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结合部 ,又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结合部 ,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 ,在区域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县域社会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大局。加快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对促进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宁夏作为西部落后省区 ,如何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推动宁夏经济发展 ,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和重大任务。一、县域产业结构县域产业结构是指县域经济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各部门、各行业之间数量上的比例及其内在联系 ,…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是实证性非常强的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以莒南县县域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莒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指出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如资本短缺,技术水平落后等因素;提出莒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作为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在国民生产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阜平县地处河北省保定市,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理论为指导,对阜平县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以区域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地理学理论为依据,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城镇化率等角度入手,分析了1997~2002年吉林省41个县(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指出与自然地理地带性相似,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分为明显的东、中、西部地带,每个地带内的县域经济特征鲜明;分析县域经济地带性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指出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交通条件是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县域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规模及竞争力受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影响较大,本文作者以此为研究视角,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的秦巴山区陕南汉中为研究样本,结合该市目前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采用较为适合的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对2016年汉中市及所属一区十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测评,并得出相应结论。最后,作者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基于特色优势产业下提高汉中市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分析湖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湖南省县域经济处于空间集聚过程中,经济空间结构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模式。通过模型对经济空间格局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表明,湖南省县域间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不显著。HH型县域集聚区内部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作用有限,区域经济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HL型县域与相邻县域呈负相关,其经济发展剥夺了外围县域的发展机会;LH型县域获得高水平发展县域的辐射获得很快发展,有向HH型转变的趋势;LL型县域之间的经济溢出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视角,运用2010年全国2258个县域统计数据,从全国县域和东部、中部、西部县域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从全国县域的角度来看,县域区域经济发展每提高1%,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0.7737%的贡献,相邻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空间上的互动效应;从东部、中部、西部县域来看,东部地区县域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程度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空间互动效应作用明显高于东部、中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制定区域性的相关政策,有效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西部、中部地区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及城镇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等,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现有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吸纳;另外,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机制。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建立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模型和指标体系,并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评价,以期为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客观以及科学地评价和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文章基于经济发展水平、投资消费水平及人民富裕水平三个维度,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组合评价模型对遵义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进行区域等级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组合评价模型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遵义市县域经济发展在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差异,其中相对发达地区(第Ⅰ类区域)3个、欠发达地区(第Ⅱ类区域)2个、不发达地区(第Ⅲ类区域)9个。今后应加强对第Ⅱ类、第Ⅲ类地区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同时也要确保第Ⅰ类地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中的产业集群规划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特定领域中,彼此具有共通性和互补性的企业及相关法人机构,在某区域聚集。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低成本,高竞争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模式,已成为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县域经济中的产业集群规划是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基础和前提。分析产业集群的特点、模式,探索县域经济中的产业集群规划的原则和内容,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文炎 《农村经济》2004,(10):43-45
县域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其发展仍然沿用传统的经验模式,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突出矛盾。因此,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中应坚持利益分配均衡论,以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为目标;坚持区域发展的非均衡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坚持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观和开放性原则;坚持市场化取向,转变县域政府管理职能,加强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制定相关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河北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十分明显,选取8项经济统计指标,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保定市22个县(市)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评价,并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腾飞的基石,而县域经济发展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只有立足于农业,从农村实际出发,以发挥农业和农村优势为主,着力于“优势转化”,扬长补短,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扩大县域经济规模、提高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基本的区域发展模式,也是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的必然选择。河北省虽环抱京津,但各种原因导致河北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必须通过县域特色产业集成品牌的打造来提升河北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本文运用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在深入探索河北县域经济及其品牌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河北县域经济产业集成品牌形成机理,继而提出培育河北县域经济产业集成品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而相比较而言,我国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矛盾更加突出,跨越式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本文认为山区县域经济发展除面临区域经济共有的区位条件不利、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等突出问题之外,还深刻分析了山区区域经济自身特有的区域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注重选择、从现实出发而应当特别重视的几点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6.
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各系统可持续与协调兼顾发展是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基于榆林市12个县域有关统计数据,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榆林市区域发展可持续性与协调性进行评价。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榆林市各县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其次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各县域系统综合发展协调性进行评价,并结合榆林市域与县域发展实际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实施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战略,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县域经济,它是一个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的经济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农业优势,实施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战略,大力发展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龙型”经济,努力提高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是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战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培育县驻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嘉。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农业和农村仍是县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以黑龙江省77个县域为研究对象,构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比较分析黑龙江省2003、2008与2013年县域经济指标权重和县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并结合ESDA法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集聚明显,空间差异不断扩大,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2)局部差异方面,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西部边缘化"特征和经济退化现象,"HH"区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哈大齐"地区;"LL"区主要集中在以克山县为中心的西北部地区并有向四周扩散的趋势。(3)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和比较优势,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是实现黑龙江省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的差异化发展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地处中部的湖北省在市场经济的深化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问题,过大的经济差异不仅仅会制约经济的发展,甚至还会引发社会矛盾。本文以县域为研究单位,通过对湖北省88个县域经济差异与俱乐部趋同的定量研究,综合考虑县域经济的初始状态和差异现状,动态地描述出湖北省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的过程及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促进湖北省经济均衡、稳健、可持续地增长。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是一个讨论得非常热闹的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小单位就是“县”了,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县域经济的规划和发展,大都围绕农业的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很多地区走的都是一条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然而,经济发展成果的最终实现,是要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