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由七一一所设计生产的我国首台配套汽轮机的80KTASM苯乙烯螺杆压缩机组,在海南实华嘉盛化工有限公司安装调试结束,并交付使用。配套汽轮机的大螺杆压缩机组投产运行,显示了七一一所螺杆设计、制造技术的重大发展,标志着我国在该装备上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北京第一机床厂(以下简称“北一”)是我国主要的机床制造企业,是我国最早开发数控机床的企业,曾与清华大学合作,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数控机床,从60年代便开始了数控机床有关基础技术的研究,先后开发出代表我国当时数控机床最高水准的产品。改革开放以来,为加速追赶数控机床制造领域的世界先进水平,“北一”与世界知名机床制造企业合作,先后引进了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型数控龙门镗铣床、立、卧式加工中心等产品的设计及制造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自己的数控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3.
我国装备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未建立起能够保证制造加工质量的专业化、标准化分工协作体系;众多行业尚未形成核心企业;设备产品的信息化水平低。针对以上问题,今后应该促进核心企业成长。完善专业化配套体系,为装备工业的提升和长期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完善生产组织体系,用电子信息技术提升装备工业;用改革开放的方法构筑装备工业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4.
船用设备配套工业是船舶工业的基础,配套工业技术水平高低,产品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船舶工业综合实力和出口竞争力的强弱。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曾经闪过亮点,却又在不长的时间内有所退缩。“七五”“八五”期间,我国船用柴油机和一些辅机制造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产品产量不仅满足了几乎所有出口船和远洋、沿海船的建造需要,还实现了批量出口,船用设备国产化率高达80%左右。90年代后半期,船用设备国产化率和国产船用设备的实际装船率逐年下降,1995年国产设备的装船率为43.3%,1998年又降至32.5%,目前已不  相似文献   

5.
为使船舶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和出口支柱产业,到2000年跻身于先进造船国家行列,在国际造船市场上的份额由目前的5%提高到10%左右,造船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位,造船产量发展的同时,必须使船用设备的生产水平(规模、能力、质量)与之相适应。船用设备立足国内配套是船舶工业发展的基础,10多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改革开放,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工艺,引进了专利,船舶配套设备有了长足的进步,基本上适应了前些年船舶  相似文献   

6.
8月28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只大型集装箱船用螺旋桨在大连船用推进器厂交工,从而改写了以往我国集装箱船用螺旋桨只能依赖进口的历史。该螺旋桨将安装在上海船厂为德国船东建造的3500箱集装箱船上。该5叶桨直径7.75米,成品重量44.34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双炉体中频感应电炉进行铜合金熔炼,使用了国外引进的五轴联动数控铣床进行桨叶面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加工精度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渤船重工、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等国内大船厂分别与大连船用推进器厂签订了  相似文献   

7.
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目标就是要缔造一个世界制造强国。世界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是:拥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整体制造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具备重大装备和成套设备的制造能力,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比例大幅度提高。归根结底,就是拥有一批国际顶级制造企业、一批国际知名的制造品牌,在世界制造领域掌握先进技术,引领国际制造的发展方向。在当前国际国内发展背景下,构建我国现代制造业体系的思路应该是:以优势和前景产业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综观国内制冷空调业的发展,近年来面临着两大变化,处于喜忧参半的局面: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与优良设备,经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考验和企业改制、产品结构调整,我国制冷空调工业的整体制造水平及其产品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皮革产业的规模已经跃居世界首位,皮革及其制品出口创汇也已连续六年居轻工行业第一.我国皮革及其制品在实现数量扩张的同时,产品质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制革技术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企业已开始为国际知名品牌从事贴牌生产.然而,由于产品总体的技术、工艺水平落后,皮革及其制品的出口越来越多地面临国外技术标准的困扰.  相似文献   

10.
纵观造船强国的船舶制造产业发展之路可以看出,造船强国普遍重视国内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欧洲船舶配套产业主要致力于新产品开发、许可证技术转让、售前售后服务,以及高精度高附加值自动化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同欧美日韩船舶制造强国的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的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主要生产的船用设备远远不能满足造船的需求,船用设备系统集成总体配套能力相对较弱。与此同时,我国的船用设备尚未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相对制约了我国船舶配套产业研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技术引进政策的简要回顾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发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后发优势。1980年初,我国就制定了“主要应该引进技术和进口自己不能制造的设备,必须严格控制成套设备的进口,着重引进适用而先进的技术”的政策目标。1981年,国务院下发的《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工作暂行条例》中,又对技术引进的方针做出了明确规定。在198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和1987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施行细则》中,明…  相似文献   

12.
新技术     
我国反射器模具制造技术获得新突破 国家级重点新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反射器模具制造技术及其产品”,最近在天津通过国家经贸委鉴定验收。专家认为,该项制造技术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家空白,其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光学反射器用途十分广泛,它是当今交通工具(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必须安装的一种被动反光安全视线诱导装置,可在  相似文献   

13.
《农机市场》2006,(2):52-52
在引进、吸收意大利菲亚特公司轮式拖拉机制造技术的基础上,一拖公司自行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适合中国农艺要求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该系列拖拉机采用一拖公司引进英国技术生产的柴油机动力,功率强劲、经济指标先进、启动性好等。其特点如下:1.可配套耕、耙、旋、收等多种  相似文献   

14.
华南地区工业界一年一度的国际盛会——第七届华南国际机械及原料展、第七届华南国际塑胶及包装展、华南国际模具展已经落下帷幕。 此次参加展会的客商再创历史新高,整届展会无论从参展商的整体水平、数量还是参观者的专业性、数量都比往届可观。 作为工业界自动化排头兵的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行业,在此次展会上出尽风头,他们的产品、技术为参观者所惊叹。 西门于此次推出的塑料机械专用控制系统,TOX的气液增力缸及“温顺的体力劳动者”——气液增力缸式冲压设备、板件连接技术;油研的先进液压元器件;力士乐的动力传动和控制技  相似文献   

15.
截至7月初.上海航海仪器有限责任公司RAI900舵角指示系统的订单量达到了30套。该产品是上海航仪公司今年新研制的产品.为我国新一代数字式船用舵角指示配套设备.其技术性能国内领先.处于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配套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船舶配套设备生产体系,产品涵盖动力系统、甲板机械、舱室机械、自动化、通讯导航和舾装等领域,国内企业可以提供内河船、近海船和远洋船绝大部分的配套设备,在部分海工配套设备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研发实力和制造基础.但是总体来看,我国船舶配套产品在技术含量、制造工艺、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高端设备领域.其中,动力定位系统的研发基础较弱,缺乏典型的自主化产品;钻井系统尚缺乏核心竞争力,与国外高端设备相比差距略大;主机设备基本被国外所垄断.总体来看,国产设备装船率较低,我国建造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本土化装备率在低位徘徊,有些设备甚至不足10%.  相似文献   

17.
机床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先进制造技术每一个新阶段的开始首先在这个行业起步,各类不同形式的通用、专用设备的开发研制都是应一些新工艺、新产品的要求而相应产生的。大家熟知的数控机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近年来我国数控机床的生产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各类机床相继出现,这充分说明中国已具备了与国际机床市场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进出口经理人》2006,(3):69-69
泰国国际工业技术展览会时间:2006年6月1-4日(每年一届) 地点:泰国曼谷泰国国际工业技术展览会是泰国最大的工业制造领域的专业展览会。本届展览包括4大工业产品主题展:国际塑料及橡胶加工工业展、国际模具展、国际工厂设备展及国际安装技术、工厂自动化及仪器仪表展和国际汽车配件加工展。展品范围:机械设备(塑料机械、包装机械、焊接设备及各类加工设备、机床工具及各类电力及电工产品、电器产品),模具及部件(各类加工铸造模具、加工用工具、配件、标准件、液压和气压设备、压缩机、密封产品);汽车产品及零部件(各类汽车配  相似文献   

19.
北京第一机床厂具有50年的历史,现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机床制造厂之一,至今已设计生产了500多个品种10万余台,产品广泛用于国内各行各业并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包括:数控龙门镗铣床、龙门加工中心,立式、卧式加工中心,数控升降台式铣床,数控床身式铣床,各种专用机床和地质工程钻机等。 北一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企业开发、制造和管理现代化,不断壮大企业实力,“六五”至“九五”期间累计投入2.8亿元用于技术改造,现工厂已广泛采用CAD/CAM技术设计制造。在产品开发方面,北一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的道路,通过与日本、美国、德国知名厂家合作,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增强,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部分产品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北一以研制生产各种数  相似文献   

20.
12月3日,第18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海事论坛之技术论坛——海洋工程装备与船舶配套设备技术研讨会召开,来自船厂、配套企业、研究院所的专家介绍了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和配套产品的发展趋势,交流了自主知识产权中速机、低速柴油机研发经验,呼吁我国船舶配套业要紧跟绿色潮流,进一步加强自主研发,改进制造工艺,提升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