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论强化公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今天,强化公民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公民意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公民关于法律规定的公民在国家的地位、性质、作用以及权利义务等思想观念的总和。一个国家公民意识的强弱,反映这个国家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水准。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包括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公民的爱国意识等。本文试从这几个方面谈一谈强化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2.
公民意识是-种现代社会意识,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迫切需要公民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及信用意识.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就是通过适当的教育手段促使大学生养成对自身主体国家公民身份的正确认识,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是高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文章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新时期我国国情和构建和谐高校的背景,阐述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相关概念及其主要内容,指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所处的现实困境,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其公民意识发育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而要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首先应从理论上科学界定公民意识的内涵及主要内容.在当前,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因此,应由政府主导,提供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结合社会实践,有效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我国法治国家的实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应注重社会环境的制约及营造;利用主要载体,落实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6.
国民意识就是现代所说的公民意识.思想家们在"自由、平等、博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理念和口号下,界定了公民对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同,这就是最初的公民意识.在近代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促进下生成的国民意识,是国民外交产生的前提,而国民外交反过来促进了国民意识的巩固和沉淀.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我国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同质单纯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伦理社会向法治社会、权利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在客观上是对独立、自觉、成熟的现代化主体性意识--公民意识的呼唤和塑造.在面向现代公民意识的生成问题上,我国的社会背景与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公民意识生成的状况是不同的,我国不会走西方工业化公民意识生成的老路.  相似文献   

8.
构建现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法治建设是必需的.法治的实现,不仅需要立法、制度建设的跟进,还需要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与提升,少数民族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更需要重点关注.来自新疆某市的实证调研,着重回答了探索少数民族公民法治意识培育机制的问题.量化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与提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法治宣传效果、宗教人士的遵法行为、政府工作人员的遵法行为、严格执法情况以及腐败治理情况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培养中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公民意识,对落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新疆喀什地区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现状的调查,发现学生具有较强的国家意识、责任意识、民族团结意识,需要加强权利与义务意识、参与意识。为有效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学校需要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统领的基础上,构建公民意识教育内容体系、创设校园公共生活、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不仅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经济、政治及民主法制建设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的提升对于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科学理念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唤醒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容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叶新建 《黑河学刊》2013,(4):125-126
"国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公民教育本不排斥国家,但如果"公民教育"过分流于"国民教育",甚至带有国家主义倾向",公民教育"将会走向歧途。高中历史课程应突显公民教育的功能。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历史课程,理应从时代性和学科性两个方面明确我们的公民教育观。高中历史课堂应培养学生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公民主体意识、法治意识和法律精神、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2.
王新 《中国经贸》2010,(24):131-132
建设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国家、强大而稳定的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主动性,而这首先要提高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当前在我国提高公民意识是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民是民主政治的主体基础,现代公民的培养对于实现政治民主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国家,一个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公民能力的公民群体的形成关键在于农村。从公民意识培养和公民能力培养两个视角上看,村民自治在我国公民培养中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战略任务。但从当前河南省公民意识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对"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公民意识教育进行研究,对区域经济经济建设和公民社会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学界对公民意识和民主研究非常关注,公民意识和民主的理念的源头就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的,民主政治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公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我们考察公民意识与民主的历史渊源,就能够进一步解读公民意识与民主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6.
浅论公民意识与依法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公民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备条件,也是法治国家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的基础在于健全的法制和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增强宪政意识;塑造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多元文化环境;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消除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17.
金燕  侯蕊 《黑河学刊》2012,(3):69-71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公民意识是实现二者统一的联系纽带,通过公民意识的培养可以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各民族真正的平等、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公民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环节,随着改革开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日益显示出来,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大学生作为我国公民群体中的重要力量,其公民意识的培养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尤其是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等重要职能,是公民的终身学校.肩负着服务大众文化、提升公民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的使命.社会阅读推广是图书馆在履行传播文化、开展教育、提供信息的历史职责.图书馆阅读推广有鲜明的主题;图书馆阅读推广有专业的流程设计;阅读推广是图书馆行业生存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现代公民意识,而目前大学生在这些思想意识方面比较欠缺。为此,在借鉴发达国家公民意识培育做法的基础上,应采取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监管力度、高校形成培育合力、社会营造培育氛围等措施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