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合办的第六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日前在广州闭幕。作为油脂油料和期货行业的高端品牌会议,国际油脂油料大会为越来越多的油脂油料企业及相关服务机构提供了交流沟通、共谋发展的平台,促进了期现融合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大豆生产及进口情况的现状,从保证国家油脂油料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应对措施和策略,对于促进当前大豆及油脂油料行业健康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世界植物油料和油脂需求的长期预测显示,在现今到未来2020年每5年间,世界主要油料和油脂的生产将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2016-2020年的所需油脂的种类上,棕榈油将超过现今居首位的大豆油,从而成为新的需求量最大的油脂品种。油料生产增加的要点依然依存于单位面积收获量的增加上,但油料的增长仍难以追赶上油脂需求的增加速度。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四川省油料、油脂产业的发展,应广大油脂行业的要求,经四川省粮食局同意,四川省民政厅批准,四川省粮食行业协会油脂分会于二○○六年四月二十七日宣告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5.
世界植物油料和油脂需求的长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植物油料和油脂需求的长期预测显示,在现今到未来2020年每5年间,世界主要油料和油脂的生产将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2016-2020年的所需油脂的种类上,棕榈油将超过现今居首位的大豆油,从而成为新的需求量最大的油脂品种。油料生产增加的要点依然依存于单位面积收获量的增加上,但油料的增长仍难以追赶上油脂需求的增加速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油脂油料供求、贸易、政策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近10年来中国油脂油料生产供给、消费需求和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变动特征以及相关政策,分析预测了未来国内油脂油料供求、贸易发展变动的趋势。主要结论是:受粮食安全底线约束,油料种植面积增加潜力有限;受刚性需求支撑,油脂消费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国内油脂、油料进口仍将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将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构成主要包括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等多个油脂品种,自给率长期偏低,当前油料产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统筹油菜综合性扶持措施,推行稻油轮作,大力开发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近年来,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单位产量、总产量波动上升,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油菜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油料种植面积的下降,食用油价格一涨再涨,加之种植分散、品种复杂,油脂原料质量不高,已经威胁到人们生活用油的安全.为了发展优质油料,必须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9.
今年,我国油菜籽即将产新上市,各方高度关注其市场走势.现根据掌握的情况对油脂油料供应形势及市场走势作一简要分析,供同行者参改. 一 、油脂油料供需形势及市场走势分析 (一)油料供需形势及市场走势分析 1.大豆:美国旧作库存紧张,南美丰收已成定局,长期看供需比较宽松,但新作由于物流不畅上市推迟,市场出现短期供应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10.
建立健全食油安全保障体系及其运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立足国内统筹食油生产发展战略 (一)牢固树立粮油并重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认为粮少要出问题,油少无所谓的倾向导致油料生产节节滑坡,食用油料油脂供给愈来愈依赖于国际市场.据统计,2006年我国进口食油(包括进口油料折油)1226万吨,接近当年全国食用油脂总供给量的57%.2007年进口大豆更多达3100万吨,同比增加9%以上,进口食油838万吨,同比增加25%以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油脂油料进口量的增多,国际油料行情对我国市场的影响开始加大。在2008年全球油脂油料行情大幅波动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开始在油料行业实施国家托市预案,以确保农民种粮利益。随着2009年托市量的持续增加,国内油脂油料市场行情似乎在向政策方面倾斜。  相似文献   

12.
全球油脂油料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和高度融合的市场,我国油脂油料进口不受配额限制,进口量远高于谷物.2020年我国油脂油料进口量和国内产量均创历史纪录,国内食用植物油供应充裕,但由于国际市场油脂油料供应偏紧、价格大幅上涨,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上涨.  相似文献   

13.
《粮食问题研究》2011,(4):43-43
我国的油脂油料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仍跟不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我国在提高国内油料产量的同时.增加了油脂油料的进口数量。并呈现出不断加速上升的态势。我国油脂油料净进口折油总量已由2000年的461.4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2088.9万吨.10年增长353%.年均增长35.3%:与此同时。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已下降到37%左右。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外资在粮油产业的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两年来,随着中国大豆产业发展陷入外资垄断境遇之后,社会各界关注粮油产业的热度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担忧起中国未来的粮食尤其是油脂安全问题,笔者就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与读者共同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豆、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约4亿亩,油料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4亿多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随着国际油料价格持续低迷和棕榈油等廉价油料市场比价不断下降,我国油料市场遭受到了严重的挤压。从今年起,我国取消了对植物油进口配额限制,国内的油料市场将受到更为严重的冲击。风云变幻的国际油料市场,谁主沉浮?面对日益严峻的产业形势,我们该如何应对?我国的油料产业出路在何方?本刊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所长王汉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豆进口量的增多,我国油脂自给率明显下降,如何加快国内花生产业发展、提高国内油脂自给率成为政府、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对全国花生生产及其产业特点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保障油脂安全的角度,对未来花生产业的整体走势做出判断,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食用植物油料(油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油料(油脂)产销经营市场放开以来,其生产不够稳定,产量有所下降,市场油脂销售价格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几年,市场油脂销售价格上涨过快,0.5公斤“金龙鱼牌”食用油脂由2004年的4.5元上升到2008年的7.5元,最高时达到9块多,涨幅达60%以上。这跟我国油料种植有所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协调攻关研发的以小桐子、光皮树、废弃油脂等非食用油脂资源为原料转化生物柴油关键技术获得2014年度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项目创新团队负责人黄凤洪研究员介绍说,利用非食用油脂资源发展生物柴油“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我国非食用油脂资源丰富,可种植能源油料的边际性土地利用潜力巨大,拥有小桐子、光皮树等能源油料资源数十种。此外,  相似文献   

19.
2002年油料市场发展环境比较宽松2002年国内油料市场发展环境比较宽松。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后,农产品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降低关税,开放市场、消除垄断。在这个大环境下,国内油料市场无疑会受到一些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是国际市场油料、油脂价格和国内油料、油脂进口量。从油料进口看,我国进口的油料品种主要有油菜籽和榨油用大豆,目前我国大豆的进口关税为3%,进口数量取决于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和国内市场需求量,没有配额限制;油菜籽的进口管理类似于大豆,也是完全按国内的需求意愿进口,目前的进口关税为12%,关税调整的空间不大。  相似文献   

20.
《农民科技培训》2010,(1):42-42
从供求角度看.2008年国内油脂油料在“政策市”的影响下。国产油料大幅增产15%、国产油源仅增长6%、进口油脂油料创纪录,导致国内油脂库存创历史新高。这对国内油脂现货价格明显施压。2009/2010市场年度.国际国内市场仍需关注政策影响.国际市场将继续维持高风险、波动大、周期短的特征。国内市场则需关注去年大豆收储政策以及国家的油脂临储何时放出等因素。预计今年国内油脂市场仍将大幅震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