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十一五”,宏观经济三大需求有什么变化?中国工业发展速度和发展模式将会有何种调整?我们会否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吕政回答《中国经营报》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2.
关于“十一五”的规划制定,一个重要的判断和方向是要不要继续发展重化工业。对此,近期国内出现重大争论。首先是2004年岁末,吴敬链老师长篇撰文,警惕中国不能片面发展重化工业,然后是厉以宁教授在另外一个场合,谈到中国不可能避开重化工业的发展,两位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形成争论的第一波。2005年初,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召开的“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上,吴敬琏教授作大会的主题发言,再次以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为主题进行讨论。吴老师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增长方式和理论,强调了效率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重于投入增加,进而…  相似文献   

3.
信息广场     
邱晓华分析“中国企业1000大”四大特点本刊讯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日前表示,2003年度中国大工业企业呈现四大特点:1.成长性好。2003年“1000大”工业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了45.4%和50.1%,均数倍于GDP的增长速度;2.生产效率高,投入产出效益好。“1000大”工业企业人均实现销售额65.9万元,人均实现利润5.2万元,分别是整个工业人均水平的2.6倍和3.6倍;3.行业分布明显体现重化工业特征。重工行业中共有488家进入“1000大”,接近“半壁江山”;4.地区分布明显向东部地区集聚。“1000大”工业企业中,有719家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广东…  相似文献   

4.
2003年岁末,人们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发现,中国经济已经阔步进入了重化工业时代。恰逢此时,首钢在北京饭店举行了首钢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新闻发布会,似乎进一步证明了人们对中国重化工业时代来临的判断。出席此次新闻发布会的人士,不仅有中国钢铁协会会长吴溪淳,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副局。  相似文献   

5.
重工业进入“企业家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卡内基,将会从他们中间产生吗?大小不一的民营企业正踊跃地介入到中国这一轮以重化工业打头阵的“新型工业化运动”中来。在这份名单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已经在某个产业领域做到老大级别的民营企业:中国的”饲料大王”,(东方希望)、世界的“羊绒大王”(鄂尔多斯)、全球最大的化学型材生产商(实德)、中国的家电大佬(春兰——它虽不是民营企业,但  相似文献   

6.
要不要搞?——有关中国的就业与平等 有人认为我们可以不要搞重化工业,可以“超越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对于这种观点,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是:从技术上说.是不是已经可以不再用重化工业的产品.而是有了别的(“高新科技”的)替代品?中国现在和将来几十年搞城市化、发展经济,是不是可以不用钢材、不需要水泥.不需要重型机械?如果重工业产品现在还无法替代,盖楼修路还得用钢材水泥,在这一层技术的意义上就还不能超越重化工业阶段。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抓手,围绕“两大两化”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发展能源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等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有力地促进全省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以港兴市,以市促港、项目支撑,开放带动,建设临海工业城市”发展战略和“323”工作思路的建立,钦州市开始全面推进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建设,特别是石化、电力、冶金、造纸、粮油等五大工业基地的上马建设,为钦州市发展重化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结合钦州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必须大力发展重化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推动该市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企业标准化》2007,(8):55-56
中国家具业分为四大产业区,分别是以广东、福建为中心的华南家具产业区;以浙江、江苏、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家具产业区;以北京、天津和河北、山东为中心的华北家具产业区;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家具产业区。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年,伴随“十一五”的战略调整,特别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进程加快,我省家具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现列举几个主要产品指标说明:  相似文献   

10.
辽宁是新中国最早建立起来的重工业基地,曾被誉为“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经过60年的建设,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辽宁已经形成了以重化工业为主体、工业门类齐全、基础比较雄厚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空前增强,工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工业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请问姜副主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十一五”期间的重大战略目标,“十一五”规划草案中还明确提出了到十一五末,单位GDP能耗要下降20%左右。但是现在有许多学者提出疑问说这个目标定的比较高,中国可能没有办法实现。您觉得这个目标定高了吗?中国能不能实现?为了促进这个目标的实现,中国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姜伟新:实事求  相似文献   

12.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我国居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又有新的提高,以2003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重要标志,居民消费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加快过渡,工业化在住行消费的带动下正在迈入重化工业主导的新阶段。实践证明,以住行为标志的消费结构升级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和持久的动力,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形成,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满足住行消费和重化工业发展带来的资源约束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形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世界》2008,(4):12
广东经济学会会长、中山大学经济学教授王瑁表示,近五年,基于内在发展的需求,广东开始由轻型化向重型化转型,这种转型不仅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同时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一)未雨绸缪布局重化工业。上世纪90年代初,广东经济模式以“轻型、外向、高效”著称,并以此引领中国经济发展。但1997年以后,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轻型工业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广东顺应市场变化,率先启动了重工业化战略。自2002年以来,广东在粤西、粤北等相对落后地区基本完成了汽车、能源、钢铁等重型项目布局,这种未雨绸缪的做法,保证了广东的可持续发展。(二)“双轮驱动”确保高质量发展。近年,广东在大力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同时,能耗、污染等指标为何能够不升反降呢?这固然得益于新型重化工业之“新”,也得益于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广东目前已形成了第二、第三两大产业“双轮驱动”增长效应。(三)对其他地区发展具启示作用。从轻型化到新型重工业化,由产品终端向上游延伸,这不仅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在目前中国全面进入工业化的阶段,广东率先进行的这种转型,是为全国探路,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日前在第一期“企业领袖大讲堂”上透露,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制造业会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其总量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张文魁说,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整体上处于快速增长期,目前这个时期还没有结束。这一轮高速增长是由重化工业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15.
未来五年,北京的国有经济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展现给世人?国有经济能否有大的发展?政府部门以什么样的理念设计首都国有经济走向?近日出台的《北京市国有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全面回应了这些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2006年3月1日,北京市国资委副主任龚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规划”制定的情况以及北京市国资委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将采取的重要举措。龚莉指出:北京国有经济要牢牢地把握住未来,关键是要把握好“十一五”这个发展的关键时期。记者了解到,为保证北京市国有经济“十一五”规划符合北京市的实际,科学引导北京市国有经济布局…  相似文献   

16.
1、工业化进入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新阶段。1998年以后,重工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2年62.56%,2003年继续提高到64_3%。新一轮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特点是:在发展动力上,以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形成的市场需求为主要驱动力,居民消费结构中“吃穿用”消费比重下降,“住行”消费比重上升。在资源配置方式上,以市场机制为  相似文献   

17.
一、资源短缺与“新型工业化道路”:未来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毫无疑问,资源短缺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是贯穿今后中国经济“重化工业”发展过程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其中尤以能源问题最为突出。实际上,改革开放以后的两次高增长时期都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为标志发生转折的。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难免再次陷入传统的循环。另外,这一轮短缺发生的背景不同,表现方式也有新的变化,而且经济基数远大于以往,对国际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矛盾也比以往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从明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十一五”发展新阶段。上汽股份如何构建适应“十一五”发展的文化战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个人想法。  相似文献   

19.
一、资源短缺与“新型工业化道路”:未来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 毫无疑问,资源短缺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是贯穿今后中国经济“重化工业”发展过程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其中尤以能源问题最为突出。实际上,改革开放以后的两次高增长时期都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为标志发生转折的。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难免再次陷入传统的循环。另外,这一轮短缺发生的背景不同,  相似文献   

20.
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以及“十一五”计划的到来,意味着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值此之际,中国质量领域如何把握“十一五”规划机遇,树立科学发展的质量观,寻找质量管理发展的新方向是我们质量人的当务之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十一五”规划的确立,为我国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