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影响规则行事和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福利函数的参数进行模拟,结果显示规则行事货币政策优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刚性价格定价机制、对未来价值的折现因子以及央行对稳定产出偏差和通胀偏差赋予的权重程度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规则行事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按规则行事还是相机抉择是中央银行的两个替代性选择。本文基于Barro&Gordon模型,运用博弈论这一分析工具,对相机抉择和规则下公众与中央银行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更清楚地揭示了货币政策的动态一致性。在相机抉择下,中央银行没有能力做出低通货膨胀的承诺,将产生毫无意义的高通货膨胀。规则是一种承诺,中央银行通过做出承诺来约束自身的行动空间,有助于将不受约束的未来政策的外部性予以内部化,实现政策的动态一致,经济达到一个更有效均衡。  相似文献   

3.
李公文 《西部金融》2009,(12):66-67
反周期货币政策是央行前瞻性思维的基本要求,本文在国外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相关文献综述、我国央行独立履职以来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基层央行相机抉择的任务和方法,并从理论角度简要概括了基层央行相机抉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货币政策是一种相机抉择和规则相结合的混合型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政策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提出政策实施的原则和手段,以期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最优效应。  相似文献   

5.
宏观经济形势以及货币当局外部约束的变化会改变央行的货币政策行为,因此作为描述货币政策运行的简单线性泰勒规则不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有必要对泰勒规则的非线性形式进行研究。本文基于马尔科夫转换模型对我国泰勒规则的时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简单的线性泰勒规则目前在我国并不适用,而基于马尔科夫转换模型的泰勒规则可将我国货币政策分成两个不同的体制,在一个体制下,短期利率对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缺口反应敏感;而在另一个体制下,通胀和产出缺口的系数较小,改善了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下半年以后,随着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中国人民银行相机抉择果断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大量释放流动性,一方面有效地遏制了经济下滑,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也加大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那么央行下阶段的货币政策该何去何从?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央行应当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7.
自Taylor在1993年提出包括利率、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线性Taylor规则后,学术界对Taylor规则的扩展形式研究层出不穷,但究竟何种Taylor规则最适宜中国却无定论。本文通过建立线性和非线性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方程,实证分析了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应用什么样的Taylor规则来描述以及是否应该在Taylor规则中加入包含各种资产价格和金融变量的金融状况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行为应该用线性的Taylor规则描述,并应及时对金融状况指数做出反应,而非单一的资产价格指标。  相似文献   

8.
开放经济DSGE模型下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框架,对我国货币政策规则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得出,相比于单一使用货币供应量规则或利率规则,混合规则下,货币政策能够更有效地影响产出和通货膨胀,而技术冲击所引起的产出波动较小,通货膨胀波动略大。因此,我国更适合使用混合的货币政策规则。  相似文献   

9.
论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提高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其途径无非是两条:一是准确定位货币政策本身,包括货币政策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货币政策有无结构性调控功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应选择“单一规则”还是“相机抉择”等;二是改善货币政策赖以发挥作用的经济、社会环境,如寻求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再生之路、破除县域金融服务真空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泰勒规则的基本模型及理论扩展,对泰勒规则的特点进行了评述,并结合中国实际,展望了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前景。结果认为,泰勒规则抓住了货币政策的本质意图,可以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理论依据和参考基准。鉴于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滞后和利率传导机制的低效性,目前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实施和应用还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与利率弹性的增大,利率有可能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国中央银行为了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获得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和支持,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和强化自身的责任感,越来越重视与公众在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决策和货币政策操作方面的信息沟通。由于各国中央银行所处的体制和环境不同,客观上存在着信息沟通的不同策略。这种差异化的信息沟通方法,既是中央银行对信息沟通所带来的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的考虑,也是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我国中央银行应注重信息沟通的制度化建设,制定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沟通策略,在此基础上探索和创新更加有效的信息沟通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用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经济模型来理解中国货币政策。模型及其估计结果表明,至少在现阶段,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仍然是适用的,而泰勒规则类的利率规则并不适用于现阶段的货币政策。模型及捡验结果还表明,在我国经济中存在着较大的名义刚性,由于名义刚性的存在,供给冲击不是影响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因素,影响产出波动和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冲击来自需求方面的家庭偏好及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化。经济中存在的名义刚性对理解从需求方面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联动关系传导路径,并采用VAR模型对中国1998年2季度至2013年1季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货币政策长期看是中性的,不过货币政策短期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经济发展状况对货币政策的反作用也应关注。中央银行应根据经济形势审慎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同时应注重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通过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和汇率影响公司和家庭的投资和消费决策,并最终影响经济。假定资产价格对货币传导会产生作用,中央银行可以使用这些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目标。但是,尽管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管理中的重要性,中央银行以资产价格为货币政策目标也可能会导致更坏的经济后果并可能侵蚀中央银行独立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评估了目前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提高透明度所产生的正效应,同时也指出我国央行透明度的制度建设还根不完善,尤其是决策透明度较低,产生了一些负效应,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透明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在向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变,以舒缓严峻的流动性过剩压力,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程度。货币供给有基本货币投放和货币乘数放大两个阶段,本文从基础货币的角度对我国的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进行探讨,利用1997年9月到2007年8月的广义货币M2、外汇储备、央行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月末余额数据,使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G 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说明:就基础货币投放而言,我国货币政策有很强的外生性,与事实相符,并从侧面支持了中央的紧缩性政策越来越向控制信贷、投资等货币乘数因素倾斜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美联储信息优势的激励与制度基础上,阐释公众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获得预期信息来利用美联储的信息优势;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论证公众为形成合理预期萃取货币政策信息,而央行利用货币政策向公众传递真实利率的信息将促进入均消费上升和福利改善,并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处理来分析二战后美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变迁.格林斯潘主导的美联储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实践的最新发展。这一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使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增加,货币政策操作更具前瞻性,并提高了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其成功经验,对完善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期央行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的力度,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整作用日益显现,同时货币政策的应用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盈利能力以及股票收益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在收集了4家国有控股银行和4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票日收益率数据后,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严格的计算,结果证明,存款准备率金的上调对银行的股票收益率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