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三大期货市场的铜、黄豆和小麦三种主要期货品种收益率的分布与波动性的实证分析 ,论证了其时间序列存在ARCH效应 ;运用GARCH模型对这三种期货品种进行了拟合分析和统计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这三个期货品种的波动性均具有很高的持续性 ,但大连黄豆的波动持续性弱于上海铜和郑州小麦 ,其波动性受各种外部冲击的影响较大 ;通过GARCH( 1 ,1 )的市场有效性检验 ,论证了中国期货市场尚未达到弱式有效 ,市场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2.
对郑州商品交易所小麦期货市场的日流动性和波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考察流动性比率与波动性的关系时则在前人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模型。通过实证得出交易量与波动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结论。而在考察流动性比率与波动性关系时,却发现二者并没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郑州商品交易所小麦期货市场的日流动性和波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考察流动性比率与波动性的关系时则在前人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模型。通过实证得出交易量与波动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结论。而在考察流动性比率与波动性关系时,却发现二者并没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添加了外生变量的GARCH模型研究股指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对股指期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为了研究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本文在GARCH模型中加入交叉ARCH效应项和交叉GARCH项,直接研究了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间接研究了股指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套期保值强度增加对股票市场风险波动有抑制作用,并建议政府在权衡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后制定鼓励套期保值者的规则和政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检验在出现涨跌停板之后一个交易日的期货价格、波动性、交易量及持仓量的变化情况,研究了涨跌停板制度对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价格变动、波动性及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不同的期货品种,涨跌停板制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而言,涨跌停板制度并没有起到防范价格过度反应和降低市场波动性的作用,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增大了市场的波动性。并且对期货市场还是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干扰效应"。因此,建议放宽上海期货交易所涨跌停板的幅度,甚至可以考虑取消涨跌停板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下小麦期现货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的理论框架,并选取2015年我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前后两个时期各4年的周度数据,使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对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背景下小麦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强麦还是普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对于小麦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均衡关系的形成均具有促进作用;在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之前,强麦期货市场不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之后这种功能才得以形成,同时普麦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变得更为显著;小麦期货市场的影响力强于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中占据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性和股指期货市场与股指波动性两个方面回顾了美国与欧洲对股指期货交易与现货市场的关系进行的研究,目的在于澄清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关系,为股指期货市场存在合理性的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孙亚辉 《商业时代》2012,(14):80-81
股指期货的推出是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为研究其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利用沪深3 0 0指数期货合约交易数据,采用GARCH族模型分析了股指期货推出前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期货市场的引入一定程度上扰乱了股票市场的稳定性。股指期货的引入使得股票市场波动性增强,而且这种波动性的增强是由信息流动速度的加快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仅对收益率进行预测已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风险,若能对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进行准确预测,可抑制投资者在规避风险和进行套期保值时的过度投机和操纵市场行为.本文以大豆2号期货市场和黄金期货市场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分布下GARCH类模型对大豆2号与黄金期货市场波动的刻画能力,选择最优模型预测大豆2号期货和...  相似文献   

10.
文章建立多元GARCH—BEKK模型,对大连与芝加哥商品期货市场大豆的非预期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DCE和CBOT豆类期货市场的收益率之间存在单向的滞后引导关系,国内市场受芝加哥市场的影响比较明显:在波动性方面,两个市场之间有显著的同向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选用中国小麦期货市场为例,分析期货价格和未来现货价格之间的协整关系来检验期货市场效率,结果表明:我国小麦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说明了中国小麦期货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弄清目前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有效情况,以上市年份较久、市场成交规模量占比较大的玉米和小麦市场为例,选取了2006年~2016年的月度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确实有所发挥,但发挥程度仍不充分,具体品种表现差异性较大.因此,应从完善期货市场交易品种与期货合约,培育市场参与主体,加快推广“保险+期货”创新模式等方面入手推动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不断提升其在调整农产品价格和促进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期货合约引入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一直备受争议,且现阶段金融周期与宏观经济的联系也备受关注。故本文以沪深300股票指数及对应的期货合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EGARCH模型,探究股指期货的引入能否有效抑制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以及在金融周期波动下,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并从期货市场参与者的角度解释股指期货对于现货市场的作用机理。最终得出结论: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可以有效抑制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而在金融周期的剧烈波动下,股指期货的引入会反向加大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股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交易可以有效抑制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而投机交易则增大现货市场的不稳定性,并且在金融周期波动较低时,期货市场交易对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性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期货市场是国际粮价向中国粮食市场传导的最重要路径之一,为分析这种传导影响,选取芝加哥期货市场的CBOT大豆、CBOT玉米、CBOT小麦代表国际期货市场价格,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2号和玉米、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强麦代表国内期货市场价格为研究对象,进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发现,国内外粮食期货市场存在协整关系,但并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不能很好地解释彼此的变化,这主要可能是由于国内期货市场不完善等因素造成的.期货定价是国际大宗商品最重要的定价方式之一,既要完善期货等金融市场,争夺粮食定价权,又要完善市场监管,警惕国际金融市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吴忠群 《财贸经济》2011,(10):113-118
电力期货市场被视为降低电力市场风险的重要机制,但是电力期货市场本身却存在着意想不到的无效甚至失败。对此至今没有形成一致性的理论解释。本文把电力的不可储存性和电力期货交易的过程结合起来考虑,分析电力期货市场的波动性。运用不确定性下的最优决策原理,证明了电力的不可存储性对电力期货交易的影响,论述了其形成机制,分析了其运行结果。在常规的金融期货交易规则下,电力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价格拔现功能蛑因授杌者娘出而嘉央.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各经济体之间资本相互渗透,各类资本得到了更有效的配置,同时也增加了投资风险。期权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投资和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郑州商品交易所于2017年4月19日开展白糖期权交易,这无疑是中国期权市场的又一创新发展。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是白糖期权的推出会对标的期货市场波动性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选取白糖期货主力连续合约日收盘价,运用EVIEWS 8.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分析标的期货市场波动性发生的变化及影响。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05,(4):17-17
2004年河南小麦连续第九个丰收年。小麦产量达到252亿公斤。是2000年以来产量最高的一年,全国粮食产量,河南占1/10,全国小麦产量,河南占1/4,为共国和的粮食安全河南人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作为小麦生产第一大国的中国,却同时是小麦进口第二大国。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今年全国大规模的"三夏"小麦跨区机收会战于5月26日从河南省驻马店拉开帷幕,由南向北逐步推进.至6月22日,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河北等小麦主产区的机收工作相继告捷,全国已收获小麦3.2亿多亩,超过夏收小麦面积的91%;其中机收面积近2.7亿亩,机收水平84%,比上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西北、东北地区的3000多万亩春小麦将从7月初陆续开始收割.至此,全国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会战已基本结束,历时28天.  相似文献   

19.
浅析河南省粮食加工业发展面对的有利条件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全国粮食主产区,以小麦种植历史悠久、播种面积全国最大、总产量和商品率全国最高著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引发了全球对于能源危机与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视.如何通过石油期货市场来有效规避和化解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现已成为各国建立石油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对于石油期货价格波动性的研究正是利用期货市场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本文全面介绍并评价了国内外对于这一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