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路径搜索效率,避免动态分簇较多的能量消耗,提出了基于最优-最差蚂蚁系统(BWAS )的无线传感器 网络静态分簇路由算法。BWAS是对蚁群算法的改进,在路径搜寻过程中评价出最优最差蚂蚁 ,引入奖惩机制,加快了路径搜索速度。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静态分簇、簇内动态选举簇头 ,在簇头节点间运用BWAS算法搜寻从簇头节点到汇聚节点的多跳最优路径,能减少路径寻优 能量消耗,实现均衡能量管理,延长网络寿命,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通过与基于BWAS的 动态分簇和基于蚁群算法的动态分簇路由的仿真实验相比较,证实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最小跳路由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在数据汇聚上较高的能量开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UAV)数据收集的动态分簇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利用节点剩余能量来确定那些节点可以当选簇首,同时利用节点坐标位置和设定地分簇半径来划分簇的大小。该算法的优势是能最大程度地均衡每个传感器节点的能量,使整体的节点剩余的能量维持在同一水平。为了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采用蚁群算法规划了无人机数据收集的最短路径。仿真结果表明,与相同的分簇算法下传统的最小跳路由无线传感器网络相比,所提出的基于无人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UAV-WSN)在能量利用率和生命周期方面分别提升了15%和25%,并且以上两种网络的能量利用率高达70%。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中存在的能耗问题,提出了能量高 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混合MAC(EEH-MAC)算法,采用基于TDMA机制的时槽系数动态调整簇内 节点的时槽大小来降低数据的传输时延;同时,对部分不需要数据传输的节点不分配时槽来 减少能耗;按簇内节点剩余能量系数形成时槽分配顺序来减少状态转换的能耗;在簇头之间 采用CSMA/CA机制的随机分配策略进行通信。仿真结果表明,EEH-MAC协议能有效减少能耗并 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4.
结合能量收集技术,研究了放大转发双向中继网络的系统性能。基于双向中继系统中的两个端到端信噪比平衡准则,推导出了单中继选择情况下信源最优的功率分配方案和中继最优的能量收集比例。仿真结果证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最好的系统性能。通过比较发现,能量收集双向中继网络比传统双向中继网络能够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蜂群网络是一种由大量节点组成的分层、多簇结构的无线通信网络。重点研究了多信道条件下功率优化控制问题及措施,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分布式功率控制方法。该博弈问题的价格因子设计考虑了网络节点重要度因子的影响,每个节点根据连接关系评估得到全网节点的重要度因子。给出了分布式价格功率控制算法。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典型场景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收敛,保证簇首、核心节点等高重要度节点的干扰容限,提高网络的可靠性,达到系统总体效用最优。  相似文献   

6.
把产业看作是网络中的节点,将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联系看作是网络中的边,实证地研究了英国产业结构网络的性质。研究表明,该网络是一个小世界网络,具有小的平均最短距离和大的簇系数,且其度分布服从双段幂律分布,度度相关系数为负值,度与簇系数则显示出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节点快速移动过程中网络建立时间较长,数据端到端传输时延无法得到可靠保 障,并且由于维护动态网络连接性造成网络开销较大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线自组网 路由协议,通过分簇算法快速将网络分为多个簇,每个簇包括簇首节点、成员节点和簇间网 关节点。该协议能够应用于快速移动节点构成的高动态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实现了先应式和 反应式路由算法进行了有机结合,能够在快速变化的拓扑结构中为未知路由提供优化的路由 结果,利用较小的网络开销实现网络快速构建和数据端到端的实时传输。  相似文献   

8.
《商》2016,(14):269-270
本文将产业作为网络中的节点,利用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将产业之间的联系看作是网路中的边,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并借用平均最短距离、平均簇系数、度分布、度-度相关性、介数中心性等概念对产业结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网络具有小的平均最短距离和较大的簇系数,是一个小世界网络。  相似文献   

9.
针对有损低功耗网络(Low-power and Lossy Network,LLN)中由于无线链路的有损特性以及节点部署不均匀无法有效实现网络能量均衡,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均衡的高效低时延路由算法(Efficient Low Latency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Energy Balance in Low-Power and Lossy Networks,ELLEB-RPL)。该算法采用“ELLEB组网”策略,使得节点能够有效避免在DODAG(Destination Oriented Directed Acyclic Graph)间来回切换;通过采用“最优父节点选择”策略,使得节点选择的父节点达到最优;通过采用“流量自适应分配”策略,达到网络能量均衡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ELLEB-RPL在Sink节点平均吞吐量、网络平均寿命以及端到端时延上均有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分簇过程中的时延,基于最小生成树的单向比较优势提出簇首快速推举方法,并提出改进的分簇协作频谱感知算法,分析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算法首先基于最小划分对所有次用户节点进行分簇,簇内节点根据设置的评价条件进行性能比较,推举簇首。由簇首进行本地簇内频谱检测,并上传检测结果,最后融合中心在簇首间实现协作的频谱检测。在瑞利信道条件下,仿真显示在大信噪比时,融合中心应用AND规则,系统具有较小的虚警率,所提算法检测性能优;小信噪比时,应用OR规则能扩展系统的有效检测区间,所提算法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检测性能较差,但簇内信道效率提高了n-1倍。  相似文献   

11.
无线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因节点众多、通信开放、资源有限,且通常部署在无人值守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安全脆弱性。提出了基于具有能量高效特征巡查机制的WSN安全应对模式,设计出了一种融合信誉评估与巡查机制的WSN安全成簇算法:首先构建簇化层次式网络模型,基于节点的剩余能量和簇质心距离选取簇头节点,提升节点能量消耗的均衡性;并建立节点信誉评估模型,通过巡查机制随机检测节点的通信行为,基于节点行为对信息安全的威胁程度,利用指数函数计算并及时更新节点的信誉值,放大性地惩罚节点的异常行为,有助于节能和快速发现恶意节点。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均衡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消耗,在不明显缩短网络生命周期的情况下,对无线传感网中恶意节点具有较高的检测速率和97%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容错性和传输稳定性,实现网络负载 均衡,提出了一种仿血管路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容错路由算法。研究了人体血管路径特 性及属性关联,对网 络节点分区域等级标定并以不同概率值进行静态分簇,运用改进的蚁群算法BWAS(最优最差 蚂蚁系统)生成节点路 径,以路径信息素值作为传输路径的选择概率建立仿血管拓扑结构路由。因具有多条传输路 径并选择最高概率 作为传输路由, 避免了因节点或链路故障导致数据的延迟或丢失,提高了网络故障容错性和 传输稳定性,实现了网络能耗均衡。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具有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能量采集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虽然有能量吸收,但是因能量依然非常珍贵,如何优化路由协议,提高能量利用率,延长网络寿命仍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为求解高能效的路由,提出了一种采用遗传算法的高能效路由算法,建立考虑节点的吸收能量、剩余能量、消耗能量和浪费能量的适应函数,用遗传算法寻找全局最优路径。将该适应函数与3种其他适应函数作对比,其他3种适应函数分别为只考虑路径能耗最小的适应函数,考虑路径能耗与路径上节点的吸收能量、剩余能量的适应函数以及考虑路径能耗与网络中所有节点的浪费能量的适应函数。采用遗传算法解出4种路由,通过仿真分析可知,所提出的路由算法能量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传感器网络是近几年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分簇的拓扑控制就是通过选取足够的链路作为网络的通信骨干,来减小网络控制和维护的开销。分簇结构由于其易于管理、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较好,在传感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此许多分簇协议被不断地提出和改进。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垂直切换算法中未能考虑能效这一关键因素,提出了一种能效最优的垂直切换算法,算法核心是移动终端检测并计算来至不同候选网络中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各候选小区中的系统容量,以候选小区中每单位能量所能提供的容量作为判决准则切入到最佳网络,同时结合传统的网络因子对多属性判决算法进行能效扩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单位能量容量的切换算法较传统的切换算法节省10%左右的能量,扩展的多属性判决算法较传统的切换算法节省7%〗左右的能量,同时减少了“乒乓效应”,提高了用户的通信体验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抑制小区间干扰提高系统性能,基于异构网络提出了一种分步基站分簇方法。该方法首先依据期望用户受到的除主服务基站之外的其余基站的信号干扰强度,确定待分簇基站集合;然后根据期望用户接收到待选集合中各个基站的信号强度,确定最终参与协作的基站集合。分步基站分簇方法通过缩小用户选择范围,同时综合考虑用户所在小区的信号强度和周围基站的干扰信号强度进行协作基站分簇。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功率最大法和阈值法,基于分步的基站分簇方法具有更高的用户端传输速率,更好地提升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1992—2015年的中国各个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分析了货运量对GDP的影响。通过对模型选取的比较,得出固定效应截面成员加权变系数模型为最优选择,同时模型的回归结果得出:GDP与货运量存在协整关系,总体看货运量每增加1万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1303亿元,除北京外,其他地区货运量对其区域生产总值均有正向作用,每增加1单位货运量对带动区域生产总值提升的范围在6%~50%,宁夏带动作用最小而吉林带动作用最大,货运量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差距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8.
因为经过不同作业线路提供的物流运输服务,可导致作业公司的不同运营成本或接受服务的顾客的不同满意度。在作业量、作业频率不同的情况下,物流运输服务提供公司选择FC网络或者选择HS网络作业策略,将导致该公司不同的作业成本与最优利润,也决定了运输服务不同的最优价格。  相似文献   

19.
李杰 《商》2016,(4):252
从决策者的角度出发,本文应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旨在构建了一个最优闭环供应链网络。然后,以收集中心的最小缺陷率和最短运营周期将模型扩展为多目标规划模型。最终,应用加权法与距离法于复印机再制造实例分析中,并借助价值路径法比较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典型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分类,总结了分簇路由协议的研究进展。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从同构型网络向异构型网络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指出了路由协议向节点间相互协作的发展方向,并且在设计路由协作算法时可采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极为相似的多Agent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