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区内金矿体赋存于上元古界阎王殿组碳质绢云母板岩中,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尤其是层间破碎带和小褶皱发育部位,为矿液富集提供有利空间;岩浆岩的侵入对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起着重要作用;围岩蚀变主要以硅化、褐铁矿化和黄铁矿化为主,金矿化伴随蚀变而生,且金矿化与硅化、褐铁矿化和黄铁矿化关系最密切,在硅化-褐铁矿化、硅化-黄铁矿化相互叠加处,是金矿体形成的最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
该钼矿是一个规模小、矿石物质成份简单的钼矿床。矿体受断裂裂隙控制,与硅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要想寻找到规模较大的钼矿体,应在南园组地层及岩体接触带附近寻找强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蚀变破碎带,测区杨厝里——粗坑一带是较有利的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3.
平和锦溪铜钼矿区域构造位于福安—南靖(北东向)深断裂与上杭—云霄(北西向)深断裂交汇部位,矿区矿体受区内3条北东向逆断层控制,成矿作用主要是热液交代充填形式,多充填于断层间及其衍生的次一级节理、裂隙、碎裂密集带中,矿体呈透镜状、大透镜状、似层状、脉状。通过对平和锦溪铜、钼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的分析和总结,认为在早白垩世中-晚期,在断裂错位作用下和应力不断转换的条件下,矿围岩容易产生规模较大的强烈挤压破碎带,深部岩浆期成矿热液不断沿断裂面上升沉淀,在断裂构造交接复合部位富集成矿形成矿床,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交代及充填型铜、钼矿床。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6,(20):168-171
桐树沟金矿赋存于中泥盆统牛耳川组及大枫沟组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受区域大断裂及其次级构造控制,呈脉状产出,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铁方解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本文根据对矿体赋矿层位及岩石、构造条件、化探异常分布规律、矿化蚀变类型等因素综合分析,认为桐树沟金矿属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造破碎带内石英脉是主要赋矿岩石,区域构造及其次级构造是控矿主导因素,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规模,化探异常的分布显示了矿化在地表的范围,矿化蚀变特征提供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德化县下尖铜、金矿位于东南沿海火山活动带寿宁—华安火山基底隆起带中段东侧。铜、金矿赋存于上侏罗统南园组第三段酸性火山碎屑岩中,主要受祭坑—淳湖北西向断裂控制。与铜、金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褐铁矿)化、绢英岩化等。目前已发现2条铜、金矿体,矿体呈脉状、长透镜状,长200~500 m,厚1.2~3.5m m,走向310~335°,倾向北东,倾角75°~85°,矿石品位:Cu 0.35%~1.12%;Au0.19~14.67 g/t。矿石主要为黄铁矿化石英脉型、绢云母化黄铁(褐铁)矿化硅化蚀变岩型。初步研究表明该铜、金矿为与晚侏罗世火山作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铜、金矿。找矿标志主要有:古采坑、黄铁矿化、次生石英岩(石英脉)、缓倾角断裂、铜、金化探异常(土壤或重砂)等。  相似文献   

6.
五道沟金矿区内构造形迹以北东向断裂为主,在北东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及热液交代和挤压作用下,使阎王殿组地层形成片理化带、剪切带、小褶曲和小揉皱现象,为金矿体的形成提供有利的空间;闪长岩脉的侵入,为金矿化的进一步富集提供了热源,并使硅化、褐铁矿化砂质板岩和细粒闪长岩中的高含量Au元素经过活化、迁移,使成矿元素进一步富集成矿;金矿体主要赋存于阎王殿组地层中。  相似文献   

7.
大雷子山区处在北东向劲涛-龙河林场深断裂和近东西向二十八站-二根河深断裂交汇处,北东向毛家大沟-大雷子山断裂是劲涛-龙河林场深断裂的次级断裂,该断裂切割了侏罗系中统漠河组与侏罗系上统塔木兰沟组地层,该断裂是该区重要的导矿构造。锑矿体主要赋存于侏罗系中统漠河组地层中的岩屑砂岩和砂质板岩中。矿体围岩蚀变较发育,与成矿关系最密切的蚀变为碳酸盐化、硅化、叶腊石化、褐铁矿化。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8,(3):184-186
浙江省石平川钼矿位于浙江东南沿海火山活动带。通过研究表明石平川钼矿应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钼矿,该区含矿断裂构造以北西向为主,其次为近东西向、北东向、近南北向等。断裂的这些产出样式是受到区域应力场控制的结果。石平川火山穹窿的环状断裂发育于岩体的内、外接触带,空间延伸远,常由数条平行断裂组成长几百米~上千米,宽几十米的裂隙带,这些构造裂隙是石平川矿区主要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7,(25):182-187
秦州区猪波沟金矿分属北秦岭柴家庄-庞家河金及多金属成矿带和中秦岭李坝金成矿带,区内岩浆活动频繁,热液蚀变强烈,容矿、导矿构造发育。本文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整理勘查区的地质特征,认为猪波沟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古生代丹凤群泥盆纪舒家坝组和附近的侵入岩体,成矿的热动力来自于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加之地下水的参与,成矿作用以交代和充填两种成矿作用共存,以交代作用为主。故此,认为该矿床具有复合热液型矿床特征。勘查区出露的下古生界丹凤群大草坝组、黑湾里组中的绿泥绢云石英片岩及绢云母石英片岩和泥盆纪舒家坝组第一性段第二、三、四岩性层中的粉砂质板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是找金的有利岩相、岩性标志;北东向断层破碎带以及断裂旁侧与其平行的分支的次级断裂的膨大部位、断裂交汇部位是金银矿的储矿空间;黄铁矿化、黄铜矿化与硅化共同发育的地段是矿体主要赋存的地段;近南北向展布的石英脉与金矿化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扎麻什西沟地区广泛分布的上奥陶统扣门子组(O3k)片理化凝灰岩地层,复杂多样的构造,频繁的岩浆活动,强烈的变质作用;为该区提供了有利的成矿条件。从水系异常浓集中心及地球化学剖面特征看,该区的次一级断裂破碎带、片理化凝灰岩中矿致元素易于富集,特别在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蚀变带一带极易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1.
刘强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1):143-146,150
成矿带位于华南褶皱系滇东南褶皱带个旧断褶柬西延部位,北西接扬子准地台,南邻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为三大Ⅰ级构造单元衔接过渡部住。受红河深大断裂影响,区内形成以北西向为主的构造格架。成矿带上有航磁及重力异常覆盖,且与航卫片上清晰可见的构造格架相吻合。Pb、Zn、Ag、Cu、Sb、Au等化探异常呈条带状展现,浓集中心明显,套合有序。  相似文献   

12.
徐莹  乐成生 《科技与企业》2012,(12):191-192
介绍了无为铀矿成矿地质特征,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控制着岩体内外带铀矿化的分布。分析了铀矿化控制因素及矿床成因,认为岩性、构造和断裂接触带是该矿床的主要控制因素,并根据铅、硫同位素特征推断出铀矿床为中一低温热液充填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13.
广西凤凰山银矿床是2O世纪90年代探明储量的大型矿床。矿段及外围30km2内主要发育寒武系和泥盆系地层,银矿体的形态控制受E-W向为主体的复合控矿断裂系统的影响。矿床中Ag、Mn、As、sb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异常纽沿控矿构造带和断裂带分布,与银矿体具有良好的拟合主断裂面形态且对矿体控制明显,构造岩带与银矿化富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沿河县丰水岭萤石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河县丰水岭萤石矿是产于奥陶系湄潭组、红花园组地层中的低温热液型萤石矿,通过对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的分析,认为找矿的主要标志为地层岩性和断裂构造。富集成矿的主要部位为奥陶系湄潭组、红花园组与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  相似文献   

15.
海勒图乌拉银多金属矿化区为近年来开展的1:5万矿调工作中发现的。经野外路线调查、1:1万化探工作及少量槽探工程揭露控制,矿化蚀变规模、强度大,矿化连续,与1:1万化探异常吻合好。对资料的综合研究显示,本区的岩浆活动强,为矿化提供了物质来源和热源,北东东向断裂构造带为成矿物质的赋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根据该区地质特征及化探异常特征,海勒图乌拉银多金属矿化区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和前景潜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位于阿尔金山脉北缘金雁山支脉的北坡,地处塔里木地块与柴达木地块接合部位,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巨大成矿潜力。研究区属于高山区,野外地质工作难于开展,因此在该地区开展遥感找矿的研究是一种经济、便捷、有效的勘查手段。通过运用影像纠正与配准、彩色合成处理、图像增强处理、数据融合以及遥感异常信息多层次筛选技术、地质信息综合分析等方法,提取与成(控)矿作用相关的蚀变异常信息和构造信息,确定了基于蚀变异常与断裂构造、环形构造信息的典型矿物遥感找矿模型并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9,(28):255-258
洛阳市盆地传导型和隆起山地对流型两种类型地热田以宜阳—偃师断层为分界线。NNW向的襄县—郏县断裂和鲁山—三门峡断裂之间的渑池—确山陷褶断束为一完整的地热系统,两大断裂为其控热断裂构造,与之平行的次级断裂和其它走向断裂为导热断裂构造。其以汝州温泉街、龙门伊河湿地和新安暖泉沟3处温泉的出露为特点,并于龙门西山双高地热井和伊川锦绣龙都地热井等水温异常井的发现为楔机,分析认为其热源很可能与汝阳—伊川一带新生代构造裂隙火山喷发活动有关,是其火山活动的深部余热热源。  相似文献   

18.
兰坪县大村头铁矿区位于池江与澜沧江断裂之间,矿区出露地层有:下第三系果朗组、云龙组;上白垩统虎头寺组、南新组,下白垩统景星组;上侏罗统坝注路组,中侏罗统花开左组等地层。断裂构造发育,断裂构造具容矿又控矿,矿(化)体基本赋存构造破碎带中,矿化标志主要为褐铁矿,构造规模与破碎带成矿成正比,与地层岩性关系不大,矿区内的破碎带是寻找铅锌矿、铜、铁、汞、金主要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9.
目前查找磁铁矿最有效的方法是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本次工作是在高精磁测基础上,采用音频大地电磁EH4测量方法,对深部磁异常实施EH4剖面测量,依据地电分布特征,对深部矿体基本形态、规模以及构造特征等进一步解译。电、磁综合方法的有效配合,为研究该区的构造特征、矿(化)体赋存部位及为深部验证钻孔的布设,提供了丰富的物探资料与信息。  相似文献   

20.
黄敏 《价值工程》2014,(1):318-320
吾祠煤矿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严重制约了煤田的勘探与开发,通过野外地质工作和煤田勘探资料,对吾祠煤矿构造特征及对煤系地层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吾祠煤矿构造复杂,断层与褶皱、断层与断层之间相互切割、相互作用,使煤系地层形态遭受破坏,平面上形成形态各异的断块,剖面上又组合为半地堑式及阶梯状抬斜断块等形式,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缓倾角断裂使煤层重复出现,造成储量相对集中,含煤密度提高;同时由于断层的切割,造成煤系地层断失变薄,使主采煤层的埋深抬高;断裂活动和岩浆侵入,使煤的变质程度出现南西与北东分带的特点,由南西往北东变质程度逐渐变高,在断裂带及褶皱弯曲部位的变质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