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睿 《企业文明》2015,(4):63-64
经过十几年的中国本土发展,源自美国的EAP在其内涵与服务模式上不断扩展,现在已被实践证明是全方位解决员工个人问题、帮助员工心理健康、促进员工生活幸福的最好方法。更进一步看,现在的EAP正在渐渐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和概念之中,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EAP与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身心健康问题成为人力资源中的突出部分在人力资本理论兴起和发展的几十年中,劳动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凸显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梓 《企业研究》2011,(12):131-132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多方法,然而心理学理论的介入有效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角度阐述心理学在其中的应用,包括员工职业生涯、精神激励、工资激励等方面以及EAP的应用。心理学能对员工的行为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对其加以控制以及引导,在人力源管理中具有极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多方法,然而心理学理论的介入有效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角度阐述心理学在其中的应用,包括员工职业生涯、精神激励、工资激励等方面以及EAP的应用。心理学能对员工的行为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对其加以控制以及引导,在人力源管理中具有极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考核则是衡量员工工作表现和激发员工动力的重要手段。随着95后、00后新生代员工步入职场,职场上呈现60后、70后、80后与新生代员工齐聚的职场生态,因此,规范化、系统化的绩效考核体系之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企业落实人力资源管理,并制定实施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绩效考核方式,对于企业实现长期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励员工提升工作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范正宇  张晓辉 《现代企业》2010,(4):35-35,38
EAP即员工帮助计划,是由组织为其成员设置的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援助和福利计划,是解决职场压力,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的有效措施.目前已为世界各知名企业所广泛接受,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员工通过参与这一服务计划,可在认同企业文化、保证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更有效率地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6.
院员工援助计划(EAP)旨在提升企业的组织绩效和员工的身心健康,其应用在当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呈展开之势.基于EAP 的企业社会工作也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传统的以企业、员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在中国实践中屡屡碰壁.文章结合我国的经济社会体制和传统文化,提出了“整体联动”的本土化企业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并对其组织方式和工作手法进行了总结.为促进这一模式的有效运用,本文进一步对其策略性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EAP作为新兴的心理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探讨了EAP在绩效沟通、职业生涯规划、裁员沟通三个具体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EAP作为新兴的心理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探讨了EAP在绩效沟通、职业生涯规划、裁员沟通三个具体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而胜任力模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就需要将员工的胜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使员工能够和企业同发展、共进步。基于此,论文从胜任力模型入手,对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创新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经营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现代化企业人力资源原有的管理模式需要加以创新,积极推广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模式有助于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加关注企业员工个性化需求,可以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对于凝聚企业内部员工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就是本文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相关内容的分析,希望可不断优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普遍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及战略,员工职业技能素质不高且结构不合理,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应通过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并给予核心员工待遇上的倾斜、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评机制、建立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等措施,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 员工参与是指员工通过一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它是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是员工激励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员工参与涉及到领导权威、企业利益、个人利益、员工素质等诸多因素,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使员工参与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缺陷。一、民营企业员工参与的必要性员工参与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之一,它不仅对企业发展,对管理质量、员工个人发展都有着巨大意义,主要体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实际运作中的咨询项目为例,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薄弱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阐述了如何借助管理咨询公司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指出了管理咨询公司的引导和方法传授、企业主的思想反省和员工的密切配合是企业员工能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变局之下,最该关注的是人;而关注人时,最该关注的是人心EAP行业的新变化2015年,EAP(员工帮助计划)行业的变化将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扩大EAP的影响力和知晓率。二是将更紧密地与市场结合,扩大服务对象,大力向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领域发展,提高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同时结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向行政事业单位提供专业服务。三是继续坚持EAP服务标准化与个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是在中国工业化初期和经济转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当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历史不长,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之中,现代企业制度也正处于建设阶段,企业经营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另外,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在我国传播和推广的历史较短,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观念也比较陈旧。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在上述因素中找到根源。综合起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根源于企业愿景和发展战略缺陷而导致的绩效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郭念伟  原敏  邹刚 《价值工程》2019,38(23):57-59
我国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遭遇发展困境。通过对企业现阶段人力资源现状的研究分析发现,中小企业发展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程度和执行方式密切相关。探索企业社会工作辅助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旨在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为企业发展、创新提供崭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质的飞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其竞争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计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起到为企业人力资源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辅助决策等重要作用,能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与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促使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努力工作。文章从统计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入手,分析统计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咸亚梅 《中外企业家》2016,(5Z):122-123
新经济时代的发展环境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就是依靠人才以及科技来维持,而人才是企业发展中的最重要的主观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在员工视角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配置主要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员工自身的个人素质,最终提升整个企业组织绩效的目标。但是,在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和企业的组织绩效仍旧是较为传统的方式,这和当前企业发展模式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我国企业在今后的发展创新中,应当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意义,更好地提升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3,(5):76-79
企业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培训还比较薄弱。本文分析总结出我国中小企业存在培训意义认识不到位、培训机构不健全、培训制度不规范等问题,认为要用全新的理念和眼光来看待并支持企业的培训工作,提出应提升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完善企业培训体系、做好企业培训需求分析等对策建议,以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小利 《企业导报》2014,(22):99-100
员工是酒店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酒店人力资源部门要想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必须要注意到员工心理方面的辅导。EAP理论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酒店员工满意度的一项企业服务理论,对于酒店员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以EAP理论为基础,对影响酒店员工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就如何提升酒店员工满意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