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对消费信贷约束和消费信贷配给进行了界定,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消费信贷配给的表现,用模型分析了消费信贷配给的结果,认为我国之所以产生消费信贷配给是因为信用制度的不健全所造成的,最后提出了消费我国信贷配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加快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颜 《经济师》2001,(2):22-23
消费信贷是启动消费、扩大需求的有效方式 ,文章从我国信贷消费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出发 ,分析了现阶段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发展我国消费信贷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3.
消费信贷真能启动消费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启动消费,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住房信贷和汽车消费信贷,但一年来的运行实践表明,消费信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那么,消费信贷真的能启动消费,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吗?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农村消费信贷是用于满足农民消费需求的信贷方式。本文针对农村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剖析农村消费信贷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正确认识农村消费信贷现状,降低农村消费信贷信用风险,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住房信贷、汽车信贷、耐用消费品信贷、助学信贷等业务获得迅速发展。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消费信贷风险的分析与识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消费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6.
消费信贷,是金融机构为满足消费者购买商品或劳务需求而发放的贷款。实质上是银行对消费者未来的消费需求所提供的一种超前信贷支持,对于消费者而言则是预期收入的提前消费,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信贷手段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展消费信贷的意义,一是能有效刺激需求,引导储蓄转化为消费投资,刺激国民经济发展。二是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利于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和提高效率,并且有助于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三是可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当前,在我国拓展消费信贷有着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扩展的C-M消费函数框架内,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消费信贷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对收入变动和信贷条件变动同时呈现出"过度敏感性",但信贷敏感性系数要远远小于收入敏感性系数;当前的消费信贷主要缓解了居民当期流动性约束,促进了耐用品消费的增长,但对非耐用品与服务消费的影响较弱;不同收入的居民对信贷条件变化的敏感程度明显不同,中等收入组和较高收入组居民的信贷敏感性系数最高,高收入组居民次之,而低收入组和较低收入组居民最低。因此,尽管消费信贷对拉动内需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应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打破消费信贷发展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张冰 《新经济》2013,(26):92-93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事业正稳步前行,为推动市场消费,促进其增长,消费信贷方式被大力的推广和发扬.而在汽车产业发展中,对于汽车这种价格高昂的货品,消费信贷更是人民消费的重要手段.而信贷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为汽车产业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众所周知,信贷并不是万能的,时刻面临着高额风险,这使保险公司对贷款的赔付急剧上升.本文就将针对汽车消费的风险,讨论如何控制这一风险,让信贷市场能够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希望对汽车信贷市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消费信贷是向人个或家庭发放的用于购买高价值耐用消费品(如汽车、住房)等方面的贷款。消费信贷起源于西方,特别是60年代以后,消费受到官方的鼓励,加上银行资金充裕,信用卡业务的开拓等因素,使商业银行从轻视信贷转向积极开发消费信贷市场,从一些国家的情况看,近十几年来,消费信贷以突飞狎进的发展速度,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境地,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消费信贷起步较晚。1999年才处于整体起步阶段,消费信贷在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中所占比重很小。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各项鼓励消费的政策出台,我国的消费信贷市场潜力巨大,而开展消费信贷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对调整商业银行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消费信贷与收入、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作为收入的函数,它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消费信贷作为负债消费,也必然与收入密切相关,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消费信贷的发展状况是不同的。消费信贷的发展对解决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导致的经济增长缓慢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来自观念和体制方面的因素影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因此我们应采取措施创造良好的信贷环境,促进消费信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7.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