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利用12家股份制银行中的贷款数据,基于数据普惠金融对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假设中提出数据普惠金融在不同因素下对股份制银行贷款风险与异质性研究问题;其次建立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模型,针对研究状况通过Hausman模型效应进行相应的分析,其分析内容为贷款风险的稳定性与异质性;利用Bootstrap与Sobel进行检验不良风险贷款(NLRK)与银行内部特征(ICB)、法规政策(CRP)中介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结论即数据普惠金融对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经营影响显著降低,而不受异质性影响,但受机制的影响;最后,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关建议,有利于降低不良贷款的风险,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后实施的"金融救市"政策是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迅速扩张的外部因素,地方政府债务的迅速扩张又反过来加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为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埋下隐患。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后实施的救市政策构成了商业银行"对政府债权"的显著差异与结构突变;商业银行"对政府债权"对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比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王金荣  秦翠卿 《商业科技》2008,(31):301-30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积累了许多问题,而直接损害银行稳健与安全,导致银行危机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便是不良贷款的发生.不良贷款问题已成为困扰和束缚各国金融机构发展的桎桔,不良贷款正像一颗毒瘤不断侵蚀着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和危害着金融界的稳健经营,因此银行应加强对不良贷款的研究,加快不良贷款的处理,促进银行业健康平稳的运行。  相似文献   

4.
浅议债权转股权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修娟 《商业研究》2001,(8):141-142
债权转股权,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而出台的重要政策.债权转股权,一方面是为了帮助银行最大限度地收回不良贷款,改良银行资产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帮助企业寻找新的契机.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这种改革还存在着一些弊病.  相似文献   

5.
经济转型期不良贷款与政策性贷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巨额积累正日益威胁着我国的银行体系,其中产生于政策性贷款的不良债权具有更多的体制性特征。本文在“经济转型”的框架中对我国当前的不良贷款和政策性贷款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首先估计了不良贷款的规模。然后分析了政策性贷款的来源和本质,并对其比例进行了估算,借助一个修正模型,文章对银行在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的放贷行为进行了研究,最后是全文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卢洁 《财贸研究》2005,(1):123-124
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1.新兴经济体本身存在缺陷所形成的风险积累.新兴经济体本身存在的缺陷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缺陷.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影响到经济增长,导致贸易和财政赤字都超过危险警戒线.二是金融制度的缺陷.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加之金融监管不力,导致银行经营和金融秩序的混乱.新兴国家金融业存在的严重缺陷是国际资本诱导下金融动荡的重要国内基础.<巴塞尔协议>中提出衡量一国金融体系健康与否的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尺度,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如何判断一国银行体系中存在不良债权的严重程度.90年代,大多数发生严重金融危机的新兴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严重的不良债权,其不良债权对银行总资产或对GDP的比率过高.尽管这些不良债权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成原因,但过度的不良债权产生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即最终导致金融危机,进而造成实体经济衰退.当这些缺陷形成的内在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为所在国的金融动荡提供内部条件.  相似文献   

7.
不良债权转股权,即将银行无法收回的部分贷款转变为银行对企业的入股投资。这一思路在“不良债权转移论”中呼声最高,对其利弊分析也形成了大致相同的看法。其优点是:1.可以减轻企业沉重的债务、利息负担,为企业赢得新的筹资能力和机会,银行以股东身份参入企业,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2.银行的部分死滞贷款转化为一种新的资产形式,保证了这部分信贷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使专  相似文献   

8.
目前理论界对治理银企债权债务问题提出若干办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贷改投”,就是把“拨改贷”形成的企业债务改为国家对企业的投资,转增企业资本金;二是财政注资,由财政给企业注资,再由企业向银行还债;三是由银行核销企业债务;四是债权变为股权,即是将银行难以收回的不良债权变为银行股权,把借款凭证变为股票或法人股权证,银行由债权人变为股东。笔者认为,第一、二、三种办法都属于行政性的外部强制解决的办法。这些办法一方面是要受国家财力、银行自有资本金的限制;另一方面都没有触动企业经营机制和不规范的信用这两个深层问…  相似文献   

9.
林蔚 《上海商业》2006,(12):35-37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指的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能按时、足额得到利息收入和收回本金的贷款。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不仅降低了资产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而且,随着外资银行涌入,股份制银行迅猛扩张,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受到威胁,使得不良贷款引爆经济社会问题的可能性逐渐增大。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松奇认为:能对中国经济安全产生最大威胁的——是由银行坏帐形成的金融隐患。目前,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仍旧十分严重,据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积累了许多问题,而直接损害银行稳健与安全,导致银行危机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便是不良贷款的发生,不良贷款问题已成为困扰和束缚各国金融机构发展的桎梏,不良贷款正像一颗毒瘤不断侵蚀着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和危害着金融界的稳健经营,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五家上市银行为样本,通过构建商业银行成长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是:我国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的控制上还不够成熟,在金融创新方面能力不足,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成长性比较弱。我国商业银行应在贷款的发放和贷款的质量上,加强控制,降低不良贷款率;在钟新能力上要加强自身修养,提升金融创新的竞争力,从而增强其成长性。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金融是联系行业相关企业的重要媒介,通过交易链的串联,可以将链上的企业有机地集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发挥链条的互助作用,保障企业业务往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有效舒缓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银行作为提供供应链金融信用平台的机构,如若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很容易在处理供应链金融业务时暴露出各种短板,提高银行不良贷款的比重,影响银行的资金安全。本文以供应链金融为切入点,以浙商银行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帮助银行更好地应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促进银行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企业不良债务的解脱与银行信贷资产的保全詹向阳一、问题的提出企业不良债务与银行不良债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中同一个矛盾的两种表现,或者说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结果。由此而引起的企业不良债务的解脱与银行信贷资产的保全问题,在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  相似文献   

14.
秦小华 《现代商业》2013,(34):67-68
当今社会银行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金融成为现代经济建设的核心,金融风险在不断地增加;近年来,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基于广西上林县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的现状,从多方面探讨如何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提出几点建议,供社会各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有企业—银行债务重组的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晓灵  谢平 《财贸经济》1994,(12):13-17
中国国有企业的效益问题和经营机制转变问题已成为下一步改革的关键.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巨额的债务(主要是欠国家专业银行的贷款)又是最突出的问题.如果债务问题不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其他举措,如产权结构转变、股份制改造、资产存量调整、产品方向转变、企业兼并和重组、企业技术改造等均难以进行.另外从国家专业银行角度看,被国有企业占用的大量不良贷款(债权)使银行的资产质量恶化,大量贷款本息不能按期偿还,银行还要不断向这些国有企业注入新贷款,这会使贷款信用机制受到损害,同时也是专业银行转向现代商业银行改革的一大障碍.因此,企业的大量不良贷款债务已在企业改革与银行改革之间形成死结.研究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问题,寻找一种可行的方式解开这个死结,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银行不良贷款率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对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乃至国家的金融秩序都会产生很大影响。纵观全球,大多数的银行破产和金融危机都与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紧密相关。目前,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持续攀升已成为金融业面临的最大风险。文章主要分析了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以及不良贷款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条件下,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目前,金融安全存在潜在的风险隐患问题尤为突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所占比例过高,金融资源配置不当,银行商业目标与政府干预存在矛盾,金融监管与法制不能适应金融安全的需要。在国际金融市场危机四伏的背景下,保障金融安全,只有通过保护国有金融债权,对资本流动实施有效调控和监督,优化银行与政府关系,加强金融业的综合监管,才能保证金融安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名言新闻     
《财经界》2001,(8)
4大银行不良贷款率每年下降2%-3%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日前透露,今年上半年,4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去年净下152.1%。4家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自去年第4季度开始出现净下降,至今已保持连续9个月净下降。此外,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基本得到控制。戴相龙要求,当前要加大金融监管的力度,降低不良贷款。今明两年4大银行和政策性不良贷救率,每年要下降2~3个百分点。另据中国银行日前披露,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27.01%,比去年底下降1.7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教率比年初下降2.1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债权转股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债务重组手段,是解决我国四大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重要方式之一,可带来多方的收益。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地挽救不良资产存量,以此为契机推动债权转股权企业制度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时为金融体制改革创造条件,并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资产的形成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经历了民间借贷危机之后,当前温州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民营企业存在"实体经济空心化"和互保圈的连锁反应;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信贷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建议建立健全银行不良贷款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贷后管理工作;加大信贷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信贷队伍素质;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