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功能区框架下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功能区这一概念的提出,丰富了我国区域发展的理论,必将优化我国的空间结构,提高开发效率,增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有效地保护好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而发展战略正确与否决定着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成败,本文将在主体功能区框架下对产业发展战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保定市城镇发展格局,认为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应采取不同城镇发展策略,位于优化开发区的保定市区打造保定市都市圈,调整产业结构、退二进三,重点开发区重点发展保定市三个次中心以及平原区重点城镇,限制开发区限制城镇发展,禁止开发区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取消城镇。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报告》2007,(157):1-18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作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重要政策之一,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必须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遵循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按照构建主体功能区的要求,积极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科学、系统、可操作的产业政策体系,促进主体功能区产业错位、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视角看,主体功能区对区域发展理论的创新就是空间资源价值的新拓展,空间功能互补性的新发现,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结构极化规律的认识。主体功能区对区域发展实践的影响就是在空间结构极化的情况下重构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秩序。  相似文献   

5.
《调查研究报告》2007,(164):1-16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可概括为1334的框架。即1个总体要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其基本内涵是各地区比较优势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发挥、各地区人民都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3个基础环境:全国统一市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适性环保规制;3类区域政策:四大板块、功能区、问题区;4个实现机制: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总之,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是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进一步细化,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6.
《调查研究报告》2007,(155):1-17
为降低人口生育率,加快禁止和限制开发区超载人口向重点和优化开发区迁移并稳定就业和常住,要重视经济激励引导生育行为;改革户籍制度,提升待迁人口人力资本,提高迁移的可能性和能动性;改革土地制度,提高农民资产流动性和可变现性,引导迁移人口新获财富向重点和优化开发区而不是往原籍配置;改革政府绩效考核体制,支持政策要和人口迁出(入)挂钩;改革政府决策体制,使迁移人口参与迁入地决策;完善地方政府税种结构,使之有稳定筹资渠道为增量人口提供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7.
《调查研究报告》2007,(158):1-17
在促进主体功能区形成过程中,政府应通过各种投资政策工具来实现各功能区的可持续增长和区域间的均衡发展。今后应根据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出台按功能区分类的投资管理政策,加大中央财政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投入。同时要改进现有管理体制,统筹政府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社会投资领域,应在现有产业发展规划和导向目录的基础上加入主体功能区元素,出台按主体功能区分类的投资导向目录,以强化政策的指导力度。  相似文献   

8.
《调查研究报告》2007,(148):1-19
从“一五”计划开始,中央政府在不同的时期,实施了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在缓解某些区域问题的同时,通常会加重另外一些区域问题。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和战略的一个重大创新,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体功能区研究进展与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国家"十二五"期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基本概念、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实施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对当前国内主体功能区划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薄弱环节及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中央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决定,明确主体功能区范围、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区域政策,《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文件明确提出:"实现主体功能区定位要调整完善财政政策,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完善中央和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增加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政策作为影响最为深远、效果最为直接的宏观调控工具,如何发挥其在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作用,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天津市实际情况和特点,明确了天津市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总体思路、政策机制以及配套设计,并提出推动天津市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江磊  海新权 《发展》2014,(11):94-95
本文研究了在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甘肃省中草药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中草药产业化发展因素,提出了促进中草药产业化发展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品牌战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主体功能区:区域发展理论新境界和实践新格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视角看,主体功能区对区域发展理论的创新就是空间资源价值的新拓展,空间功能互补性的新发现,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结构极化规律的认识。主体功能区对区域发展实践的影响就是在空间结构极化的情况下重构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秩序。  相似文献   

13.
《调查研究报告》2007,(169):1-2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同时明确提出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本文分别针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调查研究报告》2007,(154):1-20
我国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环境特征、生态功能存在着显著差异,本报告首先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概述了我国现行环境政策存在的若干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为促进资源空间配置的优化,使人口、经济活动等的分布能够与各个区域的资源、环境、生态的承载能力相匹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制定分区域管理的环境政策的原则、政策思路和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区域是经济社会的载体,是人与自然共存互动的空间形式。国家经济是由各地区区域经济有机组合而成,因此,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一直就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战略在空间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针对勐海县作为国家和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限制开发区,文章分析了勐海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勐海县茶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云南各主体功能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从而导致区域创新模式的选择也有差异.云南省的优化开发区属于经济成熟区,应选择自主创新发展模式,重点开发区与限制开发区分别属于经济成长区和欠发达地区,创新模式的选择都是模仿创新,沿边开发区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应选择模仿创新和区域合作创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报告》2007,(242):1-26
迄今为止,我国依然维持城乡分治、政府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制度。一方面,造成农村与城市土地分属不同法律约束,由不同机构管理,形成不同的市场和权利体系;另一方面,形成只要涉及农地变为建设用地,就要通过政府征地,任何单位建设用地都要使用国有土地。这种制度使政府成为农地变为建设用地的唯一决定者,成为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唯一供应商。本报告强调了以建设主体功能区为契机进行国土规划的必要性,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制定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并按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设计了相应的土地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罗海平  凌丹 《特区经济》2013,(10):19-20
本文阐述了主体功能区的科学内涵,指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特点,并对完善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进行了系统研讨。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国家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推进落实这一战略需要各项政策的配套。文章在回顾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及分析现有环境规划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结合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及对环境规划的需求,指出应实现环境规划战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