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产数控机床的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在试制期间可以达到高于设计标准,但是批量产品中却无法达到台台高精度的要求.而国外企业通过先进的生产制造工艺控制,可实现数控机床的批量高精度出产.国产数控机床从样品(展品)到商品还有一段距离.文章就重型机床中的高精度定位胶的应用展开了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防伪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全国防伪办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我国“十一五”规划和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局长会议的精神,全面推进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工作,促进防伪行业健康发展。主要工作可以归纳为“规范、保障、促进”六个字。  相似文献   

3.
我国数控机床工业起步较早,但总体发展水平一度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值得欣喜的是,国内机床行业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数控机床产品落后于国外的情况已经有了较大改观,具备了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适用数控机床的能力。一批可靠性高,精度保持性好的数控机床和柔性生产线、高精度精密数控机床、数控齿轮加工机床和专用数控机床等,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最近举办的第六庙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中国机床工业企  相似文献   

4.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数控系统已经摆脱了受国外控制的局面,那种受“东芝事件”影响,数控机床生产出来没有数控系统配套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代之而来的是世界各国的数控系统与发展中的中国数控系统产业争夺中国市场。数控系统配套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各机床制造厂已经可以根据各自产品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用户最满意的数控系统,来装备自己的数控机床产品了。  相似文献   

5.
《机电产品市场》2007,(9):14-16
伺服系统是以机械运动的驱动设备,电机为控制对象,以控制器为核心,以电力电子变换装置为执行机构的电气传动控制系统。随着数控机床向高速、高精、智能、复合、环保方面发展,对伺服电机提出了“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专门化”的新要求。为满足超高精度的数控系统对精度和快速性的要求,需要采用直接驱动技术。伺服电机如何应对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床工业也有了飞跃的发展:体现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企业效益的明显改善。目前机床行业的消费主流是数控机床。从国内外市场对数控机床的需求来看,以后数控机床市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经济型数控机床是以后的主流产品。二是采用新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稳定性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下面我们以机床拖动方面采用变频调速来说说变频器在该行业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深入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数控机床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指出了数控机床向高精度、高速度、多轴联动化;向自动线和柔性自动线成套化;向高级型、普及型、经济型相结合;向专用化、模块化、系列化发展等四大趋势,并重着提出了在”十五”期间加快数控机床发展的目标,及企业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机床工业向机械工业提供“工作母机”,是机械工业的基础。现代机床工业的主流产品是数控机床,它汇集了多种学科最先进的技术,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和高柔性的特点,并正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是当代机械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9.
《机电产品市场》2007,(4):60-62
机床工业向机械工业提供“工作母机”,是机械工业的基础。现代机床工业的主流产品是数控机床,它汇集了多种学科最先进的技术,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和高柔性的特点,并正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是当代机械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10.
数控机床的技术含量越来越被看作代表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水平,2000年以来,我国的数控机床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2004年我国数控机床的产量更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被誉为“共和国工业长子”和“工业基地”的辽宁省的贡献功不可没,无论是在销售收入、还是工业总产值、利润、以及新产品产值等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对于各省市在数控机床市场的发展情况,本期文章《数控机床地区竞争力分析》有多组数据列举。  相似文献   

11.
北京第一机床厂(以下简称“北一”)是我国主要的机床制造企业,是我国最早开发数控机床的企业,曾与清华大学合作,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数控机床,从60年代便开始了数控机床有关基础技术的研究,先后开发出代表我国当时数控机床最高水准的产品。改革开放以来,为加速追赶数控机床制造领域的世界先进水平,“北一”与世界知名机床制造企业合作,先后引进了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型数控龙门镗铣床、立、卧式加工中心等产品的设计及制造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自己的数控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12.
北京第一机床厂“八五”数控机床国产化专项技术改造从1992年开始实施至1995年12月15日通过验收。一、改造后的效果 1.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竞争能力。开发新产品53种。其中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技术密集型产品33种。在发展的数控铣床方面,突破了传统结构,应用静压导轨、静压蜗杆、镶钢导轨、滚动导轨、滚珠丝杠、横梁自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我国机床产值达到了51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但与发达国家机床产业相比.差距依然明显,尤其是以电主轴和丝杠产品为代表的关键功能部件,从产品品种、技术水平、可靠性和产业化程度等方面均与国外有明显差距.成为制约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的软肋。  相似文献   

14.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寻求长远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成长或扩张行为,也是中小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必由之路。但是,中小企业多元化的征途中却险象环生、危机四伏;只有刻意打造自己的能力、创建出核心竞争力,方能百战不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概括为“硬”、“软”两个方面:“硬”的是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及体现这一核心技术的核心产品;“软”的则是领先于竞争对手应用核心技术的组织管理及由此形成的可以识别特定企业的组织管理文化。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硬件的关键要素是技术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软件的关键要素是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5.
国家把大型、精密高速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发展重点,以满足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发展的需要。可以预见,在“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中,国产数控机床,尤其是中高档数控机床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问。  相似文献   

16.
面对数控机床高速化、高效化、高精度的发展要求,本文介绍了线性伺服系统中精密高速滚珠丝杠副、直线电动机的主要特点,结合国内外滚珠丝杠及直线电机发展的最新进展情况,指出了这两种产品的适用场合、市场定位,以及在我国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数控机床在我国迅速发展,数控机床的广泛使用,将给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带来深刻的变化,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率,高精度并能保证加工质量,解决工作难题的柔性设备,提高数控机床的使用率,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电源部份是数控系统的能源供应部分,电源部份若被干扰,将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数控机床应不断的检查电源开关是否产生故障,并在电源部分的设计及选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干扰的影响,增强电源部分及数控系统抗干扰能力.本文分析了数控系统电源常见的故障,并阐述了解决于扰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由于城市发展和环境整治等各种原因,数控机床企业的搬迁也随之增多,如何提高数控机床搬迁效率、缩短搬迁周期、确保搬迁质量是数控机床搬迁的关键。本文对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项目及精度要求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同时阐述了数控机床搬迁时的拆装原则及吊装运输规程,为数控机床企业的搬迁及安装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数控机床的出现适应了新时代对制造领域提出的高智能化、高集成化、高精度化、高质量化以及高效率化的要求,使得现代机械制造朝着精密加工乃至超精密加工的方法发展,其中数控机床成为了决定制造加工水平的关键性因素.误差补偿技术是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数控机床的误差补偿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种机械产品的要求日趋精密复杂,使人们对机械加工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控机床是机械加工领域中高新技术优化综合的典型产品,它自动加工零部件,很好地解决多品种、小批量、高精度的零件加工。其中,数控铣削是数控加工中最常用的加工工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