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农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经济落后但社会和谐的农村,二是经济起飞但矛盾尖锐的农村,三是经济富裕且社会和谐的农村。不同类型农村的主要矛盾不同,发展策略与治理模式也有所不同。第一类农村的主要矛盾是农民对高水平物质文化生活的期望与微薄的经济收入之间的矛盾,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同时应提供优良的基本公共服务,保持基层民主的纯朴之风,并且要未雨绸缪,做好在发展中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准备。第二类农村的主要矛盾是农民对公平正义的期望与拙劣的基层治理之间的矛盾,当务之急是治理基层腐败,做好征地补偿善后工作,拓宽经济发展渠道。第三类农村的主要矛盾是城镇化趋势与传统农村治理模式之间的矛盾,其前途是城镇化,同时应注意培育特色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由于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许多土壤都重金属超标,土壤污染严重,导致轮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种植品种结构不得不单一化、简单化。一方面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乃至饮食健康,另一方面将影响到粮食产业发展甚至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所以当前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应立即列为各地区长期发展规划,尽快出台有利于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的政策和规定,修复土壤,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沃土。  相似文献   

3.
农村文化作为长期的历史积淀,对推进乡村治理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随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于时代的成分,也无疑会碍着现代化的进程。因而,在乡村治理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农村文化的利弊得失,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积极探寻顺应时代发展的治理路径,进而为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4.
土壤污染已成为整个社会无法回避的焦虑点。土壤治污刻不容缓,政府投入不可谓不大,却收效甚微。专家指出,环境污染具有长期性、潜伏性、累积性和传递性,目前我国极度缺失支撑土壤污染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土壤污染治理的破局,有赖治理责任的明晰、重拾和强调。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认识和有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以江汉平原为例,从公共物品的外部性角度,对农村饮水安全的外部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的职责在于根据公共物品外部性特征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内化农村饮水安全的外部性;建立合理的管理和检测制度,加强饮水水源保护和污染治理,探索适宜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长江从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段,长4511公里,占长江全长的70%,干流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五省(区),支流还布及甘肃、陕西、贵州三省,共涉及八省区的348个县,流域面积105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589%,人口16亿,占全流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村庄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农村环境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问题。但目前农村环境治理存在重末端,轻源头;重城镇,轻农村;重治理,轻监管;重投入,轻绩效;重政府,轻社会等方面的困境。文章建议:可通过末端治理与源头并重,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推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治理与监管双重齐下,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等探寻农村环境治理的出路,推动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问题是农村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时期,农村地质环境保护面临机遇与挑战。妥善处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地质环境保护的关系,对于促进和保障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要从思想认识、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资源、实施保护与治理恢复、理顺资金来源渠道等方面加强农村地质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
自从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以后 ,广东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超越了一般农村在村民自治制度背景下实行的单一性民主治理模式 ,通过能人治理与制度化治理相结合、权威治理与专业化治理相结合 ,实现了农村治理结构的新发展 ,形成了一套新的农村治理模式。实践表明 ,进一步处理好民主与权威、制度与技术的关系 ,优化农村治理结构 ,完善农村治理模式 ,是村民自治制度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0.
桂玉 《农业经济》2015,(2):55-57
新型农村社区的品质是趋于现代性、保持开放性、容纳多元性、连同外源性、包容差异性。农村新型社区化内含着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工农、城乡、邻里关系,内部治理过程中涉及多元关系的整合,可能遇到体现在资本的转变、惯习的转变、适应性的转变、角色的转变和文化的转变等方面的张力,会带来一定程度社会资本的衰减。农村新型社区化过程中要注重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构建农村新型社区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和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政府服务职能,完善农村社区居民自治制度,促进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1.
乡村治理人才开发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基础和保障,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要条件。基于“治理支持-治理能力-治理参与”理论框架,分析了X县的乡村治理人才开发现状,寻求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创新方案与思路。研究发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人才呈现以党政人才为核心、新乡贤和乡村专业人才为支柱、普通村民为基础的“金字塔结构”。上述治理人才在乡村治理的治理支持、治理能力、治理参与等方面呈现出异质化特征,造成具体治理效能不同,因而需要采取差异化开发策略,为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与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齐泉 《山西农经》2020,(9):59-59,61
在我国农民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的同时,农村也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分析了我国农村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现状,探讨了制约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置工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以期使垃圾得到回收利用,保证农村环境优美。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有力地实施了一系列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包括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等在内的各类资金支持较为充足,取得了丰硕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果。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仍然受困于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冲突,空气、土壤污染比较严重,缺乏明晰化的损害赔偿制度机制等。国家和浙江应完善生态环境损害制度体系,持续做到产业发展和生态环保并重,着力改善土壤污染与空气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4.
15.
李蛟 《农业经济》2018,(1):103-105
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农村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对我国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并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可逆转地破坏作用。由于污染防治意识不强、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以及技术障碍多等原因,我国农村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因此,必须从提高防范意识、加强政府领导、健全法律制度、重视政策宣传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完善农村治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保障农民权益具有重大意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治理之间呈现明显的互动关系,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面临一系列突出的治理矛盾。本文基于农村实地调研、基层干部和农户访谈,以治理矛盾角度为出发点,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呈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和梳理,围绕资金与人才保障、信息公开与农民意愿、监管体系构建、组织结构治理等重点方面提出完善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社科院上周发布《农村绿皮书》指出,我国农药需求量在世界范围内排第一,然而65%都成为污染物,污染土壤。除此之外,重工业的开采冶炼、化肥的残留、酸雨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特点与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农村社会治理模式是一种政党、政府、村民组织共同治理农村社会的三元结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政府为中心,以上传下达、调节矛盾、维护乡村稳定为主要任务,是一种结构合理的村民自治和权限分明的“乡政村治”治理。其优势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利于增强农民民主意识、维护农村社会安定团结等;主要弊端有: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不扎实,权威治理为主,、缺少专业化治理等。建议提高村干部待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改变“单中心”治理模式,实行权威治理与专业治理柯结合。  相似文献   

19.
20.
当前,农村地区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农村地区特色旅游发展迎来的新的发展契机。面对新机遇,农村地区特色旅游发展一定要把握好基本取向,将扶贫富民、环境保护、发展特色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创新发展作为基本取向。紧紧围绕带动农民增产增收这一核心命题,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推动部门联动,科学合理开发现有农村特色旅游资源,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进而实现农村地区特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