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建设为背景,基于联合国商贸数据库2001~2016年的数据,运用TCI指数及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特征、互补性、影响因素、贸易潜力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与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流量逐年攀升,关系愈加紧密;中国与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整体互补性逐年上升,且在产品结构上有着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与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差异显著,绝大部分国家与我国贸易潜力较大,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贸易便利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流量。然而,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不断下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方向选择尤为值得关注。本文基于2013—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目的国经济规模越大,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大于对扩展边际的影响;(2)贸易距离主要是通过集约边际降低中国农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出口;(3)"一带一路"倡议和较大的农产品的补贴力度使得沿线国家生产效率对扩展边际具有正向影响,对集约边际影响不显著;(4)出口固定成本对扩展边际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综上,本文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更应从扩展边际的视角出发改善对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3.
<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球棉花产业的集中带,即全球棉花生产、棉花消费、棉纺织、棉花贸易的集中带和全球最大的棉花进口市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共建、共商、共享发展的机会,也是中国发挥自身资本优势、市场优势、引领优势,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下简称沿线国家)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机遇。"入世"以来,中国棉纺织工业快速发展,推动了对棉花需求的迅速增长,中国成为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把制度距离和贸易成本引入贸易无效率项,对2009-2017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食进口效率综合评估,解释了中国从沿线国家粮食进口效率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粮食进口效率,充分挖掘与沿线国家贸易潜力提供客观依据。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进口存在效率损失,其中制度距离、粮食贸易成本对贸易效率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变动趋势来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进口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且不同国家具有较大的差异,效率水平呈现正的时变效应。  相似文献   

5.
文章把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贸易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划分,通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比较两者之间关系,认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木质家具出口贸易正处于互补性逐步增强的阶段。文章进一步测算了我国木质家具产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更具出口木质家具的贸易潜力。建议中国政府出台有关政策,鼓励中国木质家具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指导或者积极推动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制造商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进行战略市场转移。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成果的新道路。本文采取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2010、2012、2014、2016及2017年粮食贸易数据,运用Ucinet6软件对"一带一路"粮食贸易网络核心结构演变及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影响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一带一路"区域粮食贸易网络密度不高,整体网络及分品种网络均存在核心-边缘结构且具备局部集聚特征,贸易大国对整体贸易"关系"控制力强;中国在粮食贸易网络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但并不处于贸易网络的核心,贸易量与影响力并不匹配。基于研究结论,文中提出中国应当积极发挥战略推动者作用,在与核心国积极拓展贸易关系的同时,注重连接半核心国与边缘国,真正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总体概况及发展趋势,并通过计算RCA指数和TCI指数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但互补性更为明显。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应在利用既有的双多边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不断丰富充实农业合作内涵,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的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出口关系、竞争关系和互补关系网络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农产品出口关系、竞争关系和互补关系的网络密度日趋增加,但是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而中国在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关系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及印度、俄罗斯和波兰等国家;以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为首,由部分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组成的板块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关系网络的核心板块,内部和外部的出口关系都较为密切;在互补关系网络中,中国所在的板块属于外部型,与以新加坡、波兰为首的第三板块以及以印度、泰国为首的第四板块均存在显著的贸易互补关系;沿线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逐渐凸现出三大竞争群体,分别是以中国为首、以印度和俄罗斯为首和以新加坡和泰国为首的竞争群体,且后两个贸易群体之间也存在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基于虚拟水贸易的理论,分析2007—2016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现状,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6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为逆差,年均净进口量约为117.89亿m~3。从影响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因素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汇率水平、加入世贸组织和区域一体化进程是最为显著的正向驱动因素,地理距离和关税水平是最重要的逆向驱动因素,我国在农业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正向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俄木材需求的替代和收入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中国对俄罗斯木材(主要指原木,下同)存在较大市场需求。2012年俄罗斯木材与新西兰木材的边际效用不均衡,结果直接反映在双方与中国木材交易价格上,同时影响木材交易量。中俄木材贸易的重要省份,有收入弹性较大的情况存在,对俄罗斯木材价格较为敏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重要借鉴,发展中俄木材贸易必须改变目前中俄木材贸易发展模式,改变中俄木材贸易发展思路:从降低俄罗斯木材成本、特别是运输成本入手,有效缩短俄罗斯木材的运输距离,开辟多个木材交易通道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不断提升。[目的]为了测算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农产品的贸易规模和贸易效率,[方法]文章使用随机前沿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方法,对经济规模因素、人口因素、地理因素等经典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并且提取出口贸易效率项来分析制度性因素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等社会因素能够正向促进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规模,而地理距离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增长。此外,制度性因素在出口贸易效率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关税水平与贸易效率呈现负相关关系,而贸易促进指数ETI和WTO等制度因素显著提高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结论]该文通过测算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可发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存在着巨大的贸易潜力,并且分别在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针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与东南亚的国家贸易效率较高,与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存在较大贸易潜力,同时不同区域的贸易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根据研究结论,该文提出如下建议: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我国的贸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服务条件;降低我国的市场准入难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12—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数据构建粮食贸易网络,从社会网络学视角探析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格局及演变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战略提升了沿线国家粮食贸易的一体化程度,中国在区域粮食贸易中的参与度、话语权有所提升;"一带一路"粮食贸易网络逐渐演化为功能不同的四个板块,功能的互补为增进区域合作奠定了基础;地理距离、文化、贸易协定关系、汇率、水资源、经济体量以及制度是影响国家间贸易格局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中国在粮食贸易中的话语权;遵循不同板块的功能差异有针对性的合作,选择贸易伙伴时要综合考虑多重因素;从多角度消除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5~2014年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林产品双边贸易的面板数据,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中东欧沿线国家林产品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国的经济规模和人均森林资源面积差异对双边贸易额有正向影响;两国之间的距离和"16+1"总理会晤机制的建立有负向的影响;两国的人口规模和金融危机没有显著性影响。中国与罗马尼亚、捷克等国家林产品贸易过度,与波兰、匈牙利等国家林产品贸易不足。因此,针对不同的中东欧国家应有相应的林业政策,加速推进"一带一路"进程,加快建设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铁路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2012-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藻类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中国藻类产品贸易现状、市场结构、贸易竞争性和贸易互补性。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藻类产品贸易总额呈现较大波动,出口额下降,进口额上升,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中国藻类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比较优势下降,贸易互补性有提升空间。因此,中国应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提高藻类产品竞争力;巩固现有贸易伙伴,开辟新贸易市场;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藻类产业技术合作与贸易互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巴经济走廊持续发展,中国越来越重视加强与巴基斯坦的经贸合作。根据贸易引力模型,建立与南亚、西亚、中亚等其他"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引力模型,探究中国和巴基斯坦贸易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西藏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面向南亚通道的重要连接点,对于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西藏特色资源显著,独具地缘优势,在"一带一路"视角下发展西藏边境贸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同时也要加强西藏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积极抵制达赖集团的分裂势力,确保国家政治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网络和新商贸通道,有利于促进我国沿边地区和中西部的对外开放规划,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然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确立到全面推进,我国外贸企业面临服务贸易发展滞后、贸易摩擦频繁、TPP与TTIP的成立发展部分地阻碍我国外贸发展等问题大大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战略下,为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外贸企业必须提升"内功",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应对TPP及TTIP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深化"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亚投行"的作用,加快协定谈判,积极参与融合TPP与TTIP。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增长潜力巨大,但是大多数沿线国家在海关效率、基础设施、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贸易便利化的障碍。为推动"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便利化制度建设,未来我国应该加强与沿线国家政府间的双边合作,积极发挥重大国际会议、论坛等平台的作用,构建区域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措施和制度,特别是推动沿线国家积极实施WTO《贸易便利化协定》,以海关便利化为突破口,带动"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便利化制度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粮食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而我国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加,且进口过于集中,进口结构过于单一,将严重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生产出口潜力巨大,未来可以成为我国粮食进口的潜在地区,但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妨碍着我国粮食进口,因此我国应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推动粮食进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丰富的农产品一方面为我国提供了庞大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不应多度囤积降低其价值。而"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农产品的利用度以及价值,同时也降低了农产品囤积等各方面的风险。本文简要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概况,说明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特征与结构,并展望了贸易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