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科技培训》2010,(9):39-39
近几年,浙江省萧山的苗木界人士开始尝试苗木出口,虽然其数量在当地苗木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毕竟为花木业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苗木内销的压力。说起萧山的苗木出口,就不得不提起丰东妙林花木场场长邵妙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掌握丰富的市场信息又拥有先进技术的苗农,把目光又转向园林绿化工程,纷纷成立园林绿化工程公司,把园林绿化做成了主业,并不断扩展业务。其中,该市的浩林苗木公司业务就做到了首都北京,美人梅、红宝石海棠等当地优质树种植进了“中南海”。目前,该市已有金丝达、花木场、北海园林等园林绿化工程公司10多家,每年对外承揽的工程额近亿元。  相似文献   

3.
方回春是淳安县临岐镇瑶山乡琅坑村人,今年37岁,高高的身材,显得其精明能干、头脑灵光,在临岐镇乃至淳安县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育苗能人。他依靠科技和信息,加大投入,培育山核桃、桂花等名贵苗木,走上了致富路。今年计划出售标准山核桃苗木7万余株,平均单价2元左右,光山核桃苗木一项收入就达14万余元。  相似文献   

4.
马灿 《致富之友》2005,(2):25-25
龟老板不姓“龟”。由于做龟苓膏是用山龟及药材直接熬制,他的店铺上又摆放着很多山龟,“龟老板”的绰号就这样传开了。20多年前,黎土强还是一个食不裹腹的贫苦农民;20多年后,他在广东湛江、廉江、吴川及茂名市开了多家”龟老板凉茶”连锁店.成为粤西最大的品牌凉茶店老板。  相似文献   

5.
陈迁进 《浙江林业》2007,(11):10-11
金华,古称婺州,有“小邹鲁”之称,三面环山,枕山抱水,1800多年的悠悠历史,凝结成了具有金华地方特色的婺州园林文化,金华先后被评为“中国苗木(盆景)之乡”、“中国茶花之乡”、“中国花卉之乡”、“中国桂花之乡”、“中国佛手之乡”。2006年还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6.
早就听说东阳有个"育桂人"叫胡祖兰,他栽培的"状元红"桂花在省内外都特别有名。"状元红"声名远扬,培育出"状元红"的胡祖兰也称得上是种桂花的"状元"了。近日,笔者慕名来到东阳市绿峰珍稀苗木场,这里距东阳城区15公里,北面便是清澈的白溪江。苗木场里种满了高低不等的桂花树,株株挺拔秀美、生机勃勃,给静谧的泮田村增添了一份靓丽。  相似文献   

7.
桂花的快速无性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把桂花视为改善环境、绿化城市的观赏花卉,深受人们喜爱。为快速培育桂花苗木,下面介绍几种无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临近的云霄县、漳浦县、长泰县都跑遍了,几个月下来都没找到一个合适建猪场的地方,500头母猪还寄养在别人的养猪场里。”5月23日,漳州市“市级城市副食品(生猪)基地”、漳州顺益养猪场老板郭瑞花一脸愁容地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9.
李芳萍 《农家之友》2009,(18):52-52
炎炎夏日,正是许多农民朋友挥汗如雨抢割抢种的农忙季节,而临桂县临桂镇灵山村委的“制种大王”秦德林却在家里舒服地吹着风扇,他高兴地告诉笔者,制种让他不必在三伏天里挥镰抢收,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今年家里的10亩“制种”田还将给他带来3万多元的收入。如今,临桂镇活跃着400多户像秦德林这样的“有种”农民,他们用金色的种子铺就了致富之路。临桂镇农民制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0.
“马泗乡农民种刀豆赚了,一亩刀豆一季纯赚一千多。”忻城县马泗乡的一位黄姓菜农推着一车刚从田里采摘下来的法国刀豆高兴地告诉笔者。  相似文献   

11.
近日,笔者来到天等县上映乡伏桃屯,只见路旁停靠一长排车辆,人头涌动,田地里水果飘香,隐约可见采摘的人群。经过了解,原来是各地客商、县城慕名而来及过往行人到伏桃屯采摘、购买天等小有名气的“伏桃葡萄”、“伏桃桂花梨”。  相似文献   

12.
让顾客参与     
日本有家“老板无主意”商店,店老板名叫小柳茂孝。所谓老板无主意,就是商店进什么货,不是由老板决定,而是顾客替老板出主意,告诉商店应经营什么项目,老板则给出主意的顾客以各种奖励。小柳茂孝的“老板无主意”商店开业以后,顾客盈门,买卖兴隆,每天来采购的人络绎不绝。目前在日本,类似“老板无主意”的商店已有多家。让顾客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它表现在推销的各个方面。美国国际造纸公司一家著名的造纸跨国企业。该公司在  相似文献   

13.
<正>在湖北省有名的苗木生产大镇孝昌周巷镇,有一群年轻创客,成立花木专业联合社,用全新理念、技术种植经营苗木,一季度销售额就达到了9700多万元。近日,笔者在周巷镇"梦里花园"创客中心,见到了这群充满活力的新农人。领头的叫沈腾,29岁。2013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回乡发展高端苗木栽培。当时的周巷镇苗木种植已有相当规模,不料当他邀请多家苗木上市公司前来考察时,别人一棵苗也没看中。  相似文献   

14.
鄂州市华容镇是全省老区乡镇,胡铺村又是全市扶贫开发对象。工作队进村后,帮助村里因“水”制宜制定了五年养殖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方案,提出了科技兴“水”、基地连“水”、扶贫帮“水”、能人讲“水”的工作思路。针对该村原来人均纯收入只有700多元的实际情况,工作队同村干部一起首先找到养殖能人陈育军取经,把他作为水产致富户在全村作巡回报告。一连十多天,他走村串户讲了15场次,嗓子都嘶哑了,连吞水都感觉痛,尽管如此,他走一处讲一处,到鱼池旁指导一处,发送资料一处,每天累得腰酸背疼,从不叫一声累。  相似文献   

15.
近日,笔者走进昭平县走马乡思庇屯村民严元昭新建不久的楼房里,只见其内部装修精致,电冰箱、大彩电、洗衣机等“大件电器”一样不少。严元昭告诉笔者,这都是他们家这些年来“多条腿”走路走出来的好生活。  相似文献   

16.
桂存义,南京市浦口区农产品营销协会会长、凤凰泉水产专业合作社社长,周围的人都习惯地称呼他“桂老板”。1951年他出生于浦口区汤泉镇凤凰村的一个十分穷苦的家庭。如今,经过多年在水产养殖和苗木花卉方面的苦心经营,当拥有近千万元资产的桂老板,回忆起小时侯的苦难生活时,总是面带微笑地说:“苦难的经历是人生的财富,它可以激励我发奋图强”。50多年来,先后在汤泉镇苗木场、水产养殖场和村委会等工作过的丰富经历练就了桂存义全方位的才能,特别是他在水产养殖和苗木花卉方面生产经营的知识和经验总是令人叹服。“船小经不起大浪,合作才是…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在余庆县小腮镇桥底村民组张德明家新建的房屋大门旁见到一幅用他夫妻俩的名字开头的对联:“德明走南闯北历尽艰辛造就华居大厦,群珍勤俭节约持家有方修建玉宇琼楼”,这幅对联道出了桥底人殷实而不浮躁,多业并举发家致富的故事。老农李付忠告诉笔者一组数据:桥底68户200多口人,存款上万元的近20户;家家户户冬天都熬麻糖,一个冬季可收入2000∽3000元;专门种蔬菜的有7户,年收入上万元的有6户;每年外出务工的有五、六十人,都是搞技术的,有泥水工、木工等,光泥水工就有50多人。“一路三经”走富路。…  相似文献   

18.
幽默笑话     
没工夫长个儿汤姆是个个儿很小而又害羞的孩子。他是办公室的勤杂工,累死累活,一星期也只能挣到6元。一天他终于鼓足勇气,去找老板要求加工钱。老板说:“你是个诚实的孩子,不是懒骨头,你想加多少?”汤姆回答说:“我想一星期加4元不为多吧?”“哎呀,你这么点大的个儿也要10元一星期?”老板说。汤姆回答说:“我知道,就我的年龄来说,我的个儿是太小了,但把实话跟您说了吧,自从我到这里来工作,就忙得没工夫长个儿了。”  相似文献   

19.
上海,201 3年2月4日. 舒家香(中),安徽泗县人,52岁,他和同村的四个熟人一起在上海打工已有5个年头.他们都是做路基的筑路工人,一年之中在外干半年,另外半年在家务农.2012年,他们的月工资已经涨到了3000多块.但老舒告诉笔者,年前回家老板只给了每个人几百块的路费,说是剩下的7000多块腊月底打到银行卡里.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风险     
“去年广东省和惠州市的冬种生产现场会都在惠东县马铃薯专业大镇——铁涌镇召开,意味着冬种马铃薯效益好,这坚定了我投资的信念。”2月13日,惠东县平山锦湖鞋厂老板李乃忠告诉记者,鞋业不景气,种马铃薯是他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广东发展冬种马铃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省农业厅计划2010年全省冬种马铃薯面积达100万亩,仅惠东就有12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