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是推进"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普遍存在缺乏安全性、保障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影响农民工在城市稳定就业的因素很多,既有宏观经济变化因素,也有农民工自身因素和用工单位因素,但关键还在于政府的改革落后于发展,以及政府对就业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因此,应在社会系统整体原理指导下,运用综合和配套改革思路解决农民工稳定就业问题及其市民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一个政策思路,成为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实现农民工市民化,采取何种配套措施,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艰巨任务。本文基于发展机会的均等性和发展成效的共享性两大维度在对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本质要求进行论述的基础之上,全面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及其对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促进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合理提升其福利水平;健全城镇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社会管理制度等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思路,进而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健康快速发展的紧要问题。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全国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强调城镇化建设中人的核心地位,在人的因素中新生代农民工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最重要力量,他们的居留意愿成为决定新型城镇化的现在与未来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的意愿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形式对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研,在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的提前下,运用随机森林模型,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制度因素和社会文化等4个方面中的24个因素实证分析影响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特征和因素。[结果]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最显著的要素依次是从事职业类型、在城市工作时间、个人收入、家庭收入因素、是否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和是否享受城镇住房公积金。[结论]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教育、增加家庭收入和改善社会福利等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问题涉及范围较广,牵扯利益群体较复杂,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对农民工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等较为关注,对高龄农民工养老问题研究不多。调研了农民工生活和工作情况,就高龄农民工的养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较为客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对苏南地区农民工收入增长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探寻该区域农民工收入增长的改进措施。[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增收5条路径下的8个指标对农民工纯收入的影响。[结果]城镇化率、农村机械化水平、削减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农村高中级以上学历劳动力数量、城乡土地置换率和城市下乡科技服务人员等7个指标对于苏南地区的农民工收入为正向影响,但是农村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对农民工收入为负向影响。其中工业化率对农民工收入影响系数最大,削减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对于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系数最小。[结论]城镇化、农村资源水平、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农产品的供给、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城乡资源流动和城乡人口流动对于农民工的收入均有促进作用,但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农民工收入的增长是负向影响。因此,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优化工业化水平;引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升农产品有效需求、优化农产品定价机制,便可从根本上促进苏南地区农民工收入的持续性增长。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代际差异的视角,运用模糊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研究了两代农民工在资本禀赋约束下的就业地点选择决策。通过对贵州省调研数据分析发现:不同的资本禀赋差异导致两代农民工就业地点选择呈现多样化,其中第一代农民工最佳就业地点为本地乡镇,新生代农民工则为县外省内;两代农民工就业地点决策行为均体现出有限理性特征,但新生代农民工较老一代农民工更具有决策理性。  相似文献   

7.
解决农民工市民化是促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主要有制度性因素和实践性因素;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何在?创新多元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建立城乡对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乡全覆盖的公共服务机制.进而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镇社会,实现市民化.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在城镇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城镇化,而在我国农民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就业生存状况、享受的待遇状况等都将影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让农民工在城市稳定就业,享受与城市人口同等的待遇,提高其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显得格外重要。本文详细分析影响农民工就业稳定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层声音     
正农民工是庞大而特殊的就业群体,就业状况受经济形势变化影响最直接。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这不仅能增加他们的收入,也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5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时强调。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90后”农民工在农业转移人口群体中具有鲜明的特点,做好“90后”农民工市民化工作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根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城镇化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流动打工主体,而“90后”农民工群体中仅有3.8%愿意回乡务农,75%的人“选择经商、开办工厂或去企业工作”.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而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是困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最大难题之一。而大批的农民工更是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应当对农民工就业问题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雇佣不平等不仅会直接引发劳动者偏差行为、恶化劳资关系,而且会严重阻碍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以及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本文利用全国4315名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劳动者偏差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代际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个体特征因素中,男性、年龄在21~39岁、学历为大专、城镇职工更可能倾向于发生偏差行为,且产生组织偏差的可能性更大;在雇佣不平等因素方面,自然属性歧视现象最为严重,且统计性歧视仍然普遍并对偏差行为影响显著;城镇职工面对各种雇佣不平等现象时更容易出现偏差行为,新生代农民工态度和反应逐渐与城镇职工趋同,老一代农民工则更多选择逆来顺受。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现今全国有农民工2.3亿人,其中进入城市就业的约1.5亿人.按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计算,预计到2020年将有近3亿的农民工及其家庭转移到城镇.大量农民离农离乡进入城镇二三产业,其就业、生活居住观念及选择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一些现行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制度与农村人口梯度转移趋势已不相适应.其中,科学合理地解决农民工在农村的宅基地权益和城市居住权益保障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围绕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宅基地权益保障问题,前不久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组成联合课题组深入江苏、安徽、山东三省进行了实地调研.同时,对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重庆、陕西等七省(市)进行了函调.本文试图通过对调研情况的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基于陕西省返乡创业试点地区咸阳市杨陵区与宝鸡市眉县的调研数据,从就业状态视角出发,聚焦于返乡农民工自我雇佣群体,探究资本禀赋和就业质量对返乡农民工自我雇佣群体就业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考虑到样本选择偏误后,受教育程度、近一年礼金支出对数与耕地面积所代表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自然资本对返乡农民工自雇质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考虑到样本选择偏误,要素流动对返乡农民工自雇质量均产生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建议从"内源性"因素资本禀赋与"外源性"因素要素流动两方面同时发力,以提升返乡农民工自雇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民工对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农民工提升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宣传和引导、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等对策和建议,以期满足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花垣县两河村为例,在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就业困难的现状下,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探索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路径,以实现城乡多元化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中部地区6省农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Logit模型对影响中部地区农民工跨省流动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已婚、受教育水平较高、有职业技能、家庭耕地少、居住地在偏远乡村的农民工倾向跨省流动。与省内就业相比,跨省流动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较高,主要从事制造、建筑等行业,但是,其工作稳定性和工作环境有待改善。联系当前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和劳动力趋于短缺、农民工回流加速的背景,本文认为,应加快产业梯度转移和结构调整,改善农民工工资待遇和生活环境,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伴随着较为普遍的农民工返乡现象,我省农民工返乡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解当前辽宁省农民工返乡的新情况、新动态特开展此次调研。旨在通过调研,了解各阶层对农民工就业的建议,了解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需求,并找出我省目前在返乡农民工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应该如何才能更好的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为辽宁省统筹城乡发展,改善返乡农民工就业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本文运用江西省赣州市和宜春市工业园区的16家企业的390名务工人员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转型背景下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累计外出打工时间越长农民工越可能发生就业流动;农民工对就业培训和讲座关注度越高流动性越大;男性农民工具有较高的就业流动倾向;农民工对当前工资的满意度越高流动性越小;农民工就业地区的产业转型度越低流动性可能会越大;年龄小的农民工更愿意流动;文化程度越低的农民工流动性越大。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建设城镇化的道路中,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制度顶层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统筹等措施,对于现阶段推动新型城镇化,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