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老龄化问题持续加剧,社区居家养老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SFI C理论模型对社区养老服务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社区养老服务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以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社区调研为基础,从起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和协同过程等四个层面分析社区养老服务协同治理困境,提出构建社区养老服务协同治理协调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整合机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银发浪潮”时代已加速而来,探索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已成我国养老服务改革的必然趋势。社区代际互助养老是满足老年人不同养老需求的有效途径,想让社区代际互助养老行稳致远,必须认清存在的困境,解决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结合政策背景和相关理论,基于需求导向,加强新型信息化手段建设,增加互助养老资本投入,从而推动社区代际互助养老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一大对策。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财税政策是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扶持管理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手段,但我国目前的财税政策在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表现并不出色,因此文章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从发展现状和问题两个维度出发进行分析,提出完善财税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时间银行"模式在众多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手段中脱颖而出,被应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并在各地区广泛开展试点。上海虹口区晋阳居委首开先河,在养老服务中引入"时间银行"概念,开展社区居家养老互助服务。鉴于"时间银行"模式在养老服务中应用的局限性,文章将基于物联网技术在养老服务智能化的应用成果对"时间银行"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提出相应的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对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显得更加迫切.农村社区养老是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一种崭新尝试,本文从养老内容、资源的供给和资源的运营与管理三方面对这种模式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已经凸显,并将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农村社会问题之一.我国的养老模式虽然种类较多,但是目前农村仍以家庭养老为主.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思路也在于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推进农村社区养老,建立多种模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的条件与动力、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的挑战,提出完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加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地方建立起“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本课题从社区居家养老理论出发,基于温州市金海湖社区居家养老案例研究,归纳社区居家养老人员需求,聚焦温州普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发挥情况,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进而为社区居家养老的推行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步入新时代以来,我国老龄化问题日渐加剧,传统模式下的社区养老已不能满足当今老年人对养老质量与养老体验的要求,新时代高端养老社区应运而生。同时,借助物联网、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提升养老质量的智能化养老服务——智慧养老产业蓬勃发展,以智能化融入新时代高端养老社区,将智慧养老与养老社区结合,以养老领域知名企业泰康之家的养老社区为例,充分探究新时代高端养老社区的智能化空间布局以及给老年人带来的便利与关怀。此外,以ROCCIPI技术框架对泰康之家养老社区智能化空间布局的七个维度进行分析与阐述,综合探究新时代高端养老社区智能化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养老需求。基于此,为了凝聚多元主体差异需求,精准把握老年群体多元化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当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从政府、企业和社区三个层面分析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行机理,推进系统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构建,以促进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日趋加深的老龄化态势,对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运用科技力量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质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未来智慧养老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这一全球性难题,如何养老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增强多元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已成当务之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作为传统养老模式的一个有益补充,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本文对我国社区居家健康养老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多元福利主义理论与公共物品理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功能性定位进行界定,并进一步搭建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枢纽、家庭为基础、市场与非营利组织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格局。通过将社区功能嵌入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在供需两端的重要枢纽作用。本文构建“沙漏状”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治理共同体模式,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积极老龄化视角下,传统的居家养老以及医疗机构养老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入探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对于有效解决养老问题无疑具有重大而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积极老龄化为研究视角,以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过程中的政府供给为研究内容,对南宁市北湖安居社区进行实地调研,总结梳理北湖安居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并从健全制度保障、完善激励机制、加强财政支持以及加大养老宣传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和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障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由于我国社区专业养老不仅具备诸多优点,同时充分顺应当前我国新型农业城镇化发展趋势,为此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养老管理服务模式。为克服传统社区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构建智慧养老模式、政府扶持、完善智慧家政平台和通过绩效考核鼓励企业参与等层面出发,构建新型的互联网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5.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为1.78亿,占人口总数的13.26%,已经高于联合国10%的老龄化社会的标准。随着社会发展,我国老龄化程度将会不断加大,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的养老问题日趋突出。本文对现有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等模式进行分析,综合其利弊,提出网络化居家养老新模式。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网络化居家养老提高服务资源共享性,通过连通各个社区网络,使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地区养老问题更为突出。为研究江苏省农村养老服务现状,对江苏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和养老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得出江苏省农村地区存在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作为主流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普及度不够高、农村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需重视、专业老年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仍需提高等问题。建议在江苏省农村地区创新发展多元化新型养老模式,探索家庭养老、社区养老、集体养老、互助养老等模式,走专业化养老和互助养老的优势互补之路。  相似文献   

17.
失地老人作为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因征地拆迁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面临养老的现实问题。本文对苏州"农转居"社区的研究发现,土地征用对失地老人的生活和养老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失地老人以"土地换保障"方式获得了基本的养老与医疗保障。失地老人养老保障标准(养老金)在逐年提高,同时市场、社区、家庭等诸多主体都为失地老人的养老支持发挥了作用。但是,支持主体的多元化及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养老服务效能的提高,反而出现了福利低位锁定、传统支持衰减、新增资源耗损等"内卷化"问题。具体表现为:失地老人的养老金与医疗保险待遇偏低,集体经济供给能力有限,家庭与社区支持不足,机构养老接受度低等问题。因此,为解决养老内卷化问题,需要提升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待遇,充分发挥传统养老机制的优势,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缩小征地范围,规避失地风险。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发严峻的情况下,传统养老模式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无法精准灵活地满足老年人的新需求。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亟须改变。社区养老共建共享服务模式能够促使各领域各主体间的养老资源得以深度融合,同时丰富养老服务的内容,拓宽养老服务的实现渠道,实现养老服务的精准供给。本文通过对传统社区养老的困境进行分析,明确共建共享模式的构建方式,并提出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9.
老龄化的加剧、"4+2+1"式的家庭结构及传统养老机构的缓慢发展让养老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难题,而融合了智慧养老和居家养老优势的社区智慧养老被视作"养老难"的可能破解路径。处于深度老龄化阶段的上海在2010年左右就开始试点社区智慧养老,以期通过这一新模式缓解上海严峻的养老问题。那么上海社区智慧养老发展现状如何?发展过程存在怎样的"推力"和"拉力"?政策应该如何去引导社区智慧养老的发展?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探究上海市社区智慧养老的发展路径,文章基于PSR模型对上海市的社区智慧养老发展路径展开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发展农村社区养老保障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其中农村社区养老不失为和谐社会建设中有待发展的养老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