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都是宏观经济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通常情况下,GDP的增长与就业增长是正向相关的,经济增长是充分就业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文章以辽宁省为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得出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违背了"奥肯定律",并考察经济增长没有创造就业增长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公司增长分类与增长战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增长战略管理是公司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司增长可分为公司销售增长与公司盈利增长。由于受公司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制约 ,公司增长存在可持续增长极限。本文研究了公司增长的九种类型 ,并对公司增长战略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新的增长理念和增长模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因此,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包容性增长的研究概况,并从包容性增长提出的背景、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或内涵、包容性增长的维度、包容性增长的战略和对策等方面对包容性增长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综述。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模式是对一个国家国民收入增长过程的高度抽象 ,包括投入的要素 ,要素的投入量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技术进步等。经济增长模式可以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以投入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或要素的密集度为标准 ,经济增长模式可划分为“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增长 ,“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增长 ,“技术密集型”的经济增长 ;以对投入要素的节约度为标准 ,经济增长模式可划分为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知识型经济增长模式中 ,以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要素 ,以人力资源的创造性发挥为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泓  崔开昌 《生产力研究》2012,(3):132-133,197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验证了安徽省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城镇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省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城镇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城镇化和就业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证实了安徽省城镇化和就业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经济增长短期内对就业增长具有较为有力的促进作用。安徽省要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为抓手,促进和扩大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与资本投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索罗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通过实证检验1978年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动,定量分析改革开放进程中资本、劳动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笔者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属于要素投入型增长模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近年还呈现下降趋势。今后,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效率型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纪平  胡芳 《技术经济》2000,19(7):20-22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地区永恒的目标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增长的发展是不可思议的。本世纪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日益“软化”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已难以解释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现象 ,80年代后期 ,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审时度势 ,在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 ,又称内生增长理论 ,把当今世界的经济增长归结为来自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增长 ,将技术进步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 ,从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方面研究经济增长。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知…  相似文献   

8.
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相对平稳。预计GDP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0.4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4%,新批合同外资增长37.9%,实际利用外资23.18亿美元,增长2.1%,外贸出口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财政总收入增长11.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34.5亿元,贷款余额增加91.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5.7%。实际利用外资和财政总收入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从目前来看,主要经济  相似文献   

9.
彭芳梅 《经济前沿》2010,(5):102-108
城市增长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重要内容。城市增长理论可划分为内生城市增长理论和外生城市增长理论。本文重点阐述三个城市内生增长模型即外部性城市增长模型、新经济地理城市增长模型和超边际城市增长模型及其主要思想;围绕“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聚集”对城市增长的影响,综述相关经验研究;简单总结和评述内生城市增长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城市增长提供理论借鉴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演变及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区域经济增长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区域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二者处于矛盾统一之中。因此,区域经济均衡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也就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演变、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先后出现了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均衡和非均衡的协调统一论。区域均衡增长理论主要由新古典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均衡增长理论所组成,前者的主要成果是索罗—斯旺增长模型,…  相似文献   

11.
浅析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不仅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更是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的问题。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就不断地对经济增长进行探索。正是由于经济增长与全世界人民的福利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已经不能解释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理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促使我们探求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以更好地解释世界。因此,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进行探索,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经济增长的事实入手,首先界定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概念,然后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阐述,分别对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增长理论)和新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分析可见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由技术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市场结构由完全竞争到垄断竞争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增长无疑是企业价值的核心驱动要素,但现实中并非增长越高越好,增长过慢,企业获得利润的基础可能丧失殆尽,而增长过快,企业内部资源又难以维继,造成资源的紧张,经营困难,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本文从增长波动的视角,引入静态和动态的增长波动指标,实证检验了增长波动对价值创造的影响作用,发现企业价值创造与增长波动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企业在管理增长的实践中,应强调适度增长,防止增长的大起大落,才能使企业健康成长,持续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3.
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理念和模式,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的价值判断,同时包容性增长也对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依据包容性增长和对外贸易包容性增长的相关理论,对安徽省对外贸易包容性增长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在包容性增长模式下,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中仍面临许多困境,并提出了如何实现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14.
国外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士斌  刘良灿 《生产力研究》2007,79(23):146-147
文章综述了国外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指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力资本理论建立之处的草创阶段,新增长理论阶段,和后新增长理论阶段。草创阶段发现了人力资本(教育)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增长理论阶段,着重研究人力资本和研发(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并建立了内生增长模型;后新增长理论阶段,主要是对新增长理论的检验和修订,并试图建立新的增长模型。最后,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现有对于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增长数量分析的框架下展开分析,而很少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框架人手进行考察。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具体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当经济增长的结构趋向于均衡时,经济增长质量将会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研究表明: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1978—2007年间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微观经济始终未能摆脱依靠资本和劳动投入实现粗放型增长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涉及许多方面,而归根结底是技术创新,这既是技术进步的核心和关键,也是推进微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最直接和根本的途径。 (一) 经济增长方式按其考察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宏观经济增长方式和微观经济增长方式。宏观经济增长方式是以一定范围的经济总体运行,即一个国家和地区、部门为考察对象的,而微观经济增长方式,则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即厂家和公司的经济增长方式。宏观经济增长方式,由占主导地位的或大多数的微观经济增长方式所决定,表现为微观经济增长方式的总和。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前提是推进微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从经济增长依靠的主要因素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什么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从经济增长依靠的主要因素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9.
对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判断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前提。利用2009年中国分省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数据,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工业增长的动力源进行判断,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固定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二者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度为98%,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是外延式增长;同时,资本产出和劳动产出弹性之和为1·2,说明中国工业增长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因此,通过规模扩大促进经济增长仍应为当前经济增长方式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增长中要重视劳动的产出弹性增加,即人力资本是经济转型和增长的未来持续动力源。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晓红 《经济论坛》2000,(13):10-11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类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是依靠生产规模的扩大或人力、物力、财力的增加而获得的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经济增长。   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并不是不相容的,它们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在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各自所占分量不一样。在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中,粗放型增长占 70%左右,集约型增长占 30%左右,我们现在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切地说应是要由粗放型增长为主转向集约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