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势力在变化。自从19世纪初开始的西方世界的主导权已开始改变,强国仍富,但一些新的力量在崛起。世界正进入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水域,没有地图指导我们前行。尽管哪些国家将主导全球GDP的猜测满天飞,但长期的经济的猜测一般最终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们将看到新的全球竞争压力和电子商务市场机会,以及围绕新技术而产生的联盟团体。物流在保持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是什么促使物流发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影响供应链管理、运输、合规性等方面的全球物流趋势。这些趋势之间本身都是各自独立的,但它们加在一起则共同构成了一个正在迅速成熟的全球供应链。新技术、消费者和监管要求需要新的思维方式,但它们也带来了利润和竞争机遇。  相似文献   

3.
新冠疫情的出现冲击了世界经济,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两个维度分析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未来走向,研究发现:(1)新冠疫情通过影响全球价值链、贸易投资和就业环境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美矛盾升级、原有治理体系规则未与时俱进和激进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提出新的挑战;(2)新冠疫情强化了世界各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入全球治理体系将是未来治理的重要趋势;(3)新冠疫情可能会使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新的变化,而中国在此次疫情中高效率的抗疫举措将进一步提升自身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参与度。  相似文献   

4.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令人兴奋、但同时危机四伏的年代,新千年开始以后更是如此。2008200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不仅是经济的,而且是一场系统的危机。全球经济对有效、平等的全球治理,健全的全球合作,尤其是一个强大的全球法治需求紧迫。WTO(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瘫痪、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的混乱,深刻说明了世界对这些必要公共元素的供给多么稀缺。  相似文献   

5.
从散户型的打造全球供应链,到企业级的打造全球供应链,将是中国跨境贸易的一个重大变化2015年,中国企业打造全球供应链会成为一个现象级趋势。而且会从散户型的全球供应链,进入到打造企业级的全球供应链阶段。这个趋势其实在几年前已经开始,但2015年这个趋势会达到一个高峰。无论是中国消费者的崛起,还是政策层面考虑到世界贸易的再平衡而扩大进口,都在推动着这个趋势进一步发展。散户"海淘"的要害以我的观察,目前靠个人代购,甚至一些偷渡客开展的海外贸易是非常  相似文献   

6.
资讯     
胡锦涛: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8月25日在会见法国总统萨科齐时表示.当前,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团结、增强信心、齐心协力、共同应对。  相似文献   

7.
全球经济失衡与美元的国际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长期的、高额的经常项目逆差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持续经常项目顺差。一些经济学家担心美国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会导致美元的国际地位下降,并将最终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下降。本文通过分析5种储备货币的面板数据得出结论: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的确会导致美元的国际地位下降,但是这种影响却很微弱;对美元国际地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衡量网络外部性的变量,这意味着人们的习惯是决定美元国际地位的最主要因素。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美国当前的经常项目逆差还不足以对美元的国际地位产生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林毅夫近日在世行发布《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新闻发布会之后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世界经济延续着增长势头,但全球经济复苏依旧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高企、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风云变幻,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中国用自己的实力站稳并且继续崛起,财经大国实至名归。随着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中美两国商业互动也日益频繁。在美国这个拥有成熟的资本市场、发达的金融服务业和大多数全球500强企业的国家,中国投资者也开始活跃,探寻着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要在全球化中学会与世界共赢 从某种角度讲,今天全球生产的价值链在不断地被拉长,原本由一个工厂完成的事情,现在甚至都不是由一个国家来完成,而是把这些生产的价值链独立出来散布到全世界,在全球组合资源,形成整个价值链的体系。中国拿下全部的价值链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切入一个环节,把它拿到手里,做大甚至做强,完全是可能的。中国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并不是把所有的价值链都拿到了自己手里,而恰恰是由于全球价值链的拉长,我们找到了几个突破点,进去把它拿下来,就有了今天这样的局面。所以,是全球化给了我们机会,不能不去抓住它。发展中国家从事加工和组装,发达国家从事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关键技术、核心业务的掌握,当然产品的最终价值是在全球实现。同时,伴随着各个环节产生的服务业,也不可能在某国单独存在,而是在各个国家都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又给我们一个机会,就是不仅仅是制造,而且围绕着制造的服务业也可以拿到手里,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基本情况。这个基本情况恰恰是我们遵循了全球经济发展的规则,而不是挑战它、打破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时代》2010,(11):22-25
企业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后.重新开始将增长作为目标。但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却并未改变,因此,它们所面临的挑战也依然如故。本调查提供了一些改进之道。  相似文献   

12.
我们国家对认识问题的分析框架要转变一下了,对我国的经济问题要放在全球经济的大框架中进行观察,中国经济已经是世界总体经济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受外部经济的影响。以前的世界是一个麻袋装了一堆土豆,各个国家有相对的独立性。现在的世界,国与国之间已经连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球经济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到目前希腊危机引发的欧洲危机,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在今天已经得到显现。因此在新的10年,我们如果去创业,还是要面临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十分明显,每一个国家都无法将自己置于全球经济大循环之外。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大加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给管理方法和技术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作为管理主、客体的人的个性色彩的日趋浓厚给管理理论与实践也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课题。现代企业运行大多是以职能、产品以及它们的组合的部门为依托的。如果我们把企业对内、对外的管理职能比作应用软件,它是为解决一些专门问题而设计的,把支持管理职能运行企业、消费和员工比作计算机硬件。那么,管理职能的有效运作以什么作为平台与企业和员工联结呢?答案是一制度与道德。  相似文献   

15.
全球治理理论是应对全球化思潮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理论。其中,对各种行为主体在全球治理中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模式的分析,是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治理实现的可能性及有效性的关键。在全球治理中,各种行为主体依据自身不同特性,以不同的治理模式参与到全球治理中,国家中心治理、有限领域治理、网络治理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治理模式。"和谐世界"是中国在2005年提出的一种国家中心治理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主张,它全面阐述了新时期中国关于构建"和谐世界"国际秩序的新构想,将指导中国有效地参与并推进全球治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仍较有利,可概括为:总体乐观,平稳增长;存在隐忧,无碍大势。“总体比较乐观,继续稳步增长”是2006年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第一,世界经济整体增长相对平稳。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口占全球总数85%、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陆续步入工业化阶段,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增强,运行相对稳定。从这一轮世界经济增长周期看,2003年开始复苏、2004年出现5.1%的高速增长,今年适度降温、回到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目前,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稳健,就业形势逐步改善,企业经营状况趋好,国际金融市场运行相对平稳,全球…  相似文献   

17.
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说,新冠肺炎疫情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pandemic),表明病毒正在跨国蔓延。在全球化的链条下,无论是疫情、经济还是资产价格,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全球汽车产业供应链在此次疫情中也受到严重冲击。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国际扩散情况和持续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如何纾困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汽车产业,如何摆脱宏观经济下行的不利影响,尽快复工复产达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巩固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保证全球供应链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我们处在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本质是生产力的全球部署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扩张,全球化的本质是由生产的全球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全球化的最终发展趋势是全球治理,中国提出了和谐世界的全球治理主张。  相似文献   

19.
《企业标准化》2006,(9):60-62
自从1998年正式通过了新的国际立场方针以后,美国质量学会(ASQ)便开始着手制定加强和推进全球质量运动的新对策。新对策促使ASQ与众多国家的组织建立了联系,以实现成为全球质量信息和学习机会提供者的意图。ASQ董事会认识到,虽然国际立场方针提供了基本框架,但是当在中国扩展的  相似文献   

20.
《潮商》2012,(6):57-59
2013年,中国迎来十八大后的开局之年,一系列宏伟蓝图展现在世人面前。新的一年世界及中国经济会有哪些机遇,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新年伊始,海内外诸多专家、机构在展望2013年世界及中国经济走势时认为,尽管全球经济仍存在不确定性,但亚州经济将迎来全面复苏,欧美经济有望掉头向上,中国将继续成为新兴市场领头羊,GDP增速可望达到8.1%至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