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辽宁经济统计》2004,(11):41-41
从200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每年根据对全国2000多个县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等三个方面对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测算,以客观衡量县域综合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状况,科学地描述县域的发展轨迹。最新测定结果显示,2003年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为30.9分,比上年上升1.7分;而100个最发达县(市)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要明显高于全国县域平均水平,其综合指数平均已经达到了65分.  相似文献   

2.
红水河流域旅游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开发应在TPE模式下进行,主要思路是:强调政府主导力量;成立红水河旅游产业综合协调管理机制;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注重社区的参与。  相似文献   

3.
广西红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区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构建生态经济区划指标体系,采用SPSS的聚类分析方法,将红水河流域划分为红水河上游农林水电生态经济区(Ⅰ)、红水河上游林牧旅游生态经济区(Ⅱ)、红水河中游农牧旅游生态区(Ⅲ)、红水河下游工农业及地方文化旅游生态经济区(Ⅳ)、红水河下游工农矿业及山水旅游生态经济区(Ⅴ)、红水河下游工矿农业生态经济区(Ⅵ)6个生态经济区,并根据各区自身发展优势和特点,制定各区的生态经济发展方向,以期为该区生态经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最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覃少菊 《价值工程》2014,(12):328-32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红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状况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旅游业开发对策,以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邓昀 《企业技术开发》2014,(12):129-130
文章对2000-2012年广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汽车产量等对广西私人汽车保有量可能存在影响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文章使用二手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利用PASWStatisitcs18软件对模型进行检验,最后为广西私人汽车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9,(20):297-299
文章基于2012-2017年四川省民族地区51个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回归分析民族地区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民族地区的城镇化率每增加1%,人均GDP增加3.6%,对县域经济增长贡献突出。总体上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第一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呈负向影响;劳动力、资本投入、政府支持和交通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县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浙江69个县市为研究单元,选取人均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分析了2011年浙江县域经济的总体和局部空间格局,全局Moran指数I为0.576,Lisa集聚图显示人均GDP高的县市倾向于集聚在一起,人均GDP低的县市倾向于集聚在一起;其次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浙江仍处于资本和劳动驱动并重的阶段,县域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其空间溢出效应为0.07,相邻县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本县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发展的源头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广西科技战线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快速稳健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增强创新基础能力,加快建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广西科技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体系。具体实施路径为从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实现新突破,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大力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为县域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统筹凝聚各方创新力量,提升县域综合科技实力,从这3个层面展开一系列创新举措,推进县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9.
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县域经济可分为大工业周边县域、商贸型县域、资源型县域和贫困型县域四大类。发展县域经济应科学定位、分类指导,不同县域根据自身条件科学定位职能,选准正确的发展方向,园地制宜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大工业周边县域应巩固现有工业基础,加强投资硬、软环境建设,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培育企业集群,扩展县域产业链,注重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商贸型县域应进一步开拓市场领域,不断健全市场体系,加强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商贸环境,以商带工,贸工联动;资源型县域应科学开发和利用资源,同时注重农业产业化、产业多元化和产业转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贫困型县域应注重保护现有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  相似文献   

10.
华南沿海经济圈中的红水河流域开发文副研究员毛志东A红水河.黄金河红水河因流经华南西四红土地区而红浪滚滚,犹如中华民族一条红色的大动脉奔流于广家的崇山峻岭荒丘绿陵之间。如包括上漩的前盘江和下波的黔江,红木河全长1200万千米,流经诉、黔、桂三省区并约有...  相似文献   

11.
石方川  关冰 《数据》2003,(11):7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的测算,2002年我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分数为29.1分,比2001年上升了1.5分.在2073个县(市、区)中,位列前100名的县域,其综合发展指数达到59.8分,比平均水平高30.7分,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部县域的22.5%,充分显示出发展活力.其中,位列前l0名的最发达县域分别是广东顺德、广东南海、江苏昆山、江苏张家港、江苏江阴、江苏常熟、浙江萧山、浙江绍兴、江苏太仓、江苏吴江.  相似文献   

12.
正由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山区大跨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成套技术》项目,是依托位于贵州罗甸县与广西天峨县交界处的红水河特大桥工程。大桥主跨508 m,塔高195.1 m,结构设计复杂;而且该桥横跨红水河"U"形峡谷,地形条件复杂,水路、陆路交通闭塞。以上两种因素致使大桥施工工艺复杂、难度大、风险高,常规工艺无法解决施工中问题。红水河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非对称混合  相似文献   

13.
普惠金融指数测度及减贫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构建并测算中国各省级区域2005—2013年的普惠金融指数,并结合包容性增长指数,进行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普惠金融总体上是有利于贫困减缓的,普惠金融指数的变化可以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15%,普惠金融三个维度指数(宏观、银行、保险)的变化分别能够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15%、10%、13%。同时,普惠金融还通过促进包容性增长间接作用于贫困减缓,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会起到促进作用,而包容性增长的变化能够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24%。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0—2020)》的颁布实施和新扶贫标准的制定,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工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文章通过分析广西贫困与反贫困的现状,阐述当前广西反贫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十年广西反贫困的主要任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在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保障和人的发展能力四个方面构建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指数,并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利用因子分析对其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进行评价,为建设富裕绿色满意的幸福县域,实现城乡包容性增长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广西县域经济在顶层设计、综合实力、产业协同发展、脱贫攻坚等领域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由此开辟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同时,也面临着综合实力相对薄弱、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同质化竞争、特色化道路不明晰;要素资源活力僵化等诸多困境。因此,实现广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发展规划顶层设计,创新发展理念,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并不断激发要素资源活力。  相似文献   

17.
本刊在上期曾以大量篇幅刊发了新华社等几家新闻单位记者采写的关于目前国内建筑质量状况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柳州地区水泥厂、广西红水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建材行业率先表示,坚决抓好建材质量,以优质建材保证建筑质量!为此,本期的特别企划专栏特刊发了广西红水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如何狠抓产品质量的文章,并以一定版面向区内外各界推介他们的名优产品。  相似文献   

18.
田拂晓 《价值工程》2014,(28):85-86
隆德县2013年农村人均基本农田3.2亩,水浇地面积达8.6万亩,占基本农田面积的15.6%。林地55.3万亩,草地8.2万亩,林草覆盖度达到42.8%。地埂造林种草6.6万亩,利用程度达到68.8%。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8km2,治理程度达到72%。农民人均有粮420kg,人均纯收入1502元。梯田建设使县域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初步形成了集防洪、灌溉、人畜供水于一体的多功能水利工程体系和布局合理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梯田化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张星  陈文德 《价值工程》2015,(12):212-213
通过对四川省巴中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得到了六种典型元素Cd、I、Pb、S、Se、Zn在各县域的含量。研究结果为:巴中市土壤元素比较指数为0,土壤质量与全国水平相当。六个典型元素中除Cd元素以外,其他元素均未超出中国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均符合中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尼梅罗综合指数评价表明,各县域土壤污染指数均小于0.7,巴中市土壤清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常熟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争当全省“两个率先”排头兵的目标,突出富民优先,把推动全民自主创业作为富民最重要的举措,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带动民富,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农民收入实现快增长。在最新公布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江苏省县(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常熟都位居第二。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400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超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69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