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外部经济行为,包括生产、交换和消费行为、风险规避行为,论证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可使农户获得更大收益,有效改变农户在市场上的交易地位,提高谈判能力,减弱交易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抵抗市场风险的减振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扩大了农业生产专业分工的精细程度,为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农业资源提供了可靠的渠道。  相似文献   

2.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虚拟经济则是以有价证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主要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金融领域.虚拟经济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但又与实体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过度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不良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经济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虚拟资本以增值为目的进行独立化运作的权益交易。虚拟经济具有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四个方面的特征。虚拟经济的出现及其发展是实体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如果虚拟经济的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阶段和水平,虚拟经济的优点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相反,其不利影响会有所放大。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最容易被忽视的是管理缺位导致过度发展而伤害到实体经济,因此要找到有效的控制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措施,以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虚拟经济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虚拟资本以增值为目的,进行独立化运作的权益,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外汇等虚拟资本的交易及其基础上的各种契约关系。虚拟资本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目前虚拟经济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伴随着实体经济的的告诉发展,虚拟经济也逐渐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且二者之间有着难以理清的复杂关系,并且相互作用,但是又不完全重合。作为现代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新的生命力,虚拟经济如何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协调好和实体经济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是本文介绍的重点,也希望对我国实体和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虚拟经济”是经济界热论的话题。“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 ,而其规模又远远地超出实体经济规模 ,它体现的是一种权益的交易 ,曾经被认为扩大了的风险。近来研究发现虚拟经济有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大和 《价格月刊》2012,(10):86-89
在对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内涵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将虚拟经济风险划分为机构系统性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机构和市场融合系统性风险以及虚拟经济整体角度系统性风险等类型,并详细阐述了系统性风险的特征,进而对各项系统性风险概念进行了辨析,以期为虚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共同构成一个现代社会的经济体系。在我国,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经济虚拟化趋势日益突出,加之现有实体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相对乏力,使得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能否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成为能否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具体分析,结合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对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的协调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从虚拟经济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视角,结合几次重大金融危机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不难发现,现代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发展虚拟经济必须把握好度。适度的虚拟经济可以有力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过度的虚拟经济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重大损害。当前,在发展我国的虚拟经济中,我国必须要增强信心,认真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从国情出发,正确认识虚拟经济的基本特征,妥善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既要注意发展其正面作用,又要严加防范其消极影响,掌握好虚拟经济的发展节奏和程度,增强金融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虚拟经济及其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已经成为虚拟经济的全球化,尽管虚拟经济在我国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由中航油、国储铜等事件可以看出其高风险性却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与成本支撑的实体经济不同,虚拟经济是心里支撑的价格系统,具有内在的风险。虚拟经济风险往往带来经济危机,所以需要建立风险预警系统进行防范,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1.
将主成分分析(PC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结合,提出了一种适用小样本空间的财务风险模型:PCA—LSSVM模型。以传统年度财务指标为基础,通过主成分分析,简化了输入变量,并利用LSSVM作为判别企业风险等级的工具。该模型可以在纺织行业中的上市公司选中1个或多个企业参与,避免了传统算法模型在解决财务风险预测的缺陷。算例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模型能有效地提高预警方案的可行性,为财务风险的在线实施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2.
投资者借贷投资是现代金融市场的常态。信息不对称及其带来的风险收益不对称和风险转移问题,会造成资产价格泡沫。文章引入贷款价值比进一步扩展了Allen-Gale模型,并用贷款价值比的动态变化来说明资产价格泡沫生成的内在机理及其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贷款价值比动态调整的模拟得出:贷款价值比越大,资产价格泡沫越大。因此,降低贷款价值比是遏制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经济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作为异军突起的金融企业,在资本回笼、流通和管理方面功不可没,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形式的多样化,经济风险自然也是无处不在的.对我国而言,高速发展的金融在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尤其对于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金融业而言更是如此.自08年美国发生的次货危机以来,经济风暴席卷全球,蔓延至今.作为当代经济学的本科生,笔者将在此文中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杨宽欣 《北方经贸》2007,(11):44-45
虚拟经济是应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而出现的一种经济形式,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归根结底制约着虚拟经济的价格波动。从虚拟经济的发展方向看,它不可能脱离实体经济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而只能根据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予以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应依据本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发展虚拟经济,不可盲目照搬发达国家虚拟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投资工具。  相似文献   

15.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发展规模是否适度影响着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试从资本市场效率的角度探讨检验虚拟经济是否适度的方法,并对中国资本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国资本市场效率不高,致使虚拟经济规模不适度的结论,同时初步分析了造成虚拟经济规模不适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新思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强化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课题.本文就企业传统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新思路,以推进现代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完善现代金融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金融安全是产业安全的核心,在改革开放中加快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在发展壮大金融产业中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一项关系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文章指出,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是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需要;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是扩大就业特别是鼓励创业的需要;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是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完善金融体系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文章强调,通过金融产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保证。文章对如何加快金融产业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一是要加强和改善金融调控;二是要制定一个金融产业发展的中长期整体规划;三是要尽快把我国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四是要调整银行组织结构;五是要重视发展保险业;六是要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风险管理等重要功能,它是社会的"稳定器",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力量.目前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保险业安全状况良好.文章提出,保险产业安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防范、化解保险风险和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机制和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改进保险监管,切实建立维护保险产业安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Empirical studies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without including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NBFIs) will likely generate biased empirical results. This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that NBFIs can have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using cross-country data for both emerging and advanced countries. This finding suggests that these non-bank institutions, often loosely regulated, may introduce an excessive level of risk into the financial sector and the general economy. I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urrent global financial crises where NBFIs, such as investment bank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introduced an excessive level of risk into the global economy. Hence, policy-makers may need to consider more timely and effective regulation of NBFIs and insure that adequate transparency and disclosure is provided to all financial markets participants.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房地产市场过热与风险预警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从消费与投资两方面来说,1998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仅是以往“存量需求”的释放,而不是潜在需求真正地转化为有效需求。这一过程又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的支撑和代际收益的转移,这自然导致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和价值的严重高估,造成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与价值的严重背离和房地产泡沫的出现。面对中国房地产价格快速飚升的威胁,为了避免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金融稳定以及国内经济的未来发展,首先要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入手,建立房地产价格失衡预警指标体系、建立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失衡的预警指标并提高金融机构风险测量能力。同时政府要在土地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和住房政策等方面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