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严江  周婷 《农村经济》2004,(7):75-7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主题,又是中国当前急需大力推进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如何完善其短期就业机制,而应当从战略层面,并结合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城镇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立在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形成一个协调有效的转移机制和政策体系,以作为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问题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三个问题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内涵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与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中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地农业领域,社会经济各方面产生较大影响,该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当今中国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认为,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和转移的主要动因在于农村存在着对农业来说无价值投入的剩余劳动力及城乡间的条件、收入差别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吸引力。一句话,正是城乡之间劳动力的成本和差...  相似文献   

5.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亮 《农业经济》2003,(7):41-42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其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过去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多半局限于农业本身 ,提出的办法是想方设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增加农业投入 ,提高农业产出 ,保护农产品价格 ,减轻农民负担。但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是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从而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消除城乡差别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只有提高城镇化水平才能解决农产品过剩问题随着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国内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弹性逐渐降低 ,同时我国农产…  相似文献   

6.
李娟 《农村经济》2003,(1):66-67
农民收入增长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1996年以来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已连续 4年下滑 ,从 1996年的9 6 %下降到 1997年的 4 6 % ,1998年的 4 3%、1999年的 3 8%、2 0 0 0年的 2 1%。为了尽快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近年来 ,党和政府采取了调整农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减轻农民负担等一系列重大举措 ,但至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分析其原因 ,农村人口比例过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 1996年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显示 :①中国从事生产经营的农村住户 2 1383万户中 …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经济现象,各国之间的区别在于转移模式和转移速度不同。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失业问题为研究对象,创立了著  相似文献   

8.
聂荣 《农业经济》2003,(10):31-31
劳动力就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上。剩余劳动力就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一定区域、一定时期、一定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耕地所能承受的劳动力负荷 ,它是人口和劳动力压迫土地的结果。因此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才能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并消除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业劳动力实现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据测算 ,1978年 - 2 0 0 0年 ,全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  相似文献   

9.
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的进一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加速增长,预计每年新增13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是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全局问题,更是影响到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基本问题。只有解决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才能加快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实现现代化扫清障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城镇化等等,这些命题的提出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年了,但为什么一直没能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呢?是因为它们都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三农”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各种不协调因素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集中体现。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特别关注于经济结构的研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减少,加之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急剧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必然选择。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对于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南方农村》2003,(6):30-30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最近提出,加速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加速城镇化需要消除的最大障碍就是人为的市场壁垒。我国过去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导致城乡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沿海地区人口增长率较高,城市人口比例提高幅度较大,已经成为我国吸纳农业剩余劳力和农村人口的主要地区。中西部人口大省和人均耕地水平较低的地区城镇人口增长率低,城市人口比例提高幅度较小,是农村人口的主要迁出地。要鼓励人力资源从西向东流动,鼓励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从东向西流动。城镇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各种生产要素流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非农产业较高收入的吸引和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就为什么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以及如何积极推进城镇化的建设等问题作出分析,认为走城镇化道路是吸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种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就地转移是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良策 农业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城市膨胀、工业扩张、发展二、三产业,创造非农就业机会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二是利用劳动密集取向技术发展农业,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部门内就业得以深化,同时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非农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我国国情而论,采用后者,即就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办法,不失为良策。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增收。洛阳市作为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农村人口比重大,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该市“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2006年洛阳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5.3万人,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提前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村百万劳动力转移工程”目标。但从目前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很艰巨。  相似文献   

16.
加快发展高效外向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统—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加快发展高效外向农业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切实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经济、农村劳务经济和乡镇企业经济,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我省实现农业增加值1461.5亿元,增长5.7%。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76元,增长11%。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相似文献   

17.
张旭 《农业经济》2006,(4):21-21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如何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是当前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农村摆脱贫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笔者对葫芦岛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及构成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当前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程凤荣 《农业经济》2000,(12):28-29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界定 (一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经济学涵义。中国的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本质上与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一致的,二者都是劳动生产率发展导致的劳动力相对于土地、资本的过剩。所不同的是中国的农业劳动力过剩不仅仅是劳动生产率发展的结果,而且是中  相似文献   

19.
坚持和逐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是关系着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移的关键。因此,今后既要继续解决近年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又必须继续坚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实现这一有划时代意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要依据国民经济的需要和可能,以及农业自身的承  相似文献   

20.
拓展农业内部就业空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理论界普遍关注通过非农化、工业化、城市化等手段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本提出,从我国的国情和现实出发,通过拓展农业内部就业空间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也是一条不容忽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