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5 毫秒
1.
<正> 一、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探讨和构筑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首先必须明确变革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表面上看,市场经济的提出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实际上,改革以来政府对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界定不很明确,一方面强调要维护国家的所有者地位和所有者利益,另一方面却采取了诸如“全员承包”、“无上级企业”等刺激企业追求人均收入最大化的改革措施。理论界,也有一些关于“企业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的构想,这实际上是南斯拉夫模式在我国的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改革的“两难”困境与对策———兼论设立“经理库”之必要宋光茂一、国有企业改革的“两难”困境与走出困境的前提条件在国有企业的改革推进了十多年之后,这方面的改革竟然陷入了一个两难选择的境地:要继续为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阶层放权,就形成“内部人控制”失...  相似文献   

3.
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有企业只是政府“附属物”,企业缺乏发展活力,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放权让利改革是国有企业内在“放活”动力机制下的必然选择,而经济利益如何在国家与企业、员工之间合理分配成为改革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难题.国有企业持续盈利、经营者与员工“创富”动力推动公司法人制度产生,但国有企业“创富”改革过程中重效率轻公平、社会责任有所缺失等问题在全社会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应.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改革,以“促和谐”为新的动力,减少深水区改革的阻力与内耗,才能解决国有企业使命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企业与员工持续全面发展等事关和谐社会构建成败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体制下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论●王春来李卓伟一、弱化选择经营者的控制权,实现改革观念上的突破九届人大工作报告中指出:“许多办不好的企业,主要是领导班子有问题。要完善对经营者的选聘、监督、考核和奖惩办法。”企业应该以赚取最大利润为目标。历史上的国营企业以及...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财务监督机制与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国有(控股)企业财务监督现状的分析,得出国企内部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直接监督经营者财务的机制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导致国企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而外部证券市场又未充分发育难以形成对国企财务的间接监督机制。因此,本文认为,理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关系分析法和产权理论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进行了政治经济学的分析,着重强调了国企产权改革的公正性问题.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国有资产出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产权变动引起的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调整,要防止利益过分向少数“内部人”倾斜而使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要维护劳动阶层的利益.最后,理出了有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林佩群 《生产力研究》2006,88(11):187-189
委托——代理问题现代市场经济中任何大中型企业存在的共同课题,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就在于由于最终所有者的虚拟性,必然存在“所有者代表”的角色,在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治理问题之前,必须解决所有者与所有者代表之间的治理问题。目前,我国政府“行业管理者”与“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角色不分,在所有者代表层面上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我国国有企业存在问题的根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重塑所有者代表。  相似文献   

8.
顾志群 《经济纵横》1996,(11):40-41
国有企业改革不能采取同一模式顾志群在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上,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它更多地看成是对企业的改革,总是在建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改革的重点放到了经营者身上,放在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方面。至于所有者方面的问题,比如怎样使所有者对其资产的保值增...  相似文献   

9.
目标也就是目的。改革有改革的目的。“国有企业”(本文所谈“国有企业”主要指竞争性“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所存在的“问题”。而关于“国有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各种看法。而针对“问题”相应确立的改革目标同样会是各式各样。但无论我们怎样改革,改革的根本目标不应改变。“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标与“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相一致,即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本质原因在于“资产国有制与经济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观和简单的认为“国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无助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分析马克思“重建料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要用发展的眼光把握“国有制”的本质,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作为“全民所有制”表现形式之一的“国有制”,可以转化为“个人所有制”表现形式。据此,国有企业可以从竞争领域全面退出,全面建立社会主义的“全民个人所有制”。文章最后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有观念和制度的重大转变和创新:其一,保持国有企业在竞争领域的“零规模增长”,其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制度方向是“国有资产”和“全民职工身份”的双向对等无偿置换,其三,警惕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所有者权利扭曲”现象。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的改革沸沸扬扬地进行十多年,这当中既有成功和喜悦,也有经验和教训,现在到了必须进行全面彻底改革的攻坚阶段。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若干误区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那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克服“国有制必须占主导”的传统观念,走出“产权制度改革包治百病”的理论误区,针对国有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改革战略,选择适当的渐进措施,抓住重点和难点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风险的特殊性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托代理关系是内生于国有企业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决定了国有企业中不仅存在着代理人风险,而且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风险——委托人风险。防范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风险问题的核心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出真正有行为能力、有监督积极性的合格委托人;二是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经营者选拔机制,使真正有能力的企业家成为国有企业的经营者。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营者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将具有经营能力的人才选拔到经营者的岗位上,同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努力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以钢铁工业为对象,使用独自调查的企业数据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特征和企业的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不仅努力不足,能力也不足。这意味着在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不仅缺乏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同时也缺乏对经营者合理的选拔机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问题,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实行产权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略论国有企业产权管理制度的改革王伟,王清河一、国有企业产权管理制度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我国从1979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雪枫 《经济论坛》2001,(14):16-17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进行的。应当看到,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国有企业固有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相反,随着改革的深入,许许多多新的问题又不断地暴露出来,诸如效益低下、亏损严重、资产负债率高、下岗职工逐年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缺乏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全方位的改革思路,需要从哲学的高度对国有企业的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一、国有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错位是国有企业管理弱化的根本矛盾,这一矛盾导致国有企业经营者普遍缺乏内在激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  相似文献   

16.
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五化”弊端(静态)和四大问题(动态)是我国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的深层次具体化原因。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需明确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的两大功能及七个要求,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理顺国有企业各层次的产权关系,明确各个权利主体,并相应界定产权规则,以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要解决好国有企业产权独立化和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等经济主体的重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国有企业改革固然需要改革产权问题,生产资金不足问题,社会负担沉重问题等,但这一切必须与国有企业有高素质的企业家相配套才能真正改革国有企业。人们习惯把企业的经营者看成是企业家,其实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是不能称为真正的企业家的。他们并不具有企业家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只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而真正的企业家应该是先进生产方式的开拓者、创造者并承担资产运营风险,是经营管理企业的专家。他们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创新管理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是社会化大生产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营者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将具有经营能力的人才选拔到经营者的岗位上,同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努力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该文以钢铁工业为对象,使用独自调查的企业数据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特征和企业的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不仅努力不足,能力也不足.这意味着在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不仅缺乏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同时也缺乏对经营者合理的选拔机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问题,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实行产权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的国民经济定位与改革思路刘光耀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的发展,是现实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带有战略性的全局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  相似文献   

20.
试论国有企业公司制江连海《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的任务和要求。这是转换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探索和有效途径,预示着我国企业制度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所谓公司制,在西方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