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陕西在提升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生产托管规模呈逐年大幅递增趋势,服务模式呈逐年多样化趋势,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生产托管的有效开展和农业现代化工作进程。重点探索能够促进陕西农业生产托管规模经营、高效经营且适合农村农业环境的托管服务新模式,旨在推动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高质量、高效率全面开展,提高陕西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托管是当前加快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基于理论和实践,构建一个关于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演变及动力机制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目前农业生产托管在实践中经历初步形成、横向发展、纵向扩张的渐进式演变过程,推动这个演变过程的动力机制包括要素动力、经济动力、行政动力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建议从尊重农业生产托管动态演变的客观规律、分类施策,以及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多元主体分工专业化水平、加快形成更加规范化和规模化的托管服务市场等方面,推广农业生产托管实践。  相似文献   

3.
在过往的时间里,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较为乐观,成效比较显著,城市化进程也由此加快。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入城市,这也给农村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导致农村大片土地荒芜,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此,河北省推出了农业生产托管六种模式来破解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难题。在农业经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创新体现在生产托管,这也是我国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农业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而要实现生产托管,首先就要做到把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的四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廓清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的重要关系,有利于科学分析其发展重点、战略导向和政策选择,推进其高质量发展。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要以帮助农户"下地干活"、发展农业生产托管为重点,但也要注意增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系统功能。农业生产托管本质是农业作业托管,农业土地托管实质是农地经营权托管,前者是帮助农户,后者是代替农户,要防止混淆二者形成决策失误。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网络建设要科学处理本土化、区域化与全国化的关系,以推进本土化、区域化和都市圈一体化为重点。要科学把握服务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业组织与平台型企业的关系,注意引导其优势互补、各展其长。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托管是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本文基于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服务人数、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着重寻找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托管推进小农生产现代化的逻辑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未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难点是如何实现小农户生产经营现代化。针对现阶段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种地如何赚钱”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为进一步丰富农业生产托管实践路径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推进生产托管服务主体联合、推动小农户组织化、满足农户个性化生产经营需求、健全小农户与市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农业生产托管的风险分担机制等五个方面,系统梳理农业生产托管推进小农生产现代化的逻辑创新。[结果]农业生产托管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作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巩固了农户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没有将小农户排斥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之外。[结论]提出灵活推进各种规模化经营模式、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培育农业生产托管供需市场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四川省农业生产托管示范项目的实地调研,详细考察了农业生产托管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机制和提升路径,发现农业生产托管可以通过建构多主体利益联结、实现激励相容、创新经营模式、推动智慧数字化转型、畅通三次产业融合五大机制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同时在实践上述机制又可转化为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的具体实现路径,分别是创新生产托管模式、壮大服务中介组织、推动小农户再组织化、赋能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发挥托管多重功能促进三产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谋突破,以改革促发展.那么,如何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将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对接起来,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恒  郭翔宇 《农村经济》2024,(2):125-134
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基于1882户农户调查数据,通过考察在不同情境下全程托管对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结构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探求全程托管优化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的机制与效果。研究发现:相比于农户自我经营,全程托管通过改变农户两部门劳动时间配置、家庭劳动力就业身份、畅通女性劳动力流动、稳定非农就业等,提高了农户劳动生产率,进而优化了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有效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全程托管增加非农部门劳动配置、减少农业部门劳动配置的效果稍弱于土地转出,但以土地转出为对照时,全程托管所增加的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收益大于减少的非农部门的劳动边际收益,使得相比于土地转出,全程托管同样提高了农户劳动生产率,优化了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在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提高农户劳动生产率、优化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等方面,全程托管对土地流转可以进行初步替代。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全程托管形式的引导推广、做好托管“挤出”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适当延长服务链条、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2021,(9):90-96
当前,农业生产托管补贴分为三种形式:只补农户、同时补贴农户与服务组织、只补贴服务组织。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对三种类型的补贴对不同规模服务组织的经济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不同经济特征的托管环节补贴对农户经济效应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三种农业生产托管补贴模式在提高大服务组织服务规模经济效应程度上补贴模式三最高,补贴模式二次之,补贴模式一最低;在对小服务组织利润损害程度上补贴模式二最高,补贴模式三次之,补贴模式一最低;不同经济特征的托管环节补贴对农户生产成本和收益的影响也有不同。依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创新补贴模式、避免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垒大户"、动态调整补贴环节和区域三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产托管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然而由于其概念提出较晚,因此针对性研究较少,对其组织方式和利益联结机制的研究就更少。本文结合我国农业生产托管最新实践和黑龙江、山西、江苏、甘肃等省份的走访调研,基于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视角,采取案例研究和对比方法,总结提炼了合作社主导、企业主导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三种主导农户组织化的方式,并分析不同组织方式下农户与生产托管服务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组织方式下,农户与生产托管服务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存在差异,一般市场型利益联结机制对于三类农业生产托管组织方式均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股份合作型利益联结机制主要适用于集体经济组织主导的农业生产托管。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户组织化和服务规模化的有效手段,为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屈永祥 《山西农经》2024,(3):142-145
近年来,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且老龄化、兼职化普遍,出现“小农户种地难”的新情况。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对农业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的生产服务需求量逐年增加。介绍了永昌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探索实践,分析当前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优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政策支持重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即重点支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成长壮大和转型升级,集成推进支持关键环节、薄弱领域发展的政策合力;重点支持面向小农户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并面向农户分化实际强化分类指导;重点支持提升粮棉油糖大宗农作物的质量、效益、竞争力,强化对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支撑能力;加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价格引导和绩效考核,有效把握补贴力度,引导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高质量发展;重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区域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联动激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和农村社会变革;通过加强金融保险支持和要素供给保障明确引导发展方向,大力支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培育综合集成功能。但相关政策仍存在短板和盲区,旨在带动小农户的政策创新不足,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尚需强化,对培育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良好共生生态圈重视不够,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风险防范问题亟待加强,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日趋紧迫。研究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政策创新及短板盲区,对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体系建设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托管:农业服务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机械化和规模化的新时代,探索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适度规模经营路径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从实践看,发展规模经营有两条路径,一是土地规模经营,在这一模式下,由于土地流转费较高和因各种因素导致的土地流转期限不稳定,对于粮食等低附加值大宗农产品会形成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远期风险;二是服务规模经营,在实践中服务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规模经营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的结果,这种模式能显著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相比较而言能够避免土地规模经营带来的风险,应当予以重视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晋中市寿阳县、平遥县和吕梁市文水县的调研,采取案例研究和对比方法,提炼了农业示范园带动型、合作社带动型、联合社带动型三种生产托管模式,对比不同农业生产托管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的特点及适用条件,针对农业生产托管在组织管理方式、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创新组织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头戏,新时代如何稳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关键是要处理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创新与解决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非粮化”和“技术进步阻滞”之间的关系,大胆推行农业生产托管恰逢其时。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托管在地方改革实践中主要形成了菜单式托管、订单式托管和土地股份合作式托管三种典型模式,通过比较三种托管模式在市场效益性、种养带动性、技术适应性和非粮化缓解程度上的优劣,提出了倡导其他模式向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调整、增强政府对农业生产托管中介机构的监督追责和强化农民培训建立市场+政府双向引导的梯度示范机制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农业生产托管作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农户在劳动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对农户福利变化及差异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农户参与的诱因及福祉效应,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托管推广应用,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2021年陕西省关中地区1 169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文章通过熵值法对农户的主客观福祉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全程托管的诱因及对其福祉效应的影响。[结果](1)农业全程托管对农户的主客观福祉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不仅在收入与物质需求、选择与行动自由两个维度上增进农户的客观福祉,也有助于农户主观福祉中“三生空间”满意度的提升。(2)全程托管的福祉效应在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对老龄化程度高、经营规模0.67hm2(10亩)以下及粮食作物种植的农户和家庭福祉效应的提升效果较佳。(3)农户全程托管是其理性决策的结果,个人及家庭特征、农业经营特征及组织支持等是农户全程托管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继续加大农业生产托管的推广普及,扩大全程托管覆盖面。结合农户特征,制定差异化、精准化的支持举...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云南省省级机构改革,原畜牧局、农机局、计委区划办和省委农村工作部的部分职能并入省农业厅,并赋予农业厅主管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任。在人员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我们加大了创新农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力度,积极争取增加投入,努力提高投资效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0年,云南省农业厅被确定为省级部门预算试点单位,省一级的投入情况为:农业基本建设投资5000万元,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近3亿元,扶贫等其它专项资金2000万元,比往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用好这些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在稳粮调结…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产托管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创新,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文章基于山西、江苏、黑龙江三省的调研,分析当前农业生产托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此为推进我国农业生产托管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粮食主产区山东省5个地区482户粮农的调研数据,采用PSM倾向性匹配得分法、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生产托管对粮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绿色认知的中介作用和邻里效应在影响机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生产托管的购买不仅可以直接提升粮农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而且可以通过提升粮农的绿色认知水平从而间接推动粮农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在绿色认知对粮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机制中,邻里效应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同时,生产托管对不同禀赋粮农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具有差异性,相较于小规模和年长粮农,生产托管服务对大规模和年轻粮农的绿色技术采纳程度正向影响效果更强。因此,应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托管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大托管宣传力度,以促进粮农的绿色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