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开展村志村史编修,发挥"工匠精神",抢救"正在消失的历史",承续乡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在当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分析东莞市不同村(社区)修整村史村志的实践过程发现,"修村史促村治理"农村社会建设工程,不仅发挥乡情乡愁和乡贤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而且是践行"文化育和谐"理念推动农村基层治理上新水平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关乎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作为社会治理末梢的农村却长期存在公共服务"共同体"问题,多元主体缺位以及现有主体的角色偏差使农村公共服务项目运作陷入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以乡贤会为形式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完成了培育本土性社会组织,推动多元治理的探索。乡贤会承担了原基层政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部分非行政性公共服务,解决了传统农村公共服务项目运作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双重困境,通过资金自筹、项目自理、因需定服保障所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运作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正>乡贤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乡贤正被赋予新的内涵,是当下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资源。浙江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积极培育和吸引在外或本地经商、从政、为学的"能人""贤人""名人"等新时代的乡贤回归农村,参与、支持、投资新农村建设,破解乡村社会治理缺人才的问题。"乡贤参事会协商文化村治模式"获2016中国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乡贤到现代乡贤的演变是与我国历史发展进程、制度背景的变化相伴而行的,由此导致二者价值观、结构组成、思维方式、社会功能的重大差异。现代乡贤有利于塑造乡村治理良好格局、巩固拓展乡村优秀文化阵地、搭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然而"理性人"驱动消弭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乡村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提高了乡村治理难度系数,乡村内部缺乏培养现代乡贤的原生动力,这些是乡村治理中培育现代乡贤困境的主要诱因。应以对现代乡贤合理需求的响应激发其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以系统论思想持续提升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实效,科学铺就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时强调:“新时代,要更加注重引导和培养乡贤,使其成为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和乡村文化的弘扬者。”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农村深陷“人才空心化”的困局。鉴于此,山东省东平县朝阳庄村以乡贤理事会为载体,内举能士、外纳贤才;以乡贤人脉为枢纽,链接资源、厚植产业;以乡贤带动为支撑,焕活参与、纵深治理,使乡贤成为人才振兴的领航者、产业兴旺的践行者、治理有效的助推者,探索出了一条乡村人才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治理,可从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基因入手,探寻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消极影响和内涵价值,及其与现代文明的契合。云浮乡贤理事会诞生于有着宗族制度、乡规民约、礼法兼治等文化基因的转型社会,具有深刻的文化根源和广泛的社会根源,其对扩大村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创新乡村治理制度、加强乡村管理等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应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乡贤理事会的作用,以村民的积极认同作为乡村治理的价值基础,礼法并用,从而推进乡村社会稳定、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上海郊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紧紧围绕村域发展、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认真梳理乡村文化的基本价值,探求乡村文化的基本规律,激活传统"乡贤文化",充分发挥当代乡贤在推动乡村发展和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让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推进乡村建设需要招才引智,让想为家乡作贡献的各界人士投身农村发挥作用。新形势下如何重塑和促进乡贤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在农村发展中的时代价值,正逐渐成为一些地方探索实践的课题。论述了乡贤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以及乡贤文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睢宁县乡贤文化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农村基层各方利益博弈日趋复杂化,农村社会出现了新一轮治理危机。在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农村政治权威的日渐消解与农村民间组织化权威的日趋兴盛,构成了当前农村基层治理危机发生的两个向度。加强农村基层政治权威与民间权威的互动,保持政治权威的正功能和向心力,同时疏导和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三治融合”是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遵循,是农村三治的科学支撑。应以具体工作中暴露的问题为突破口,发挥法治、德治、自治的协同效力,强化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效能建设,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健全权力监督与司法救济体系,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面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显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对农村基层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转变理念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开展“五治”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完善农村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在功能上的融合及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村基层治理人才队伍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乡村治理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弘扬与发挥乡贤文化在乡民教化、乡村服务和价值引领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成为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以新乡贤文化为视角,对乡贤文化及其属性进行解读,分析总结新时期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并从四个方面提出新乡贤视角下乡村治理的实施路径,以此促进乡风文明和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自然村是一个传统的"熟人社会",有着久远而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其社会治理必将不同于城市"陌生人"社区的治理。文章以云浮市自然村治理的试点改革、推广自然村乡贤理事会模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该模式能缘人情顺人性、能契合儒家传统文化理念,且能与现代农村实际工作相结合,是对古代乡绅宗族治理经验的传承、改造与创新。该模式的产生有其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也有其可适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社会政治现象,阿坝州因民族、宗教、经济发展水平、灾后重建等原因,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情况更特殊。文章认为文化作为一种"软元素"在少数民族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起着微妙而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阿坝州丰富的民族文化特性的视角,提出了构建阿坝州农村基层社会创新治理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桂玉 《农业经济》2015,(2):55-57
新型农村社区的品质是趋于现代性、保持开放性、容纳多元性、连同外源性、包容差异性。农村新型社区化内含着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工农、城乡、邻里关系,内部治理过程中涉及多元关系的整合,可能遇到体现在资本的转变、惯习的转变、适应性的转变、角色的转变和文化的转变等方面的张力,会带来一定程度社会资本的衰减。农村新型社区化过程中要注重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构建农村新型社区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和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政府服务职能,完善农村社区居民自治制度,促进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农村基层公共行政组织建构的历史沿革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后,沿袭了战争时期的经验和做法,重构了农村治理体制:贫困大众翻身做主人,掌握了农村基层政权,成为农村社会主流;彻底摧毁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原来强势力量与宗族势力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控制体系,防范游离国家体制之外的力量存在,将包括农村基层社会的整个社会秩序纳入到国家强有力的控制之下,在农村建立了系统化的基层政权-----县-乡(镇)-村的治理体制。乡镇成为农村基层政权建制的主要形式,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基层组织。1958年9月掀起大办人民公社的运动,迅…  相似文献   

17.
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后,中国农村重新构建了“乡政村治”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但农村还正处于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中。本文分析了这些变化对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影响,认为村民自治已明显面临着强有力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回应了农民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共产品的缺失,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契合并嵌入基层社会治理,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高度耦合,形成嵌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村基层社会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基层社会组织是农村实现多元共治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大力发展基层社会组织,保障基层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基层治理是深化农村治理改革、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式。在农村基层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领域,我国许多学者进行了细致研究,但绝大多数研究结果都停留在全国性的理论视角,少有结合各省市现实进行具体论述。选择西部发展较好的地区——陕西省,分析其基层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基层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对目前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基层治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治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都对此作出了重要部署,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又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