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校园为载体,以南望山地质生态园建设为研究对象,从高校旅游的特点及开发现状入手,针对中国地质大学特有的地学旅游资源,提出了一套校园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模式,并重点论述了南望山地质生态园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刘蕊  杨静  李江风 《商场现代化》2006,(33):229-230
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校园为载体,以南望山地质生态园建设为研究对象,从高校旅游的特点及开发现状入手,针对中国地质大学特有的地学旅游资源,提出了一套校园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模式,并重点论述了南望山地质生态园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但强 《商场现代化》2007,(26):225-226
校园旅游是新兴的旅游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而武汉大学具备了开发校园旅游的一切条件。本文在指出武汉大学校园旅游资源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开发其校园旅游资源的意义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开发武汉大学校园旅游资源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园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项目逐渐赢得了市场的关注。高校旅游资源丰富,其特有的优势资源深受游客青睐,但在高校校园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界定高校校园旅游概念的基础上,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高校校园旅游开发的优势、旅游客源,提出了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乡村农业生态园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农业科技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融合的新型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标志。因此,从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优势与开发潜力入手分析,探讨民族乡村旅游开发的新范式,农业生态园旅游开发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旨为民族地区政府制定"三农"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和农业生态园+田园综合体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了地质旅游业的前景,然后对螺髻山冰川地质旅游资源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了在螺髻山开展冰川地质专项旅游的设想。最后作者提出了螺髻山冰川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并阐明了开展此专项旅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园内旅游资源丰富,深受游客的青睐,国外和国内各大名校都十分注重校园旅游的开发,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旅游开发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设计和规划旅游路线,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挖掘学校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促进校园旅游的发展,给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开发校园旅游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对经济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拥有着大量的地质旅游资源,为其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西部地区的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存在着各种不足,影响了其旅游业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针对西部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了相关探讨,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地质旅游资源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阐述,为下文的展开打下了基础;第二部分,对西部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开发现状以及开发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针对前文中所分析的地质旅游资源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第四部分,总结全文,得出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王新宇 《商场现代化》2006,(11X):210-211
随着高校旅游悄然兴起,校园旅游已走进旅游市场,本文探讨了国内外校园旅游发展状况、并针对东北电力大学的旅游资源,以“六大要素”的角度来整合其旅游资源,使校园旅游更具科学性,教育性、趣味性。  相似文献   

10.
赵洋 《北方经贸》2013,(12):192-192,194
盘锦市旅游资源荟萃,最著名的有天下奇观“红海滩”、全国唯一的通代碑林——辽河碑林、辽河文化产业园区、西安现代农业生态园等,旅游业近年发展状况良好.但是盘锦市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依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和不足,应打造全新旅游产品,明确旅游产品定位,打破季节性束缚,完善法津法规.  相似文献   

11.
<正>一、蒋巷村农业旅游业发展概况20世纪90年代后期,蒋巷村以集体经济为依托,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新型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新思路,通过整合乡土文化资源,完善旅游功能设施,以低碳旅游为理念,开发建设以现代化新农村观光体验和乡村休闲度假为基础,以生态风光为背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主题公园。目前,蒋巷村已建成"四园一基地",即常盛工业园、村民蔬菜园、农民新家园、蒋巷生态园和千亩无公害粮油生产基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其他学者定义的基础上,重新界定校园旅游的概念。以武汉高校为例,进一步分析了武汉区域内校园旅游的自然环境、文化内涵、人文景观、科普教育等方面的资源现状,以及旅游品牌、旅游线路、旅游客源、游憩和科教功能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最后根据对现状的分析给出武汉高校校园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别对国内和国外高校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与此同时,运用SWOT模型针对贵州大学校园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贵州大学开展校园旅游的针对性意见及模式化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秀美乡村建设两者相互相成,本文以江西省为例,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秀美乡村建设的相互影响入手,多维度地探析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秀美乡村建设的关系,并由此得出江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秀美乡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校园旅游是新兴的旅游方式,特点十分鲜明,是城市旅游的有效组成和延伸,是文化旅游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是一种综合性强、社会效益明显的旅游形式,广西大学校园旅游资源有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深厚的历史沉淀和充裕的修学旅游资源等特点,可以开发校园观光游、高校体验游、修学求知游、休闲疗养游、会务赛事游这五大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6.
开展地质旅游,既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地质科学事业发展的新需要。构建和谐的旅游环境是地质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经济的发展为地质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创新理念是地质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旅游市场的开拓是地质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构建区域地质旅游发展战略联盟是实现地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海西经济区建设的福建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海西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从文化旅游的内涵出发,提出福建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应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以满足旅游者的文化旅游体验为出发点,借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机遇,结合福建省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现状,发挥福建省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实现福建省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以此提出基于海西经济区建设的福建省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从产业融合的背景出发,针对当前农村休闲农业以及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融合进行了观点探讨,希望为推动当前农村休闲农业以及乡村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提供经验分享。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农村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同时还要重视农村产业的科学规划和布局。当前,我国不少农村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发展农村休闲农业的观点,并结合休闲农业发展,深入进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从而促使农村地区能够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以"兵学文化"为标志的孙子文化旅游资源在山东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打产品。但是各地在开发和建设孙子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重复建设、盲目开发等。如果我们不仔细研究这些问题,找到相应的策略,这不仅不利于孙子旅游资源开发,而且还会在某种程度上破坏孙子旅游资源市场。  相似文献   

20.
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以天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钰 《北方经贸》2005,(5):64-66
文章分析了天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同时提出开发的四种模式, 最后阐明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统一化战略思想, 强调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与所处城市的建设相统一协调, 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