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力资源》2014,(1):70
HR来信:我公司有一名员工于2011年入职,2013年10月30日提交"辞职报告",要求于2013年11月30日离职。11月5日,公司总经理签字同意该员工的离职请求,但未将书面决定送达员工本人。自11月13日起,该员工以"加班调休"、"未休年假"等事由申请休假,直至11月30日仍未前来办理工作交接和离职手续。12月2日,公司突然收到其快递的一份"病假单"及"告知  相似文献   

2.
五问年休假     
《人力资源》2017,(3):40-42
Q 医疗期与年假冲抵么 我公司去年年初录用了1名员工从事财务工作,结果入职没多久就生了场大病,公司按规定让他休了三个月的病假.病情好转后,员工回公司上班.近期,员工提出申请十天年假.请问:像这种休了长病假的员工,公司可以拒绝他的午休假申请么?如果公司拒绝了,那医疗期可以和午休假冲抵么?还需要给他支付午休假工资么?  相似文献   

3.
我公司一名老员工,休病假已经好几个月了,想问一下上海市规定的医疗期是如何计算的,如果公司想要解除其劳动合同,该如何操作?在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时候是以实际的前十二个月工资还是以休病假前得平均工资标准为基数?我公司每年还有20天的年假,根据规定,没休完的年假可以折抵。我们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4.
前程无忧薪酬调查部在2008年6月针对带薪年假的实体情况,扶个人和企业HR两方面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调查发现:在同样的问题上,HR和员工有不同的认知;而未休年假的重要原因,个人普遍认为是公司不准休.  相似文献   

5.
Q 我公司(北京)有位员工,劳动合同期满后,公司终止了其劳动合同,并依法为其办理了离职手续,出具了离职证明.该员工离职两个半月后,突然找到公司,说是其离职后两个多月一直没找到工作,去社保中心申领失业保险金,却被告知已经超期,不能办理失业登记并领取失业保险待遇了.该员工认为,这是由于公司没有尽到告知义务所致,要求公司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6.
高清敏 《新前程》2009,(11):43-45
如果有带薪年假,你希望在几月休?上半年?下半年?还是把有限的休假时间留到年尾,以备不时之需?如果到了年尾你还没有休年假,公司真的会“按照你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假的工资报酬”吗?  相似文献   

7.
《数据》2013,(7):5-5
年假休完还想请假,担心上司不准或者脸色难看?在美国的不少公司,你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只要大大方方花钱买假期即可。据美国雅虎新闻网6月9日报道,在美国的许多公司,老板们在员工休假问题上体现了充分的灵活性。有5%的公司允许员工花钱买假期。有些员工因为想长途旅行或者多留点时间照顾孩子,需要更长的假期。而有些员工不需要太多假期,这时,他们就可以把自己的假期拿出来,由公司统一调配,出售给需要的人。那些需要更多假期的员工每年最多可额外购买7天年假。在一些更为体贴的公  相似文献   

8.
企业信息化的安全隐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一定的访问权限。但当员工离职后,我们虽然不用怀疑人力资源主管们的经验.他们可以娴熟地处理好员工离职的薪资、赔偿、法律等方面的问题,但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却没有和IT管理部门做好联动:一些员工虽然离开了.但是他们的一些身份却依然游荡在企业的网络、信息系统及数据库中.依然可能恣意地连接和占用着公司的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如何进行有效的员工离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印象中的离职管理包括:1、离职类型昅适用情形的界定;2、离职审批程序的制订;3、离职手续的具体办理等。但这只是对离职行为和离职人员起到一种规范的作用,而要减少人才流失和由此造成的损失则需做到以下几点:有许多公司高层已经意识到他们正在失去那些优秀的员工,却往往不知其因。事实上,管理者不主动了解离职员工的真正想法、对公司管理持何观点、有何建议,这是大错特错的。当员工离职时,其直接管理者应与人力资源经理一起,同离职员工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谈话,了解其想法及对企业当前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的评价;对目前激励体系效度的评…  相似文献   

10.
HR来信: 公司有一员工2008年3月入职,由于当时人事专员的疏忽,没有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工资一直正常发放,也在劳动部门那里做了用工备案,每个月按时缴纳社保.今年7月,员工要求立即离职,理由是公司没与他签订任何劳动合同,他与公司之间是事实劳动关系.因为该岗位属于专业技术岗位.如果该员工突然离职,正常的生产任务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不希望他现在就离开.请问,公司是否能够以为其办理过用工备案、缴纳社保为由,认定与其之间已经有劳动合同之实,要求补签书面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1.
带薪年假是国家赋予员工的法定权利,也是作为雇主的企业的法定义务.一般来说,年假是员工在长时间工作后感觉疲劳时的恢复方式,保证员工能够在身心上都得到休养生息,以便更好地持续工作. 但在实际工作中,员工享受带薪年假却成为一种奢侈."小张,工作还没满一年呢"、 "老王,现在公司正是用人之际,大家都要抗住啊"、"李经理,部门里出大事了,一定得请您回来处理",这是大多数员工在使用年假时经常会听到的无奈之语.中国员工工作压力大已经是公认的事实,这也必然会传导到员工的年假上.作为员工法定权利的年假,被多大程度地挤占了?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我们往往重视招聘、培训、考评、薪资等各个具体内容的操作,而忽视了其中的风险管理问题.其实,每个企业在人事管理中都可能遇到风险,如招聘失败、新政策引起员工不满、技术骨干突然离职等等,这些事件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甚至会对公司造成致命的打击.如何防范这些风险的发生,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对人的依赖更大,所以更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2014,(9):61-61
Q目前,我公司(上海)有一位"三期"员工,已经连续休了三个月的保胎假。由于该员工的预产期为今年10月,她提出要从9月开始休年假、病假、产假,待其产假结束之后再返岗工作。该员工的劳动合同将于今年9月18日届满,她本人也提出要求续签劳动合同。请问是否可以不与该员工续签劳动合同?保胎假、产假、病假的期限有无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影响非初次就业基层员工就业稳定性的因素,本研究建构了一个以就业稳定性为因变量的有序Logitics回归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可概括出如下5个结论:①80前的员工,相比90后更倾向就业稳定;②员工在前份工作中的平均月薪资越高,其就业稳定性就越低;③员工的期望年结余收入越高,其就业稳定性就越低;④员工的最低月支出越大,其就业稳定性就越低;⑤员工在离职时,如果是因为“福利”、“薪资”或“工作地点”因素而离职,更有可能在下一份工作中出现“就业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HR来信: 我公司有一员工,在入职时未谈妥劳动合同条件,在快满一个月时,该员工不愿意按照现条件签订劳动合同,随后公司发放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也办理了相应离职手续。但是一周后,人力资源部又把他招进来,结果过了半个月,员工又因为不想留在公司上班,而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6.
麦肯锡公司的研究证明:要留住能干的人才,就必须委派得力的人做他的上司.人才的离职很大程度上与其直接上司有关系.最近国外一个大型人力资源研究机构对20000名刚寓职的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令人吃惊地发现,许多人离职并非是由于薪资,比如波音公司200名离职人员中,只有40人与公司在离职时前进行了薪酬谈判,其中27人因公司给予加薪而留了下来,这27人中有25人又在一年后离开了波音,许多人离开公司的一个原因是:专人讨厌的上司.那种落后的监督管理方式是导致人才离开的重要原因.降低员工流失率,回避跳槽风险,就必须向落后的管理方式开刀.  相似文献   

17.
HR来信: 我公司厂部操作工申请的是综合计算工时制,员工每12小时一班,如果他们请一天带薪年假的话,是按照8小时计算,还是按12小时实行?如果正好排到法定节假日休息的话,需要调休一天吗?  相似文献   

18.
一提到离职,很多人浮现脑海的首先是,员工对薪酬不满意。但很多统计都说明,薪资不是导致员工离职的首要因素,和上级禾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比这个因素更重要。  相似文献   

19.
日常生活中,办理信用卡需要收入证明;买房按揭需要收入证明;考证需要工作证明;就业需要离职证明.在工作中,HR经常需要处理员工各种开具证明的申请,多数企业也能够体谅员工办事的难处,一般均会予以认真开具.但是,开具证明时,不时会碰到这样的一些情况:员工要求开具高于实际工资的收入证明,又或者填写离职证明时填写了与实际不符的离职理由.此时,不少用人单位觉得不过是“小事一桩”,不忍心拒绝员工的请求,所以也都一一答应了.然而,这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动作,实质上却会给公司埋下不小的隐患.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2014,(1):70-71
HR来信:我公司曾与外商签署品牌代理合同,合同期满后,外商提出希望将我公司部分员工转至旗下,经协商,部分员工同意向我公司提出辞职,并与外商订立新的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个别不愿意辞职的,我公司也安排至其他品牌门店。为避免法律风险,离职时公司与相应员工签署了一份《离职情况说明》,对离职后的工资计算、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