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的快速变革,高等教育面临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挑战。为了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学校的教育资源与企业的实践需求相结合,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出适应工业领域需求的全面发展人才。本文旨在研究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促进该模式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广泛应用,推动产学研融合,实现教育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是新时代我国企业发展、人才培育的重要趋势,也是高校参与现代社会生产的有效路径与模式。文章首先简要概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然后对高校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校企合作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新思路,以期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3.
订单班是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企业需求的具有扎实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职业素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共赢的纽带和结晶,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建立行之有效的订单班管理体系,对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满足学生成才预期,顺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以技能大赛为载体,通过与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手动和自动编程能力、数控车和加工中心的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不断探索“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结合,课程改革与技能大赛相结合。依托行业,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道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5.
校企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联盟,打造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形成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的良好生态。通过校企精准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对接,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与能力。校企共同发挥人才、智力、资源优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不断推动物流职业人才培养创新,为区域物流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适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开发》2015,(22):65-66
理论与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培养创新应用人才最重要的途径。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推动高等教育与就业的关联性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职业能力,是目前专硕培养的关键问题,也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高素质技术与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直播产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兴起,在直播电商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应的直播电商人才非常紧缺。当前大多数民办应用型高校的直播电商人才培养现状与企业的需求不匹配,导致电商企业很难找到专业的电商直播人才,而高校培养的电商人才又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因此如何实现民办应用型高校直播电商人才培养与相关企业需求有效衔接,是现阶段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培养电商直播人才的首要任务。本文以校企合作为背景,以江西科技学院为例对目前应用型高校直播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着力保障电商直播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而为高校培养高素质的直播电商专业人才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努力加强专业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加强教学建设;大力推进"名师工程",鼎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重视教师技能、观念、态度的转变;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增强校企合作自觉,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使学生把学校所学的知识和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主动适应市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是企业获得生产所需的知识够用,技能熟练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方式,要克服校企合作的障碍,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快速发展,必须把职业培训作为深化校企合作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向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教育途径,一定要认真贯彻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协同企业共同深入进行人才培养机制.本文就目前校企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校忽视学生的多方面技能培养,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讲解了校企合作对于培养...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教育人模式,为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是,仍存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教学资源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实战性、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上仍需进一步加强和扩展。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以高职信息技术专业群学生为研究对象,提出卓越工坊育人模式,培养胜任新一代信息技术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成果转化是推动我国高校联姻企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从高校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针对如何实现合作成果赢利最大化,构建新形势下校企合作成果合理转化机制。对确保高校圆满履行培育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创新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职院校的发展建设。论文主要分析校企合作的展开形式,阐述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此探析如何提高校企模式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一起校企合作的新闻让笔者很生感慨。据报道,该合作办学,采用“3+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即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优势,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到企业实践一年,从而实现高校探索新型办学模式,企业获得高素质员工,学生获得实习机会和工作经验,为行业乃至社会培养储备人才的“四赢”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峥  李俊峰  詹小旦 《价值工程》2012,31(13):17-18
物流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十分注重物流管理人才的选拔和能力培养,物流人才"能力为本"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引起高度重视,重点研究问题是迫切需要加快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系统研究,制定以"能力为本"的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具有独特技能和优势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的高端金融人才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高校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还存在模式单一、“校热企冷”等问题.本文介绍校企合作金融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深入剖析了校企合作培养金融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现阶段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的原因,并从企业、政府和高校三个角度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办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国家对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部署,也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文章以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硕果之一——京东班为例探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是一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政策指导下的实践总结。事实说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有着现实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赖春秋 《民营科技》2013,(4):116-117
中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中等技能人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离不开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于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走入中职校,并成为人才培养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对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由于该专业的就业特点、教学体制、企业利益、学校与企业的沟通纽带等因素导致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较难进行校企合作。为了促进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校企合作,中职学校非常有必要研究如何实施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中职学校必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将政府、行业、企业都请上校企合作这架马车,以从根本上改变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校英语教师通过走进企业,参与企业实践,可以进一步夯实英语教师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帮助老师充分认识到公司对人才能力的全方位需求,从而更好地培养英语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中国市场的开放水平正在日益提高,国内企业对外合作势头强劲,以企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高校有必要做好教学改革工作,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积极引入校企合作、企业实践等新理念,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发展输出高质量专业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20.
虽然当前的高校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了不少会计学专业人才,但仍然存在着社会需求方面普通的会计人员供大于求,而高级的会计从业人员却十分短缺的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钩的情况。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亟需加强校企的无缝合作。本文主要从解读校企合作、高校会计学专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实现高校会计学专业校企"无缝"链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这三个方面来论述高校会计学专业校企"无缝"链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