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颠簸前行中的日本经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2002年和2003年,日本经济已保持了连续两年的恢复性增长,这使得关注日本经济的人们依稀看到了景气恢复的曙光。那么,这一希望之光最终能否驱散笼罩日本经济l0年之久的阴霾,目前各方看法仍不尽一致.在此情况之下,2004年日本经济的表现就显得尤为引人注目。为此,我们组织了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日本研究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从总体、内需、财政、货币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雇佣等角度,对2004年的日本经济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日本经济今后的走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日本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10年日本经济停滞不前,一方面对外经济状况不佳:日元对美元汇率技术下跌。且不断加剧;出口增长放缓,贸易顺差连续下滑,另一方面国内宏观经济状况严峻;失业率不断上升,内需不振;通货紧缩逐步加深;工业增长持续低迷,工业生产与效益下降,究其原因,用内外均衡模型理论分析得出,日本经济没有达到均衡的0点,内外均衡遭到了破坏,而展望今后的日本经济和日元走势,基于日本财政状况的恶化及货币政策的失效,估计还不会导致资本的大量外流。也不会对资本流动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结构改革也将可能引致日元升值。  相似文献   

3.
自1985年9月日元急剧升值以后,日本经济经过一年零十个月的调整,不仅成功地恢复景气,而且再次以较强的势头实现增长,本文拟就日本经济景气迅速恢复的原因及日本今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趋势做些探讨。一、牵引日本经济的几大因素日本经济素以贸易为动力,以外需牵动  相似文献   

4.
战后40余年,日本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那么,今后日本经济的前景又将如何?对此,日本经济学家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占上风的看法是:90年代日本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国内的高度需求及经济的国际化将牵引日本经济以年均实际增长5%的速度继续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大国,在援助、国际和全球环境等方面的责任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5.
日本经济在二战以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一度成为后进国家的榜样,其发展模式也被广为借鉴。然而,“经济奇迹”过后,一直被经济学家看好的日本经济出现严重的“泡沫”,随着经济泡沫的破灭,日本陷入了长期停滞。这与日本的超稳定经济结构关系很大.日本的超稳定经济结构既造就了早期的高速增长,也是经济泡沫的主要成因,还是长期衰退的决定因素。这种超稳定结构是日本经济今后发展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2007年GDP增长再创新高,增速约达11.5%,目前经济高增长是否具有持续性?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经济保持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不足为奇,韩国、日本等国家也正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国民实力和经济水平才大步跃升为亚洲发达国家的行列。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严重“二元经济”遗留问题,城市化水平低、农村经济十分落后,而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因此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取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好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将倍增,反之不然。[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日本《产经新闻》4月26日】中国经济已开始减速,人们普遍认为这种趋势今后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的股价在半年内下跌了一半,政府不得不出面救市;另一方面,物价上涨的势头依然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连续5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的中国经济正在形成“拐点”。  相似文献   

8.
8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咄咄逼人,除了在汽车,机器人,半导体等重要领域压倒了美国取得世界第一以外,在国际金融业方面,世界排名前几名的大商业银行都是日本银行。1987年,日本经济学家正村公宏在《东洋经济》上发表的论文中指出,虽然现在“美国世纪还没有结束,但到21世纪就会成为日本世纪”,然而进入90年代,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进入长期衰退之中,1992-1994年日本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不到1%,1995年经济勉强回升,增长率也仅为1.4%,1996年因政策性刺激作用滞后发生,经济出乎意料地增长了3.5%,1997年是世界经济在动汇中增长较快的一年,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欧盟经济平衡回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虽然有一部分遭到金融危机,但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与上述世界经济总体发展形势相比较,可以说日本经济在风雨飘摇中渡过了1997年,1997年日本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日本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及其改革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系蔡新华一、困难重重的日本经济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遇上了一系列的麻烦。首先是泡沫经济的崩溃。1986年至1989年,日本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超常规猛涨,在此期间,日本GDP每年增长约为5~6%,4年内仅...  相似文献   

10.
赖智慧 《新财经》2014,(1):30-39
喧嚣的2013年已经远去,令人期待的2014年刚刚到来,年轮交替之际,对中国以及全球经济的回顾与展望或许有着别样的意义。 从全球范围看,刚刚过去的2013年,世界经济依然行进在坎坷复苏的道路上。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继续巩固,美国和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通道,欧元区结束衰退并呈复苏迹象。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步入结构调整进程中,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外需下降以及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退出预期的提升等因素,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 刚刚到来的2014年,全球经济会出现怎样的格局呢?联合国2013年12月中旬发布了《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015年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上升到3.3%。和2013年大约只有2.1%的增长幅度相比,今后两年世界经济将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在世界经济缓慢增长、日本经济脱离低谷、在期待与不安中缓慢复苏的背景下,其拉动日本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因的出口持续增加,进出口均创历史新高,贸易盈余递增。这主要得力于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的支撑,中国首次成为日本最大的山口贸易国。预计2004年日本对外贸易仍将有所增长,但也不排除国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7年10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5.2%。美国增长1.9%;欧元区增长2.5%;日本增长2.0%;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8.1%。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趋缓,增长4.8%。美国增长1.9%;欧元区增长2.1%;日本增长1.7%;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7.4%(见表1)。  相似文献   

13.
从世界技术活动中心和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角度分析,“太平洋世纪”即将来临。预计在2020-2040年日本将有望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在2060-2080年将成为世界技术活动中心,那时以日本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将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日本经济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极为关注。但是,对日本经济走势的分析目前还尚难定论,还需要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我们组织了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日本研究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从总体、内需、财政、货币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雇佣等角度,对2003年的日本经济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日本经济今后的走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与日本是亚太地区两大经济强国,亚太地区的经济与美日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美日两国是亚太各国、各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最大的投资者和援助国。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袭后,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持续增长,严太地区经济总的来说仍保持着增长的势头。然而,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大幅下滑,而日本经济又进一步恶化,美日两国的经济衰退对整个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将放慢,国际贸易增幅将大幅回落。2001年,上海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可能下降,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制定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5,(42):29-30
只要到欧洲去走一走就会明显地感觉到,投资者等待了15年之久的日本复苏现在已经成为现实。在中国出现经济增长现实的时候,欧洲人认为日本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成熟的经济,因而没有中国经济增长的那种威胁色彩。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全球三大经济体,即美国经济、日本经济和欧盟经济中,美国经济最强,其次是日本经济,欧盟经济则排在最后。在新的一年中,尽管上述三大经济体经济还会增长,不过由于面对诸多负面因数,总的说来,不管是美国经济还是日本经济,甚至欧洲经济,其增长速度都会减慢。  相似文献   

18.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7月29日】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变阶段正在到来,单纯依靠增加工厂和车间数量那样的简单的量的扩大而带来经济的发展的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开始结束了吧。今后经济的增长应该会向“拥有很多优秀的大企业”这样的方向发展,然而这一过程的转变也很难说是一帆风顺的。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评论》2005,(39):33-33
日本央行近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尽管日本经济连续两年增长且消费者支出不断上升,但日本民众仍对经济前景极度悲观,担心收入降低、税收增加、养老金减少和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物     
《中国经济快讯》2014,(8):10-10
我们要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较高的就业率,中国现在对全球增长贡献接近30%,甚至今后再低一点都有可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像2009年和2010年那样中国贡献全球增长50%,那是不可持续的,他呼吁各国一起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