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璐璐  黄晓芬 《商》2014,(8):60-60
日本是一个后起的发达工业国家,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走向世界制造业强国之列,日本的制造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创新和升级。因此,对于日本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制造业发展的情况。基于日本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基础上,再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情况,希望能够给予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日本制造业从1956-1973年逐渐转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实现了高速增长的奇迹。1974-1991年日本制造业进行了从能源、资本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的产业转型升级。这一阶段,日本制造业在政府主导下,采用了降低能耗、革新技术和加大对外投资等政策和措施,保持了制造业总量平稳增长,实现了日本"世界工厂"的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制造业企业长期沿袭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和依靠低劳动成本、低自然资 源成本、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获得经济效益发展策略,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向服务业方向转型将成为制造业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北京商业》2006,(3):29-30
日本市场调查公司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家电业主要产品的生产销售不断向少数企业集中,垄断趋势更加明显。2005年,在35个主要家用电器产品中,有19个产品5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前两家企业占据。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企业摆脱发展瓶颈、驱动其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6—2020年年报,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构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并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制造业的企业绩效。具体路径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创新、增效率、提质量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7.
2014年11月7日,美国物流企业UPS(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与财新传媒联合发布《“优强中国造TM”企业整备度指数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项调研结果和相关研究明确了在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出口制造企业为保持领先地位需要具备的重要特征以及亟须实施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8.
下一次制造业轮回的主题将是个性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10.
李文雄 《中国商论》2022,(23):145-14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革,世界经济发展格局逐渐步入以数字经济发展为依托的新发展格局。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对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贡献比重不断攀升,中国制造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信息技术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数字经济已成为制造业行稳致远发展的新动能。本文阐述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制造业数字化现状,探索了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1.
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我国的制造业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转型升级中亦存在着困难,可以从产业融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产品绿色制造、向制造服务业转型、集中投资无形资产等方面进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13.
胡迟 《中国品牌》2011,(11):86-88
“十一五”时期我国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突破了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技术,一大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了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理解数智时代制造业企业在财务转型和价值创造方面的动态,本文以数智技术迅猛发展下的制造业X企业为例,重点研究企业财务转型对于提高决策效率、增强成本控制质量以及增强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并识别了制造业企业在财务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高企的财务成本、业财融合的缓慢进程以及财务转型投资与预期回报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依托信息化技术构建全面的供应链成本管理体系、制定共同的业财融合目标完善业财管理系统以及将经济附加值引入全面预算管理来赋能价值创造过程,制造业企业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实现财务转型和价值创造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5.
林温环 《消费导刊》2009,(23):95-95
制造业是日本的支柱产业,不仅支撑着日本的就业,而且是日本GDP增长的主要支撑力。本文主要选取日本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相关数据,来重点论述日本工业化后期的制造业结构调整状况。  相似文献   

16.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突显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战略转型升级也相继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点,其针对于制造业转型战略和策略的研究也不断涌现,但是对于支撑这些战略实施的基础是什么?国家政策的激励无意识当中成了企业投机取巧的后盾,刺激的内需也无非为他人做嫁衣裳,中国企业叉能获利多少.本文通过对中国制造业的定位、发展瓶颈等问题的综述,从宏观的经济文化和微观的企业文化层面来进行思考,提出中国制造业转型战略迷失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武靖州  苏明 《江苏商论》2007,(10):58-60
信息技术通过对传统制造业的渗透和辐射,促进了制造业全方位和深层次的变革,要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信息化转型是必然的选择。在制造业信息化转型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高起点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并注重关键性技术的突破,重视法治信用环境和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
如今,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广阔的经济市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企业的不断壮大,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话语权。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企业所处的也不再是以往单纯的物质经济环境,而是以互联网为大背景,通过互联网实现整个商品流通环节的有利环境。制造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业,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键因素,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比例,而如今的制造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极为关键的。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信息化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引擎。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产业结构和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可以判断我国产业结构所处阶段以及制造业信息化的程度,并根据制造业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理,提出制造业信息化不断向前发展方向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