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造纸废水生化出水COD不达标的问题,本文采用常规Fenton氧化工艺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该法成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水pH为3.5、Fe~(2+)投加量6 mmol/L、H_2O_2投加量8 mmol/L、反应时间40 min,出水清澈,色度和悬浮物显著降低,COD去除率为84.41%,COD降至50 mg/L,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2.
过一硫酸氢钾(KHSO5,Peroxymonosulfate,PMS)因其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具有极强的非氯氧化能力,广泛用于水质改善。为优化UV活化PMS体系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本文采用PMS对生活污水进行氧化处理,探究在UV条件下对生活污水中COD的处理效果,重点考察了PMS投加量、反应时间、溶液初始pH值、不同种类过渡金属激活剂及其投加量对COD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PMS和日光-PMS条件下COD去除率均低于70%,而UV-PMS联用工艺对COD去除率可达82%。在UV活化PMS体系中,COD去除效果随PMS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但超过125 mg/L和45 min后会导致处理效果降低;在弱酸性和中性条件下,PMS对COD的处理效果较为显著;Mn2~+、Co2~+、Ag~+三种过渡金属激活剂中,Ag~+参与的反应体系对COD的处理效果最佳。当PMS投加量为125 mg/L、反应时间1h、pH=7.06、Ag~+投加量为4 mg/L时,在UV/PMS/Ag~+体系下COD去除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质分析及现场实验确定某化工有限公司高浓度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pH值和Ca(OH)2投加量为除氟的主要影响因素.最佳的除氟工况为:沉淀反应时间约为1h,且在pH值为6.5~7、Ca(OH)2投加量为理论值的2.5倍以上.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具体工艺流程,利用两级反应沉淀除氟,同时,为了强化沉淀效果,再增加一级反应沉淀池,并投加PAC溶液进行絮凝沉淀,确保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以电镀废水中常见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络合铜为研究对象,本文比较了基于新生态Fe~0(零价铁)的类Fenton(芬顿)体系与传统Fenton及工业铁粉-Fenton体系的处理效果,考察了初始pH、NaBH_4投加量、H_2O_2投加量、初始Cu(Ⅱ)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生态Fe~0-类Fenton体系对化学需氧量(COD)及Cu(Ⅱ)的去除率较另两种体系更高;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3,BH_4~-∶Fe~(2+)=4∶7,H_2O_2∶COD=1.5∶1.0(上述比值为质量比);对于常见的电镀废水,经本体系处理后,其均能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研究含铬废水的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主,在常温下利用Fe~(2+)的还原性和过量的NaOH与含铬废水的反应机制进行探究,控制不同的试验因素,即投加(Fe~(2+)/Cr~(6+))比值、反应pH、共沉淀pH、反应时间和共沉淀时间,分析其对铬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下,铬的去除率超过99.63%,废水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利用这些最佳条件来处理实验室含铬原废水,处理后的Cr~(6+)浓度为0.98 mg/L,去除率高达99.87%,做到了低浓度排放,最大化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改性鸡蛋壳吸附剂对废水中Ni~(2+)的吸附性能,通过对单因素试验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改性鸡蛋壳的投加量、吸附时间和pH的增大,Ni~(2+)的去除率不断上升;而随着鸡蛋壳煅烧温度的增加,Ni~(2+)的去除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煅烧温度为673 K时达到最大。通过对鸡蛋壳吸附Ni~(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发现,整个吸附过程很好地遵循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表明改性鸡蛋壳能高效去除废水中的Ni~(2+),在重金属废水的处理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利用钢渣和煤矸石中的金属成分制取复合混凝剂,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混凝剂的制取及混凝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混酸的加入量,混凝剂的加入量以及pH值。实验处理印染废水,测定CODCr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其正交试验显示:当混酸投加量为15 mL,混凝剂的投加量为15 mL/L-1,pH值为6时,CODCr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色度去除率可达90%以上。讨论了处理生活污水时pH值和混凝剂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化工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羟基自由基催化氧化技术进行处理,出水水质稳定。当实验条件为催化剂质量分数为80%,氧化剂投加量为2500mg/L,pH为3,气水比为6,反应时间60min时,小试试验COD去除率达到70.7%,现场中试试验COD平均去除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9.
Fenton氧化/混凝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试剂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对Fenton氧化/混凝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混凝剂分别采用PAM、PAC和PFS.结果表明,合适的Fenton试剂氧化条件为FeSO4·7 H2O投加量700 mg/L,H2O2投加量1.8mL/L,废水COD去除率可达43.1%;这3种混凝剂都能强化Fenton试剂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废水COD去除率分别可达45.0%、49.9%和51.1%.  相似文献   

10.
针对pH≈10,COD为150000-170000mg/L的碱性高浓度乳化液废水使用复合药剂破乳法处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考察了适宜的破乳剂组合、聚铁及H2SO4投加量控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使得破乳后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3%,降低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为后续处理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TiO_2光催化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质的TiO_2最佳投加量,分别按照10 mg TiO_2/L、1mg TiO_2/L、0.1 mg TiO_2/L、0.01 mg TiO_2/L的投加量向渗滤液中加入TiO_2。实验结果显示,TiO_2光催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反应完成时间为6 h,对渗滤液COD去除率最高的TiO_2投加量为0.1 mg TiO_2/L渗滤液。同时,不同COD浓度的渗滤液TiO_2光催化的去除率基本相同,在73.5%~75.8%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芬顿氧化法在修复关中地区塿土石油污染中的最佳条件,通过人为配制石油污染土壤,设置不同的双氧水与催化剂摩尔投加比例、双氧水与催化剂投加量、土水比以及反应体系pH值等指标,待达到反应时间后,通过重量法测得剩余石油烃含量,得出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率。结果表明:在10 g污染土壤中,双氧水与催化剂摩尔投加比例为20∶1,双氧水(30%)投加量为1 mL,催化剂投加量为0.131 6 g,土水比为1∶4,最佳pH为3时,芬顿试剂对土壤中的石油烃催化效率最高,可达到63.27%。同时,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石油烃的催化效率都高于55%。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原有的综合废水和混合废水的工艺进行改造,在MBR池前增加沉淀池,缓解了膜堵塞问题,系统在线反冲洗后可维持至少24 h稳定运行。系统运行3周,综合废水MBR及混合废水MBR的日平均通量分别为12.56 L/(m~2·h)及10.49 L/(m~2·h),每天运行时间21 h下满足处理水量及排放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浸渍法,以Mn(NO3)2为前驱体、γ-Al2O3为载体,制备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MnOx/Al2O3,用于处理氰化废水中的氰离子。其间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催化剂制备工艺参数、催化剂投加量、溶液pH等因素对废水中氰化物去除效率的影响。试验表明,从制备催化剂的最佳工艺参数来看,Mn目标负载量为8%,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4 h。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氰化物浓度可以从5.4 mg/L降到0.2 mg/L以下。反应机理研究表明,MnOx/Al2O3催化臭氧氧化处理氰化废水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该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为0.031 6 min-1。  相似文献   

15.
为了达到减排增效的目的,通过对比CaCl2、NaCl、CaSO43种无机混凝剂对4种汽车水性漆喷涂清洗废水超滤后浓缩液的处理效果,研究了混凝处理条件.结果表明:CaCl2对清洗废水浓缩液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混凝静置沉淀的最佳时间为30 min,其最佳投加量与形成废水时所用清洗溶剂类型有关,对含清洗溶剂1和清洗溶剂2的废水浓缩液而言,CaCl2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8%和2.5%,处理后上清液产出率为64%~93%,COD下降比例为43.2%~62.3%.  相似文献   

16.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以方解石、海泡石为吸附剂,研究了Cd~(2+)初始浓度、吸附反应时间、温度、吸附剂添加剂量等不同影响因素对Cd~(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影响因素对方解石、海泡石吸附性能均有影响,其中Cd~(2+)初始浓度对方解石、海泡石吸附Cd~(2+)的性能影响更为显著;Cd~(2+)初始浓度为20mg·L-1时,方解石、海泡石对Cd~(2+)去除率分别高达99.95%、99.81%,但随着初始浓度的升高其去除率逐渐降低;方解石、海泡石对Cd~(2+)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Langmuir等温吸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920、3.656mg·g~(-1)。  相似文献   

17.
通过混凝沉淀试验,本文研究了废纸纤维对聚合氯化铝铁(PAFC)的助凝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浊度为21.8 NTU,PAFC投加量为10 mg/L,废纸纤维投加量为30 mg/L时,出水浊度为1.45NTU,浊度去除率可达93.35%。使用时,废纸纤维宜在快速搅拌前投加,并采用100 r/min的速度进行中速搅拌,与PAFC配合使用,适宜处理不同浊度的原水,且近中性偏碱性条件下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隧道工程施工期会产生多种废水,若直接排放,将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本文以某隧道工程为例,结合设计规模及水质要求,分析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设计和各处理单元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隔油沉淀池+一体化气浮过滤+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G-BAF池)”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符合《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11/307—2013)的B级排放标准。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再生利用,部分可回用于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19.
污泥经厌氧消化+板框脱水处理后产生的压滤液存在SS含量高的问题,影响后续废水生物处理工艺运行的稳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采取混凝-气浮工艺对压滤液进行工程规模试验。结果表明,PAC投加量为750 g/m~3、PAM投加量为15 g/m~3时,SS去除率可稳定达到90%,满足后续进水要求。通过成本核算可知,吨压滤液处理费用为2.72元,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20.
以β-环糊精和聚丙烯酰胺为原料,接枝反应合成β-CD-PAM絮凝剂,分别用β-CD-PAM、β-环糊精、聚丙烯酰胺处理模拟含Cr3+废水,研究药品用量、温度、pH值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β-CD-PAM与β-环糊精、聚丙烯酰胺相比,对Cr3+去除能力皆有明显提高;β-CD-PAM处理浓度为10mg/L的Cr3+标准溶液,最优化条件组合为:药品投加量1.5g/L、温度35℃、pH值56,去除率可达到87.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