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世界各国公司纷纷对中国展开了第三次投资热潮.这一轮的投资高潮,不只是争夺中国的能源和市场,更是争夺中国的优秀人才.但是大部分在华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人力资议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合资企业是外商与东道国合资或合作的产物,因此该企业是属于合资方共同管理的,其管理权的归属便一直为争论的焦点。尤其现在,人世前后外商在华投资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纷纷对其设在我国的合资企业追加投资,或对中方施加压力要求增资扩股,掀起了一股争夺管理权、合资企业独资化的浪潮。  相似文献   

3.
咏之 《中国外资》2002,(8):50-52
<正> 中国利用外资,外资利用中国?这个问题就像硬币的两面:中国希望利用外资把国民经济的蛋糕做大,而外资逐鹿中原则着眼瓜分奶酪——资本的回报。综观上半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态势,以及外商在中国的攻略,堪称各有所图,各取所需。 外商在华投资保持强劲增势 中国外经贸部和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外商在华新设立投资企业15000家,比去年同期增长二成六;外资直接投资合同金额440亿美  相似文献   

4.
交易成本:外资独资化倾向的动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静 《中国外资》2006,(9):14-16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有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即“三资企业”的组织形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新特点与发展趋势。从外商投资的股权结构变换来看,这三种方式所占的比重出现了重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上半期,建立合资企业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出现明显的“独资化”趋势,外商独资企业逐步替代合资企业,日益成为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外商投资核准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十五”期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实际到资额以年均8.2%的速度稳步增长,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外商在中国境内的投资行为进行核准,是国家行使外商投资管理权的重要体现形式。根据《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2号令)规定,国家投资管理部门应对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外商购并境内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增资等各类外商投资项目进行核准。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大了对于黑龙江省的直接投资力度,这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2010年至2019年的相关数据,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数量,黑龙江省进出口总额以及黑龙江省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三个方面分析黑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并找出外商直接投资时存在的相关问题,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文敬 《中国外资》2005,(11):32-34
<正>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特点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26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华投资,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05年7月底,来自192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华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万多家,遍及第一、二、三产业的几乎所有行业,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达600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近450家已在华投资,其中30多家设立了地区总部,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600多个。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比较日本在华投资企业在生产、人才和研发等方面本地化的特点,分析了日本在华投资企业管理本地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日本在华投资企业管理本地化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9.
外商直接投资管理系统作为一个重要的业务管理系统,自2008年上线以来,在管理外商投资企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建立了数据规模巨大的外商投资企业基本信息库,而且使直接投资数据更加准确、完善。但在对企业的日常监管中,直接投资系统在主体监管方面尚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外汇管理简政放权的推进,外汇年检改为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本文以河北省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等企业生产经营指标为研究对象,分析河北省外商直接投资与境外投资趋势性变化,指出相关的外汇管理政策及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1-2008年中国食品行业31个省市(自治区)外商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国内资本形成效应.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食品各细分行业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挤出"效应.文中又进一步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不同区域的效应.结果表明,食品各行业在西部地区"挤出"效应比在东部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研究新企业所得税法对FDI的影响,从外商直接投资与税收政策的关系理论出发,对新企业所得税制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分析与预测,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艺颖 《云南金融》2011,(7X):29-29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研究新企业所得税法对FDI的影响,从外商直接投资与税收政策的关系理论出发,对新企业所得税制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分析与预测,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来闽直接投资对我省经济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中国入世之初,冷静审视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我省扩大引资所面临的形势,根据我们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综合目标,探讨今后阶段我省继续扩大引资的应有策略,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理性看待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历程,初步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同向关系。然后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文章最后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本质特征以及中国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真实现状和真正源泉的深入分析,指出了外商直接投资可能给中国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从而全面和辩证地看待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已经被视作企业在全球扩张中的一种典型方式。通过吸收国外资金,技术或者管理经验,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在催化剂。与此同时,外国公司和他们的公司所属国也将会从外商直接投资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更低的成本等等。所以,这就不难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日益成为一种对两国经济发展双赢的投资方式。然而,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外国企业以及公司所属国家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那就是如何将风险最小化。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风险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汇率风险以及法律风险,所有的这些都将会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向因为它将会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通过基于于1984年至2007年间,美国企业对全球43个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固定样本数据作为参考,本文的实证结果能够统计地证实风险与外商直接投资流存在反向关系。  相似文献   

17.
周文贵  缪慧 《海南金融》2005,(10):25-28
以“浦东开发”为契机,长三角的经济发展表现出强劲的势头,成为了近十多年来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本文通过比较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投资环境,分析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位重心转移的内在原因,并由此得出,积极推动“泛珠三角”经济整合是新形势下珠三角再创竞争优势,保持发展势头,实现“双赢”的区域竞争战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问题,通过对1995—2004年的季度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剧烈程度与外商直接投资并不存在长期影响关系,而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也无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剧烈程度、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与外商直接投资三者之间也不存在协整关系。以上实证检验说明,不论人民币汇率是升值还是贬值,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 FDI)的规模不断扩大.上世纪80年代初,仅有30多个国家(地区)对我国进行外商直接投资,平均每个项目投资为122万美元.截止至2007年底,来我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90个,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55万家,超过90%的财富500强企业在华投资.据统计,2007年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783.39亿美元.此外,2007年约有21%的制造业增加值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并且直接吸纳了 2200多万人就业.由此可见,外商投资在我国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要影响.外资进入中国之后,不仅仅带来了资本,还将技术和管理以及经营理念等带入中国.同时,我国因吸收外资参与了全球经济的分工体系,因而我国国内的收入分配与不平等也会受到的影响.我们可以观察到,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在外商投资规模不断加大的同时,我国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9上升到2007年的0.47,处于国际警戒线之上.因此研究FDI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建展 《中国外资》2012,(4):224-225
<正>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规模不断扩大。上世纪80年代初,仅有30多个国家(地区)对我国进行外商直接投资,平均每个项目投资为122万美元。截止至2007年底,来我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90个,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55万家,超过90%的财富500强企业在华投资。据统计,2007年全年实际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