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位一体、联防联治"制度是湖北省枝江市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探索建立的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是指各级政府、国土资源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和村(居)民委员会,按照职责分工共同承担土地执法监管责任,形成国土资源执法监管联防联治的工作格局.近几年,枝江市通过大力实旋"四位一体、联防联治"制度,有效解决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现难、查处难和执行难的问题,建立了良好的周土资源管理新秩序.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存在补偿的法律法规不完备、补偿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跨流域和跨地区的协调发展机制以及公众参与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借鉴国外生态补偿在制度建设、补偿资金持续供给机制、流域综合开发管理机制、环境污染治理协调机制以及公众广泛参与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流域生态补偿、保障流域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构建应对疫情的跨境河流水源保护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境河流水源保护对保障跨境水资源安全、促进跨境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结合我国跨界河流水源保护实现联防联控的相关经验,梳理跨境河流水源保护现有机制,并分析疫情发生对跨境河流水源保护的影响,依此提出我国跨境河流水源保护应急管理新机制和长效管理新机制。其中应急管理新机制主要包括:加强联防联控,构建跨境河流疫情防控"水命运共同体";注重信息交流,建立跨境流域突发事件信息共享机制;规范废水处理,建立跨境河流水环境协调保障机制;强化水体监测,建立跨境河流水环境监控预警机制。长效管理新机制主要包括:推动国际合作,建立跨境流域突发事件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协同保护,建立跨境河流水源保护的争端解决机制;促进流域公平,建立跨境河流水源保护的利益补偿机制;排除外在干扰,建立健全跨境流域协调机构和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4.
结合水污染治理目标,对多瑙河与长江流域进行了多要素比较和可借鉴性评估。在总结多瑙河流域案例的基础上,对比了两者在污染水平、经济水平、政治体制、社会基础4个方面的异同;分别从介入与干预机制、监督与协调机制、公众参与机制3个方面,评价多瑙河流域管理经验对长江管理体制的可借鉴性。结果表明:在多瑙河流域众多的管理经验中,第三方介入和完善的监测-监督体系最值得长江流域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结合在太湖流域的调查发现,认为构建流域水污染防治公众参与机制是实现更好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并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长江流域自然条件复杂,经济发展不均衡,长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使流域管理面临体制、机制、形式、方法、手段等种种挑战,流域综合管理是公认的改革方向。从法律法规、协调机制、信息共享、公众参与4个角度观察长江流域的管理现状,收集原始信息,采用定量分析,剖析国家、省、流域3个层面的认知差异,分析结果可为辨识流域管理的薄弱环节及选择改革的突破点提供量化支撑。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土地整理这个热点问题,探索了在我国建立农村土地整理的公众参与机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土地整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借鉴西方一些比较成熟的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通过建立以保护公众利益为导向的土地整理制度,成立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民间协会组织,完善土地整理法律法规和加强土地整理的相关信息的透明度等措施来完善我国公众参与土地整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构建海洋塑料污染治理体系是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公众参与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有利于维护公众海洋生态环境权益、创新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机制、增进政府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持续互动,是提升政府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能力的优先选择。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愈加重视在海洋塑料治理实践中纳入公众参与程序,但仍面临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不明、政府部门职能不清且动员不力、社会组织参与不足、公众参与热情不高等困境。借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在建立健全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塑料垃圾源头管制、推进各级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建议我国应做好顶层设计,从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体系、加强公众参与机制建设、提高公众主动参与意识等方面健全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9.
核心提示 本文分析了德国统一管理具有公共性的自然资源权益的主要做法,总结了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委托—代理机制、多方协作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三个方面,探讨提出了我国优化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管理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试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是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政策,强调公众对规划的参与、决策和管理.公众参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70年代引入我国,由于起步晚,公众参与在我国尚处于萌芽和探索阶段,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今后要做的事是: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采取多种形式使公众参与发挥实际效能.  相似文献   

11.
美国查尔斯河流域管理对我国流域管理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查尔斯河是美国公认的流域管理最成功的河流之一.介绍了查尔斯河3个流域管理机构的分权管理以及它们在流域管理方面的经验,对比我国流域管理中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国流域机构应设立分权管理的流域管理体制、建立多方融资的流域筹资渠道和营造公众参与的流域开放管理体系的建议,为我国流域管理提供相关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环境行政公众参与的目的在于达到结果理性,即提升环境行政的民主性、正当性和科学性。结果理性的实现要求公众参与满足过程理性,即有序参与和有效参与。环境行政公众参与活动乃是各主体行为互动的过程,法律通过权利义务的配置对各主体的行为进行控制,实现参与的有序化和有效化。现行参与机制政府保障公众参与的义务,而忽视公众的环境行政参与权利,使得权利义务的互动机制失灵,影响公众参与的效果。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需要重视权利和义务两个维度,一方面要确认并保护公众的环境行政参与权,另一方面要扩大政府保障参与的义务,强化政府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公共政策整改黄河流域跨行政区和跨多地带流域公共问题成为大势所趋。为探索公共财税政策支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思路,基于理论和经验研究,探讨支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政策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总结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财税政策建议,并对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流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是研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系统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尺度。流域土地利用特点:林地、耕地和水域用地类型比重较大;土地利用布局区域差异明显;利用功能受水因素影响较大;生态功能地位突出。流域土地开发产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污染普遍、湿地功能退化等问题。开发利用的对策和模式:加强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及水环境治理;开展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构建流域生态屏障;建立跨行政区的流域土地利用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公众参与是促进行政方案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借鉴“市民参与梯子”理论,从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运作层面,构建了一个范围广、层次深的公众参与机制,并详述了从普通公众的角度如何参与规划的决策、实施和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16.
流域管理在欧美开展的比较成熟,成立了各种形式的流域管理委员会及跨国的流域管理机构;我国对流域管理研究的比较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失误;流域管理应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包括流域健康评价及指标体系的研究、流域水文管理模拟、洪灾管理模拟生态修复工程效益模型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数字流域研究及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管理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整个流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问题、流域水资源污染问题、跨流域调水问题及流域管理的组织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积极引导公民参与环境治理,对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沱江流域(内江段)调查数据,分析公众运用互联网参与流域治理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公众对环境重要程度的认知不高,多数群众认为环境质量逐渐向好;公众运用互联网参与流域治理的意愿较高,但通过互联网获取环境文化知识、参与环境议题讨论和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的公众人数较少。因此,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介资源,对环境质量、环境知识、环境事件、环保理念进行普及和宣传,为公众环保行为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流域污染现状和协作治理理论的内涵,进而分析二者的适应性、流域水污染的治理现状及存在的困境,针对治理的碎片化困境,从培育协作理念、公开治理信息、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综合管理体制、构建流域水污染治理多元化机制和完善制度供给、强化执行与监督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强流域水污染协作治理的路径选择,以期为我国流域污染问题的进一步改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自然配置与地区社会经济生展不平衡的矛盾的有效途径.研究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对我国已建和规划中的大型调水工程的管理极具借鉴意义.文章对我国江水北调、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工程及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0.
冯静  杨高升 《水利经济》2022,40(3):87-92
为提高公众参与河长制行为,基于MOA理论构建公众参与河长制行为模型,分析公众参与河长制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公众参与动机包括水资源需求、健康需求、主人翁责任感、自我实现需求,正向影响其参与行为;参与机会包括法律体系、参与机制、信息公开、物质奖励,正向影响其参与行为;参与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正向影响其参与行为;参与机会对参与能力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公众参与机会对参与行为影响最大,其次是参与能力,再次是参与动机。从保障公众参与机会、建立公众参与能力提升机制、激发公众参与动机3个方面提出提高公众参与行为的系统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