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的创意是什么,就是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人,而关键的第一步是了解消费者。如果把消费者放在中心,创意将有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2.
英特尔公司前CEO安迪&;#183;格鲁夫说:“没有准备的企业在危机中消亡,优秀的企业能成功地度过危机,只有伟大的企业在危机中发现机遇。”——上期《月度话题》针对危机的处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但是,企业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是否认识到了福祸相依,有时机会就是乘着危机的翅膀来的呢?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上期谈到消费者掌握了交易的权力,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真正的中心。企业声称自己是“客户驱动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不再只是企业宣传的口号,必须受到真正的考验。 相似文献
9.
吴伯凡 《21世纪商业评论》2008,(10):2-2
2007年5月,SAP公司在维也纳举办每年一度的“蓝宝石大会”,公司的CEO孔翰宁博士作了长达两小时的主题演讲。让人奇怪的是,他只花了很少的时间讲SAP的当前和未来的业务,却用大量的时间在讲其他公司(比如宝洁)的案例, 相似文献
10.
企业在锁定漂移的核心消费者之后.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活动,跟核心消费者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通过与核心消费者零距离接触以及直接“对话”,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购买产品,从而让核心消费者真正“心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对消费者的上帝地位进行了质疑,强调了企业与消费者的对等地位,为企业构思了正确协调与消费者关系的“一二三”战略。 相似文献
13.
14.
15.
《21世纪商业评论》2011,(10):44-47
当我们把视野从权力的争夺转向价值的获取,从对价值存量的关注转向对价值增量的关注时,我们就看到了消费主义运动的真正主题:消费者如何与企业共创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品牌出现以质量危机为核心的产品伤害事件,对企业的品牌资产、市场份额、财务绩效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以往研究指出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个体对产品伤害事件更加包容,缓和产品伤害事件对品牌的负面影响,文章探讨了集体主义的东方人对于基于群体的消费者-品牌情感——消费者民族中心倾向——对产品伤害危机中品牌评价的影响。通过两组实验,分别选取中国样本和韩国样本,研究发现消费者民族中心倾向并不能始终维持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偏爱,品牌负面信息消极程度调节民族中心倾向对品牌负面信息认知的影响:面对一般消极程度的品牌负面信息,相比国内品牌,消费者对国外品牌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和负面品牌评价,但是当品牌出现重大负面信息时,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评价均显著高于对国外品牌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评价。文章研究发现对于产品伤害危机管理和民族品牌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企业竞争的过程就是争夺消费者的过程。现在酒类企业。最需要关心的问题不再是统计意义上的市场占有率。而是拥有多少忠诚的核心消费者。可以说,核心消费者的数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忠诚消费者的数量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那么。企业在圈定了漂移的核心消费者之后。如何进行消费者忠诚度的培养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消费者对奔驰轿车失去信心后的不满情绪,与其给消费者带来的高贵满足感同样强烈。如今,福建一奔驰用户许先生便对奔驰轿车生了一肚子的闷气。 相似文献
20.
养生坊、养生馆、养生会所、养生中心……漫步街头,这些或在闹市口或在居民区占地不大、装饰简约、风格中带有古典韵味的各类冠之以养生名义的机构,常会引发中老年人的好奇和探究,并呈迅速发展的蓬勃势头.进得门去,身穿白大褂的“医生”上来热情“洗脑”,墙上多幅图片看似警示实则恐吓教育,一台台治疗仪或气血循环机营造专业氛围的过程也在诱导着某种商业化的东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