献   

12.
何敏 《新商务》2003,(8):46-47
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风险基金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是国际上公认的支持出口、防范收汇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一、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概述 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简称“中长期险业务”)是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中非常重要的分支,它是指保险责任期限为中期(1年到5年)或长期(5年到10年)的出口信用保险产品。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支持本国资本性货物出口和帮助本国公司在境外承揽大型工程项目的重要政策性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14.
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为支持本国产品出口,保障企业收汇权益,由国家提供基金,通过其认可的保险机构向出口商提供的一种政策性保险业务。自英国1919年设立世界第一个官方支持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出口信用担保局(ECGD)以来,许多国家均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开展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它已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支持出口、防止收汇风险的政策措施。一、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作用出口信用保险(ExportCreditInsurance)以出口企业在执行出口合同中应当享有的合法权利为保险标的,通过承保出口业务中一般商业…  相似文献   

15.
出口信用保险是促进外经贸发展的重要政策。充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和融资促进功能,为解决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存在的融资问题,并以云南省为例,提出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的措施,本文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出口信用保险是促进外经贸发展的重要政策。充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和融资促进功能,为解决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存在的融资问题,并以云南省为例,提出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的措施,本文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农产品出口贸易,保障农产品出口企业收汇安全的非盈利性政策保险,是WTO补贴和反补贴协议允许的支持出口的政策手段。我国仅有7%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出口额能达到1000万美元,其它大多数是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保险意识薄弱的中小企业,农产品出口现状与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各州政府针对本州经济发展特点有许多措施鼓励、扶持本州企业出口。如提供完善的国际贸易信息服务;在世界各地设立贸易代表处,为本州企业机电产品出口牵线搭桥;设立国际贸易免税工业园区;补贴本州企业参加国际博览会;制订扶持中小企业出口政策等。(一)新泽西州政府除了协助企业充分利用国家中小企业局的各种政策外,还帮助企业开信用证,在企业出口前期提供财政支持等。  相似文献   

19.
后危机时期出口信用保险的运用及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信用保险是一国为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营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对象是出口企业的应收帐款.承保的风险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商业信用风险和政治风险.目前,世界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动荡时期,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作用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下企业出口的护航者——出口信用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收汇安全而开展的一项政策性保险业务。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我国为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保险公司。金融危机减少了我国企业出口的机会,增加了收汇风险和贸易风险。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与外贸规模及不相符。金融危机下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有利于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降低收汇风险,避免欠款和坏账损失,获得融资便利。出口信用保险是企业出口的护航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