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货币政策是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从而调节经济各变量,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很重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是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从而调节经济各变量,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很重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4.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随着金融运行机制的变化,货币政策也将面临着许多新的变数,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传递机制、政策效应都将发生许多变化.为了使货币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作用,应当对我国今后的货币政策在政策目标、中介变量、工具选择、环境因素等诸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革,以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矛盾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随着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受到更大挑战。必须加强对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管理,提高调控目标最优解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的货币政策将从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为从紧的货币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宏观调控将更严厉。分析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房价的作用,得出结论:通过作用于影响供求的各种因素,从紧的货币政策会对房地产市场上的供求双方都起到抑制作用,房价将会下降。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中国通货膨胀已相当明显,治理通货膨胀仍将是未来一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通过对1993年~1995年、2007年~2008年和2010年~2011年通货膨胀情况的比较,发现2010年~2011年的通货膨胀具有如下特点:膨胀型经济,扩张型货币,外向型贸易,速度型投资,拐点型周期.为了探讨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的作用,我们对1993年~1995年和2007年~2008年紧缩性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2007年~2008年在更加复杂的国内国外环境下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发现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文末针对2010年~2011年通货膨胀的新特点,提出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借助西方理论界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可分析出信贷、利率、汇率及非货币资产的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机制,从货币供应量、利率资产价格的变化等角度可探知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从中发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我国货币政策各传导途径的特点,可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货币政策效果出现了非线性特征,并且在不同领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运用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对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常规性货币供给冲击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效果较强,而非常规货币供给冲击对虚拟经济的作用效果较强.这一研究结论为更深入地认识货币政策运作机制,以及为货币当局的政策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是金融的核心。本文探讨了我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内涵及实践,分析了2014年稳健货币政策的新特点及面临的挑战,对基层央行执行好稳健货币政策提出建议:加强稳健货币政策传导的及时性;增强稳健货币政策执行的前瞻性;增强稳健货币政策执行的针对性;增强稳健货币政策执行的协同性;提高稳健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提高稳健货币政策操作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1.
熊红芳 《现代经济》2009,8(3):12-13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中长期争论的主题。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有效性问题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货币政策从经济扰动开始到收效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有时滞,按阶段来分析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产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计量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选取中国2005年8月-2008年6月相关经济月度数据,对人民币汇改以来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目前我国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条件下,汇率对利率并不敏感.这也许是最近一两年国家频频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效果却不甚理想的原因.在中国这样实行资本管制的国家,只有运用利率-汇率联动机制,才能达到经济的内外均衡.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的推进,其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也会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框架,详细分析和探讨了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同时估计了一系列我国经济运行的特征参数。本文分析表明,从货币政策工具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看,在我国执行以货币供给调控为代表的数量型工具优于存贷款利率为代表的价格型工具,并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占据居民金融资产的绝大部分比例。居民储蓄率的居高不下是我国高昂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来源,同时也导致了居民消费水平持续低迷。居民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微观基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终落脚点,我国中央银行在对居民储蓄行为信息的发觉、处理以及对策制定上的能力有所欠缺,导致居民的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信息的反应迟钝,削弱了货币政策对公众预期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快速增长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既促进了我国经济较快增长,同时也带来不少新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升值趋势。考虑到各种现实因素,我国会采取小幅、渐进式的升值步伐。在我国现行结售汇制度下,央行被动投放了大量的基础货币,导致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严重过剩,造成信贷失控和投资反弹,加大了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压力,货币政策也处于被动局面。今后,我国要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合理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真正起到以货币政策手段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我国货币政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信贷渠道存在的问题.由于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难以发挥作用,因而,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而在通货紧缩时期,信贷渠道存在渠道收缩和阻滞问题,在经济繁荣或过热时期,信贷渠道又过度扩张,使得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针对传导渠道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改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评价对指导国家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各种观点及评价指标,是为了保证评价研究的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VaR风险价值法、VAR向量自回归方法、简单线性模型及叙述法等.  相似文献   

18.
19.
运用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选取中国2005年8月-2008年6月相关经济月度数据,对人民币汇改以来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目前我国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条件下,汇率对利率并不敏感。这也许是最近一两年国家频频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效果却不甚理想的原因。在中国这样实行资本管制的国家,只有运用利率-汇率联动机制,才能达到经济的内外均衡。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的推进,其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也会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测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成两个递进的层次:测定效应和衡量效率.其中,货币政策的效应,关键在于测定预期的或系统的货币政策是否产生真实效应.进一步地,选取何种衡量货币政策效率的方法则是基于上一测定的结果而定.鉴于此,本文认为目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测定思路和方法略显混乱,更准确且动态地测定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关键在于两类判断:第一,预期到的或按某种规则设计的货币政策对真实经济是否有效.第二,货币政策的时滞结构和波动性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